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心三不:不生氣 不計較 不抱怨
- 馮濤編著
- 2459字
- 2021-11-18 16:54:07
不要讓恐懼深入自己的心中
恐懼是人們的一種基本情緒。每個人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能會有恐懼感的產生。特別是當遇到陌生的環境或不利的環境時,恐懼感會更加強烈。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個軍閥每次處決死刑犯時,都會給犯人兩種選擇:第一是一槍斃命,第二是選擇從監獄左墻的一個黑洞進去,命運未知。
所有犯人都寧可選擇一槍斃命,也不愿進入那個不知里面有什么東西的黑洞。
一天,酒酣耳熱之后,軍閥顯得很開心。
旁人很大膽地問他:“大帥,您可不可以告訴我們,從這黑洞走進去究竟會有什么結果?”
“沒什么呀!其實,走進黑洞的人只要經過一兩天的摸索便可以順利地逃生了,人們只是不敢面對不可知的未來罷了。”軍閥回答。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害怕的不是別的,是自己內心憑空生出的恐懼。我們戰勝的也不是別的,正是自己。
馬丁·加德納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同時也是一名出色的醫生。他竭力反對把實情告訴癌癥患者。他認為,在美國死于癌癥的病人中,80%的病人是被嚇死的,其余才是真正病死的。
他曾做過一個實驗:讓一名死囚蒙上眼睛躺在床上,告之將被執行死刑,然后用木片在他的手腕上劃一下,接著把預先準備好的一個龍頭打開,讓它向床下的一個容器滴水,伴隨著由快到慢的滴水節奏,結果那個死囚昏了過去。1988年,他把實驗結果公布出來時,遭到了司法當局的起訴。但他用事實告訴世人:恐懼能從精神上摧垮一個人。
恐懼起源于我們自身,發自我們內心,是我們自己嚇怕了自己。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任何事情本身并不恐懼,往往是我們對它們了解不夠,或者根本沒有了解。從博弈的角度上講,無形中高估、放大了對手的能力,貶低了自身的能力。因此,失去自信心,不相信自己能戰勝對手所造成的。
一位心理學家帶他的學生去做一個心理試驗。他把學生們帶到了一個沒有開燈的黑屋子里,屋子里只能看見一座窄窄的橋。心理學家問:“誰敢從這座橋上走過去?”不服氣的學生們一個接一個踏上那座窄橋,并順利地走了過去。
心理學家打開了一盞幽幽的小燈。燈光昏暗,但是學生們看清楚了橋下是漆黑的水潭。誰也不知道那水有多深,而且在幽幽的燈光下,水潭顯得更加詭異莫測。心理學家再次問:“現在,誰敢從這座橋上走過去?”學生們有些猶豫,但是大部分人還是走上那座橋,依舊小心翼翼走了過去。
心理學家再次打亮一盞燈,這盞燈的燈光較先前的那盞亮多了。學生們看到水潭里的景象,心頭不禁打個冷戰。只見水潭里有數不清的蛇游來游去,有一條眼鏡蛇還吐著長長的信子昂頭沖著那座橋。學生們無不倒吸一口冷氣,心里在慶幸自己幸好沒有掉下去。心理學家再次問:“這下,誰還敢走過那座橋?”幾乎沒有學生敢再踏上那座橋了。
這時,只見心理學家踏上了那座橋,穩穩地走到了對面,學生們都驚呆了。心理學家沒有說話,只是再次打開一盞更亮的燈讓學生們細看,原來橋和水潭之間密布著一張細細的鐵絲網,學生們面面相覷。
心理學家這時開口了:“同學們,這就是我們心靈的力量。我們不知道,恐懼正是來自我們的內心。在燈亮之前,我們所有人都能夠小心地走過那座橋。那時候,黑暗對我們來說,不值得恐懼。反而讓我們變得小心,而不至于出錯。但是,當燈被一盞盞打開,我們被自己內心的恐懼限制住了,反而不敢邁步走向那座橋。其實,我們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走過那座橋。那座橋就是我們內心的力量。只要我們不被自己內心的恐懼所震懾,我們都有能力輕松地過橋。”
其實,很多時候恐懼都是我們自己強加給自己的。當不祥的預感、憂慮的思想在你心中發作時,你不應當縱容它們逐漸擴大,你應該拿出勇氣與它們相對抗。只要有勇氣與信心,從心態上戰勝恐懼,你就可以步步向前,邁向光明。
艾文·班·庫柏是美國最受尊敬的法官之一,但他小時候曾是個懦弱的孩子。
庫柏住在密蘇里一個貧民窟里。他父親是個移民,依靠做裁縫的微薄收入維持生計,常常難得一飽。為了家里能夠取暖,庫柏經常提著裝煤的籃子到附近的鐵軌上去撿煤炭。他覺得這樣做很難為情,總是偷偷地從后街走,免得上學的小孩子看到他。
可他們偏偏經常看到他。其中有一些孩子總愛躲在他從鐵軌回家的路旁打他一頓,把他的煤炭撒得到處都是,讓他淚眼汪汪地回家。因此,他幾乎生活在一種無窮的恐懼和自卑的環境中。
后來,情況有了轉機。庫柏看了一本《羅伯·柯維德的奮斗》的書,從中得到了莫大的啟發。書里講述了一個跟他一樣大的少年的冒險故事。這個少年也面臨著許多不幸,卻憑著勇氣和道德的力量一一克服。庫柏希望自己也有這種勇氣和毅力。
當他讀完這本書幾個月以后,他又走到鐵軌那里,遠遠地看到三個人影沖到一幢建筑物的后面。他第一個念頭便是拔腿就跑,但又想到書中主角的勇氣,于是不但不轉身,反而緊緊抓著裝煤的籃子筆直地往前走,仿佛他是書中的英雄似的。
這是一場硬仗,三個人同時撲過來,他的籃子掉到地上。他揮揮手臂,準備開打。他那副堅決的模樣,使那些壞小孩大吃一驚。庫柏用右手一拳打在一個人的嘴唇和鼻子上,左手又打在他的腹部。出人意料的是,這小子居然停下手來,掉頭就跑了。而對另外兩個,庫柏先推開其中一個,再把第二個打倒,然后騎在他身上,拳頭像雨點似的落在他的下巴上。現在只剩下一個了,他是孩子頭兒,已經跳到庫柏的身上,庫柏用力把他推到一邊,站起身來。大約幾秒鐘,兩個人就這么面對面站著,狠狠瞪著對方,互不相讓。
后來,這個孩子頭一點一點地退后,然后拔腿就跑。庫柏也許出于一時氣憤,又拾起一塊煤炭朝他扔了過去。
這時,庫柏才發現自己的鼻子掛了彩,身上也青一塊、紫一塊。這一仗打得真好!這是庫柏一生中重要的一天,那一天他已經克服一切恐懼。
庫柏并不比去年強壯多少,那些壞小孩的兇悍也沒有收斂多少,不同的是他的心態已經有了改變。他已經學會克服恐懼、不怕危險,再也不受壞蛋欺負。
由此可見,恐懼不是不可戰勝的,一旦有了恐懼心理,應當立刻拿出勇氣來與它對抗。正如羅斯福所言:“克服恐懼最佳的對策,就是勇敢地面對它。”
每個正常的人都可以自發地控制情緒,可以改變自己對事物的認識,用理性和行動控制自己的一系列想法,克服自己的恐懼心理,形成無畏思想,激勵自己采取能夠戰勝恐懼的積極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