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舒適溝通:營造良好的氣氛離不開幽默
幽默可以改善緊張的交際氛圍
幽默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幽默可以使激化的矛盾變得緩和,從而避免出現令人難堪的場面,化解對方的敵意情緒,從而使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在日常交際中,當交流的雙方因一個問題爭執起來,或者彼此沉默不語的時候,那就表示氣氛變得緊張了。這時再不加以制止,就有可能劍拔弩張,甚至使關系更加惡劣。此時,我們就需要請“幽默大師”出場了。在緊張的氣氛中,幽默可以說是最好的催化劑了,開幾句玩笑,講一個詼諧的笑話,都可以令緊張的氣氛緩解,重新恢復愉快的交際氛圍。
有一次,大連星海灣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大干50天,確保11月底封頂”的誓師大會,儀式正在進行,坐在主席臺上的星海灣總指揮老宋的座椅突然不穩,從座椅上摔了下來,現狀很窘。大連某市長說:“今天的誓師大會開得很好,大家決心都很大,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你們看,你們的宋總指揮已經坐不住了。望大家團結一致,50天確保封頂。”大伙兒都為這位市長隨機應變、妙語解困,并順勢鼓舞士氣的機智而喝彩。
這一語雙關,既化解了尷尬,又使話語含蓄、幽默,富于風趣,還能加深語意,引人思考,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一位青年來到編輯部,遞上自己的作品要求發表。編輯看了他的作品后問:“是你自己寫的小說嗎?”
青年人回答:“是我自己寫的,我構思了幾個月,整整寫了三天,才把它完成。”編輯站起來與他握手:“啊!偉大的契訶夫先生,您什么時候復活了啊?”青年臉一紅,拿起作品稿不好意思地走了。
他的文章是抄襲契訶夫的,但編輯沒有直接指出,而是以契訶夫復活了這種荒誕的感慨讓青年自己知道作品不應發表。語藏機關,一件尷尬的事竟然說得如此風趣,瞬間那緊張的氣氛就被化解了。
在外交場合中,最令人不安的是緊張的氣氛,因為這會關系到國家的利益。但是,只要我們善用幽默,就可以輕松地化解緊張的氣氛,使雙方都展露笑顏,所談論的話題也會有一個好的走向。
有時候,我們會使用同一個詞語或同一句話,但是,在同一個語言環境中卻有兩層意思。由于中華語言的多義性,這使得說話含義不單單表現在某個詞語或一句話的字面意義上,而隱含在這個詞語或這句話背后的含義才是真正的表達意圖。這對于提升語言的藝術色彩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使講話簡單明了,又含蓄自然、幽默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