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

呂碧城到《大公報》就職,沒有辜負英斂之的期望,不但出色地完成了各項采訪任務,還接連寫出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詩詞。

眼看滄海竟成塵,寂鎖荒陬百感頻。

流俗待看除舊弊,深閨有愿作新民。

江湖以外留余興,脂粉叢中惜此身。

誰起民權倡獨立,普天尺蠖待同伸。

這首詩恢弘大氣,雖然作者是一釵裙女子,但仍關心時政,對時弊憂心忡忡,倡導民權獨立,并發出“深閨有愿作新民”的呼號,令一眾男子深嘆不如。

旗翻五色卷長風,萬里波濤過眼中。

別有奇愁消不盡,樓船高處望遼東。

呂碧城作此《舟過渤海口占》詩時,正值1904年,“日俄戰爭”前期。無能的清廷竟然把遼河東西劃分為“戰區”和“非戰區”,讓日、俄兩國在國土上爭奪權益,自己則保持所謂的“中立”。

呂碧城乘船過海,萬里波濤中,眼望列國船只上五色旗幟翻卷,想到清廷不顧國民死活,一味忍辱偷生,拱手退讓,任列強在國土上燒殺搶掠,胡作非為,心中不由得悲戚難平,愁緒萬千。站在樓船高處遠望遼東,那本來是我們自己的國土啊!如今,它還姓“中國”嗎?

《舟過渤海口占》詩一出,又引起了一陣轟動,應和者眾多。直隸學務處官員傅增湘親自接見了呂碧城,稱贊她“才識明通,志氣英敏”。“壽椿樓主”的四首和詩最具代表性:

魚龍爭長扇腥風,誰陷遼民水火中?渤海茫茫百感集,放懷欲鳴大江東。

一枝彤管挾霜風,獨立裙釵百兆中。巾幗降旗爭倒置,煥然異彩放亞東。

女權發達振頹風,刀破厄言主饋中。學界乾坤原一體,迷航從此渡瀛東。

下田歌子此其風,人格巍然女界中。教育熱心開化運,文明初不判西東。

是啊,就算是一個體格健碩的男子,也未必能做到像呂碧城這樣,關心國事,把國家的安危和民眾的疾苦時刻記掛在心上。呂碧城的聲名,僅僅在于她端莊賢淑的容貌,還有才華卓絕的詩詞嗎?恐怕不是。

國人紛紛應和,其中不乏趕熱鬧的,但更多的人,看到的是呂碧城的一顆赤子之心。在清朝末年,國人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誰敢跳出來開風氣之先,呼吁女權,呼吁平等?而呂碧城就那么大膽地站了出來,在一份公開的報紙上,說別人不敢說的話,做別人不敢做的事,這是怎樣的一份勇敢和無畏!那些膽小瑟縮,仿佛得了軟骨病的男子,那些“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女子,在呂碧城面前,恐怕也要汗顏了吧?

接著,英斂之又連續編發了呂碧城的《論提倡女學之宗旨》《敬告中國女同胞》《遠征賦》《興女權貴有堅忍之志》《教育為立國之本》《寫懷》《七絕三首》等詩文。英斂之還把帶呂碧城去照相館拍的幾幀照片附了上去。

那洋洋灑灑激揚文字,憂國憂民的情懷,那洋溢著青春的姣好面容,令多少人驚羨不已,一時間呂碧城聲名鵲起,京津一帶造訪她的人絡繹不絕,眾多報界名人乃至政府官員紛至沓來,甚至日本都有人慕名遠來與之筆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李鴻章之子李經羲等人都紛紛投詩迎合,一時間,京津文壇形成眾星捧月之局面。連呂碧城自己也不無得意地說:“由是京津聞名來訪者踵相接,與督署諸幕僚詩詞唱和無虛日。”而《大公報》的《雜俎》一欄簡直就是為呂碧城和她的唱和者所設。

63歲高齡的慈禧太后畫師繆嘉惠賦詩與呂碧城唱和:

飛將詞壇冠眾英,天生宿慧啟文明。

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咸推呂碧城。

雄辯高談驚四筵,峨眉崛起說平權。

會當曲蠖同伸日,我愿遲生五十年。

《大公報》為呂碧城提供了一塊巨大的舞臺,她深厚的詩詞造詣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她的傲人才情在這里得到了盡情的綻放,這里也成為她為女同胞疾呼戰斗的陣地和堡壘。呂碧城第一次,在男權當道的封建社會,在只有男人涉足的公共社交領域,發出了女人堅定的聲音。這聲音那樣清脆,仿佛鳳凰一飛沖天,驚艷了世人的眼目。

在呂碧城窘迫危難之際,《大公報》給了呂碧城一份賴以生存的飯碗。但是,在《大公報》從1902年發行至今11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呂碧城,這個民國傳奇才女,無疑也給報紙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良县| 尉氏县| 襄垣县| 吐鲁番市| 连城县| 冀州市| 昆明市| 顺平县| 吉安县| 祥云县| 长泰县| 丁青县| 永昌县| 抚宁县| 宝丰县| 桃源县| 磴口县| 太仓市| 馆陶县| 平遥县| 外汇| 穆棱市| 常州市| 彩票| 沐川县| 原阳县| 天台县| 丰镇市| 庆阳市| 富民县| 始兴县| 资溪县| 黎城县| 常熟市| 龙胜| 银川市| 兴山县| 海盐县| 岳普湖县| 玉门市| 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