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對陌生人隨意開玩笑
有的人喜歡開玩笑,以此來活躍氣氛,消除雙方之間的陌生感,這確實是一種與人建立融洽關系的有效方式。但是,也有不少人在初次見面時就和對方開玩笑,試圖消除陌生感,這樣做往往適得其反。因為你稍有不慎,把握不當,不僅不能緩和氣氛,還會給雙方關系造成難以彌補的裂痕,從而導致人際關系的破裂。因此,你在不了解對方的時候,不要隨意與對方開玩笑。
我們不可否認玩笑的重要作用,如果你把握得當,它在很多時候都能夠活躍氣氛,緩和初次見面的緊張感和生疏感。但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合適的環境以及合適的對象,它才會產生錦上添花的作用。相反,如果你與一個自己不了解的人隨意地開玩笑,免不了會被誤解,或者傷害到對方,嚴重者會給自己帶來難以預想的后果。
劉備進入蜀地之后,曾與益州的劉璋在富樂山相會,當時正好碰到了劉璋的部下張裕。劉備見張裕滿臉胡須,就開玩笑說:“我老家涿縣,姓‘毛’的人特別多,縣城周圍都住滿了毛姓人家,縣令感到奇怪,就說‘諸毛為何皆繞涿而居呢’?”在這里,劉備巧將“涿”借此為“啄”,意在取笑張裕那張被一臉黑毛遮住的嘴巴。
不料張裕回敬道:“從前有個人先是任上黨郡潞縣縣長,后來又遷至涿縣做縣令。有人在他上任前準備回老家探親,便給他寫了一封信,可在稱呼上卻犯了難,一時不知稱他為‘潞長’,還是‘涿令’,最后只好稱他為‘潞涿君’。”在這里,張裕也巧妙地借此取笑劉備臉上無毛,立即引得哄堂大笑。當時,他們二人不過是開個玩笑,張裕并不在意這件事,但劉備卻因自己處于下風而一直耿耿于懷。
后來張裕投到劉備麾下,劉備竟找了個借口,要殺張裕。諸葛亮請劉備宣布張裕罪狀,劉備竟然說不出什么理由來,只稱:“芳蘭當門而生,不得不鋤去也。”
由于張裕對劉備一點都不了解,就與其開玩笑進行回敬。哪曉得劉備心眼小,一直因自己處于下風而耿耿于懷,于是張裕就因為一句玩笑話而掉了腦袋。
當我們與陌生人交談的時候,為了消除雙方之間的陌生感,開適當的玩笑是可以的。但是,在互不了解的情況下,開玩笑更需要慎重,既要選擇合適的場合、合適的環境,還需要考慮到對方的性格特征、對方當時的情緒,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把握好玩笑的內容,確保是內容健康、情調高雅的。當你把這些因素都考慮周全了,與對方開適度的玩笑,會為你的印象加分不少。
一般而言,玩笑是人際交往中的潤滑劑,它能夠縮短交往雙方的心理距離,能夠活躍氣氛,能夠化解尷尬的窘境。對于初次見面的陌生人而言如果你能夠在交際中恰當地運用這一技巧,就會使自己成為交際中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