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要善于挖掘孩子的興趣
孩子的興趣越廣泛,他的學習就會越好,他的眼界就會越開闊,對某些學科就越能理解得全面與透徹。
孩子的各種課外、校外的興趣活動也會促進孩子的課內活動。比如:喜歡閱讀文學作品,就可能對語文課感興趣;喜歡植物,就可能對生物課感興趣;喜歡機器,就可能對物理感興趣,等等。
孩子能否形成積極的、穩定的興趣與媽媽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因此,媽媽們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精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獲得智慧的關鍵。好奇心是孩子們的天性,也是他們敢于探索新知、敢于創新的動力。創造精神就像是一雙巨大的翅膀,能帶著孩子在知識的天空里展翅高飛。父母可從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開始,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
很多媽媽都應該有這樣的經歷:很多孩子會指著大人習以為常的東西問:“這是什么”“那又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可是有些父母會對孩子說:“問這么多,煩不煩?”也許,孩子的好奇心就在父母的不斷喝斥聲中被扼殺了。
世界上第一架飛機的發明者萊特兄弟,小時候是一對富有好奇心的孩子。有一次,兄弟倆在大樹底下玩,兩人產生了爬上樹去摘月亮的想法,結果把衣服都鉤破了。他們的父親見此情況,不僅沒有責罵他們,而且還耐心地開導他們。在父親的引導下,兄弟倆日夜為制作能騎著上天的“大鳥”而努力。這期間,父親不失時機地買了一架酷似直升機的玩具送給他倆,這更加激發了他們對制造升空裝置的濃烈興趣。萊克兄弟不斷地學習升空技術方面的知識,翻閱了大量有關飛行的資料。最后,在父親的鼓勵下,經過多次試驗,兄弟倆終于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飛機。
其實,我們的媽媽也可以像萊特父親那樣,注意傾聽孩子的問題、想法,尊重孩子的觀點,積極地引導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孩子獨立思考、探索新知的能力。這樣,孩子就能在不斷地發現和思考中增強創新能力。
為孩子創造一個愉悅的學習環境
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特別愛聽故事,在你給他講小人書中的故事時,他常常是一邊聽一邊迫切地想認識書上的字,這種主動要求學習的精神是非常可貴的。媽媽可以利用這一時機因勢利導,適當教孩子認認字。不要求孩子寫,更不要求孩子記這些字,只要他們能認識,能把一個小故事讀下來就行。孩子聽得多了,讀得多了,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這些字。當孩子在閱讀課外書刊時,媽媽可利用讀物內容,作為與孩子對話的內容。這樣,孩子在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可以不時地受到啟迪,并逐步養成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知識的興趣與習慣。
帶孩子到大自然、社會中去開闊眼界,提高學習興趣
媽媽可以經常有意識地帶孩子去大自然中觀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比如,春天可帶孩子去觀察花草樹木的生長情況;夏天帶孩子去游泳、爬山;秋天帶孩子去觀察樹葉的變化;冬天又可引導孩子去觀察人們衣著的變化,看雪花紛飛的景象。孩子通過參加各種活動開闊了眼界,豐富了感性認識,提高了學習興趣。媽媽最好還能指導孩子參加一些實踐,如讓孩子自己收集各種種子、搞發芽的試驗、栽種盆花;也可以讓孩子飼養些小動物。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以啟發他們把看到的、聽到的畫出來,并鼓勵他們閱讀有關圖書,學會提出問題,學會到書中找答案。這樣,孩子的興趣廣泛,知識面擴大了,學習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
發展孩子多方面的興趣
有一些孩子由于受家庭和周圍環境的影響,在三歲左右就開始對畫畫或樂器產生興趣。特別是孩子進了幼兒園以后,在老師的誘導下,他們的興趣愛好出現了第一次飛躍。最先使孩子產生興趣的一般是畫畫、唱歌和表演,當然這些都是模仿性的。對鋼琴、電子琴、手風琴的興趣都可以在幼兒期喚起,這時不是要求孩子能達到什么水平,而是以喚起孩子對各種樂器的興趣為主。下棋更是如此,很小的孩子就喜歡跟大人下棋,當然更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下游戲棋。媽媽只要做有心人,為孩子提供一些條件,準備一些簡單的器具,多給孩子講講自己的見聞,多與孩子一起玩,孩子的多種學習興趣就會逐漸培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