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窮則思變

原文

天下分錯分錯:錯,混亂、騷亂;分錯是四分五裂。,上無明主;公侯無道德,則小人讒賊讒賊:說壞話,邪惡為害。;賢人不用,圣人竄匿竄匿:逃跑隱匿。;貪利貪利:貪圖利祿。詐偽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伐射:互相殘殺,激射。。父子離散,乖亂乖亂:違背常理,行為混亂。反目,是謂“萌芽巇罅”。圣人見萌芽巇罅,則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則抵而塞之,不可治則抵而得之抵而得之:得,取得。通過“抵”來取得。。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反之:幫助其恢復原狀。,或抵覆之覆之:顛覆對手。。五帝五帝:中國古代五位帝王,一說為黃帝、顓頊、帝嚳、堯帝、舜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三王:夏、商、周三朝開國君主,即夏禹王、商湯王、周文王和周武王。之事,抵而得之。諸侯相抵諸侯相抵:這里指春秋五霸,即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楚莊王、秦穆公五個霸主互相抵制和對抗。,不可勝數。當此之時,能抵為右右:上位。

注釋

[1]分錯:錯,混亂、騷亂;分錯是四分五裂。

[2]讒賊:說壞話,邪惡為害。

[3]竄匿:逃跑隱匿。

[4]貪利:貪圖利祿。

[5]伐射:互相殘殺,激射。

[6]乖亂:違背常理,行為混亂。

[7]抵而得之:得,取得。通過“抵”來取得。

[8]反之:幫助其恢復原狀。

[9]覆之:顛覆對手。

[10]五帝:中國古代五位帝王,一說為黃帝、顓頊、帝嚳、堯帝、舜帝。

[11]三王:夏、商、周三朝開國君主,即夏禹王、商湯王、周文王和周武王。

[12]諸侯相抵:這里指春秋五霸,即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楚莊王、秦穆公五個霸主互相抵制和對抗。

[13]右:上位。

譯文

天下動亂不止,朝廷沒有賢明的君主;官吏們失去社會道德,小人讒言妄為;賢良的人才不被信用,圣人逃匿躲藏起來;一些貪圖利祿,奸詐虛偽的人飛黃騰達,君臣之間互相懷疑,君臣關系土崩瓦解,互相征伐;父子離散,骨肉反目,就叫作“危機的萌芽”。當圣人看到危機時,就設法治理。當世道可以治理時,就要采取彌補的“抵”法,使其“巇”得到彌合繼續保持它的完整,繼續讓它存在下去;如果世道已壞到不可治理時,就用破壞的“抵”法(徹底把它打破),占有它并重新塑造它。或者這樣“抵”,或者那樣“抵”;或者通過“抵”使其恢復原狀,或者通過“抵”將其重新塑造。對五帝的圣明政治只能“抵而塞之”;三王從事的大事就是了解當時的殘暴政治,從而奪得并重新建立政權。諸侯之間互相征伐,斗爭頻繁,不可勝數,在這個混亂的時代,善于斗爭的諸侯才是強者。

鬼谷錦囊

“可治則抵而塞之,不可治則抵而得之”。本章是《鬼谷子》中最有特色的一篇,充滿了民主思想,因而也是受正統思想攻擊最厲害的一篇。作者并不是站在最高統治者的立場來看待和處理社會矛盾,而是站在一種比較公正的立場,他公開宣布:國家發生了矛盾,如果還可以挽救的話,就協助當權者挽救;如果國家已經腐敗不堪,無可救藥,就推翻它,取而代之。這種觀點已接近了民主思想的邊緣。

延伸閱讀

所謂“窮則變,變則通”,當一個國家的統治出現了危機和矛盾時,若能“抵而塞之”,則可以變法圖強,以挽救危機。

商朝最后一個國王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紂王”并不是其正式的帝號,是后人硬加在他頭上的惡謚,意思是“殘又損善”。

據正史所載,商紂王博聞廣見、思維敏捷、身材高大、臂力過人。他曾經攻克東夷,把疆土開拓到東南一帶,開發了長江流域。殷商末年,它有兩個主要的敵手:西部的周方國及東部的夷人部族(甲骨文里被稱作人方)。

這個時候,活動在渭河流域的姬姓周部落逐漸強大起來,首領周武王姬發正在積極策劃滅商。他繼承父親文王遺志,重用姜尚等人,使國力增強。當時,商的軍隊主力正遠在東方與東夷作戰,國內軍事力量空虛,周武王把握時機,聯合各個部落,率領兵車300輛,虎賁(衛軍)3000人,士卒4.5余萬人,進軍到距離商紂王所居的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今河南省淇縣西南),舉行了誓師大會,歷數紂王罪狀,鼓勵軍隊同紂王決戰。

此時,商王的大軍無力回援,牧野之戰的商軍,并非商王朝的精銳之師,而是臨時武裝起來的奴隸和囚徒。交戰中,部分奴隸與囚徒臨陣倒戈,周武王最終贏得了勝利,取代了商紂。

自古以來,變法改革以及王朝更替都是順應社會發展規律的舉措和行為,能不能通過變法得以圖強,能不能通過革命取而代之,是要看能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社會發展規律以及是否順應民心,而并非一己人力所能為也。

所以,“世可以治則抵而塞之,不可治則抵而得之”,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符合民心的正確思想和行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麦盖提县| 清流县| 泰来县| 华亭县| 海盐县| 昆明市| 蓝山县| 翁源县| 墨玉县| 突泉县| 民勤县| 宁晋县| 观塘区| 汶上县| 大方县| 双流县| 兴国县| 长垣县| 伽师县| 平利县| 遵义市| 济南市| 长治县| 恭城| 韩城市| 平南县| 凤台县| 崇礼县| 赫章县| 松原市| 青河县| 偏关县| 黄龙县| 山东省| 神木县| 隆化县| 沂南县| 金川县| 高邮市| 桂阳县| 云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