- 思維風暴
- 張振祥編著
- 1346字
- 2021-11-18 16:50:30
讓思維在自由的原野上“橫沖直撞”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威克教授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把幾只蜜蜂放進一個平放的瓶中,瓶底向著光;蜜蜂們向著光亮不斷碰壁,最后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然后在瓶子里換上幾只蒼蠅,不到幾分鐘,所有的蒼蠅都飛出去了。原因是它們多方向嘗試——向上、向下、向光、向背光,碰壁之后立即改變方向,雖然免不了多次碰壁,但最終總會飛向瓶頸,脫口而出。
威克教授由此總結說:
“橫沖直撞總比坐以待斃好得多。”
思維闊無邊際,擁有極大自由,同時,它又容易被一些東西束縛而困守一隅。
在哥白尼之前,“地心說”統治著天文學界;在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之前,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似乎完美無缺。大家的思維因有了一個現成的結論而變得循規蹈矩,不再去八面出擊。后來,哥白尼和愛因斯坦“橫沖直撞”,前者才發現了“地心說”的錯誤,后者發現了萬有引力的局限。
在學習與工作中,我們要學一學蒼蠅,讓思維像野馬,在自由的原野上“橫沖直撞”一下,也許你會看到意想不到的奇妙景象。
1782年的一個寒夜,蒙格飛兄弟燒廢紙取暖,他倆看見煙將紙灰沖上房頂,突然產生了“能否把人送上天”的聯想,于是兄弟倆用麻布和紙做了個奇特的彩色大氣球,八個大漢扯住口袋進行加溫隨后升天,一直飛到數千米高空,令法國國王不停地稱奇!從而開辟了人類上天的先河。
英軍記者斯文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目睹英法聯軍慘敗于德軍堅固的工事和密集的防御火力后,腦中一直盤旋著怎樣才能對付堅固的工事和密集的火力這一問題。一天,他靈感突發,想起在拖拉機周圍裝上鋼板,配備機槍,從而發明了既可防彈,又能進攻的坦克,為英軍立下奇功。
有時,并不是我們沒有創造力,而是我們被已有的知識限制,思維變得凝滯和僵化。而那些思維活躍、善于思考的人往往能做到別人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1976年12月的一個寒冷早晨,三菱電機公司的工程師吉野2歲的女兒將報紙上的廣告單卷成了一個紙卷,像吹喇叭似的吹起來。然后她說:“爸爸,我覺得有點暖乎乎的啊。”孩子的感覺是喘氣時的熱能透過紙而被傳導到手上。正苦于思索如何解決通風電扇節能問題的吉野突然受到了啟發:將紙的兩面通進空氣,使其達到熱交換。他以此為原型,用紙制作了模型,用吹風機在一側面吹冷風,在另一側面吹進暖風,通過一張紙就能使冷風變成暖風,而暖風卻變成了冷風。此熱交換裝置僅僅是將糊窗子用的窗戶紙折疊成像折皺保護罩那種形狀的東西,然后將它安裝在通風電扇上。室內的空氣通過折皺保護罩的內部而向外排出;室外的空氣則通過折皺保護罩的外側而進入保護罩內。通過中間夾著的一張紙,使內、外的空氣相互接觸,使其產生熱傳導的作用。如果室內是被冷氣設備冷卻了的空氣,從室外進來的空氣就能加以冷卻,比如室內溫度是26℃,室外溫度是32℃,待室外空氣降到27.5℃之后,再使其進入室內。如果室內是暖氣,就將室外空氣加熱后再送入室內,比如室外溫度是0℃,室內溫度是20℃,則將室外寒風加熱到15℃以后再送入室內。這樣,就可節約冷、熱氣設備的能源。
三菱電機公司把這一裝置稱作“無損耗”的商品,并在市場出售。使用此裝置,每當換氣之際,其損失的能源可回收2/3。
有時,我們會被難以解決的問題所困擾,這時,需要我們為思路打開一個出口,開辟一片自由的思想原野,讓思維在這片原野上“橫沖直撞”,這樣,你會得到更多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