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畸變之花分外紅 最凄不過蕭紅
- 于蔚麗
- 1295字
- 2021-11-18 17:00:17
前言 誰擷我一世飄零
呼蘭河,一條綿遠悠長的水域,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靜靜地流淌過中國東北部那片厚重而廣袤的黑土地,潤澤、繁衍著萬物,綿延不絕,生生不息。夏日里的奔騰湍急和冬季的蕭瑟冷寂,都不能掩去河水本質里的柔和、安然和寧怡。
河岸上的柳樹,水底里的綠藻,亦終是按照固有的方式,自如地賡續。萌蘗,生長,葳蕤,枯瘦,再老去。任千秋萬世,枝與葉,生與死,亙古的悲歡,執著的合離,周而復始,不曾停息。
呼蘭河,以及周遭的一切,便是這樣安靜地存在,或緩慢地消失,繼而,再換了另一種方式繼續。但若是我們一定要去追尋,為了某一種目的,那么,呼蘭河,是決然不會給我們任何提示,以及一些可以觸摸到的軌跡。歲歲年年,它只是以相似的容顏,詮釋著萬千不同的歲月謎題。
可是,我們卻不會因此而忘記,有一位女子,在呼蘭河畔,曾驚鴻一瞥,灑脫、清晰地留下了不滅的痕跡。她溫柔而執著地從這里走出去,以一種決絕和叛逆的方式。或許,是因為有了她,呼蘭河才會在更多人的記憶里刻下那樣深沉而久遠的記憶。
她是蕭紅,民國時期四大才女之一,30年代的文學洛神。呼蘭河,承載了她生命中的蔥翠年月,她的被許多人漠視了的璀璨童稚,還有她記憶里祖父給予的唯一卻永遠的溫存與甜蜜。
她的文字里曾有關于故鄉火燒云的描述,那些各色形態的云朵,流落在清澈的眸子里,每一抹都是瞬息即逝的綺麗。只是她不知道,許多年以后,她的人生,亦象極了那些煙云,一樣的空曠、澄明、短暫卻深摯。而她的愛情,亦是那般的決然和清麗。她對生存的坦然擔當,她抓住愛情的義無反顧,都容不得后世些許的質疑。
說她貪圖愛么,還是說她太懂得周旋于人情世故?不走進她的世界,怎么讀得懂她的全部。她的愛與恨,她的激情渴求,她的忘我追逐,無不鑲嵌在那個時代的畫幅里,帶著揮之不去的陰霾,卻也隱藏了軒昂亮麗的伏筆。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用“從此”作為結束,不是每一段人生都有預計好了的軌跡。在年少的歲月里,她也有過少女斑斕的心事,她也曾渴望被寬厚的懷抱溫柔地擁住,優雅地微笑著,采擷流云,穿行四季,不食人間煙火,不問凡塵世故。
然而,苦難卻是生活給予她的唯一印記。于苦難的深海中不斷地沉浮,無處拒絕,無可回避。她只是一個小女子,愛,或是被愛,都是她不可多得的機遇,她只能,而且必須緊緊地把握住,然后,艱辛地完成她每一次的自我救贖。
她生命的過程總是在不斷地飄零,而她的愛情,也一一地隨風而逝,零落成泥。或許,愛與自由,便是她畢生追逐的活著的方式。
她用一生編織著文字。她以凄婉細膩的思維,率真質樸的筆觸,娓娓地述說著一代人的苦難境遇,也深刻地鞭斥著一整個時代的悲劇。她在文字里,深徹地揭露、喚醒、拯救,試圖在精神領域里引領著整個民族走向復蘇。
這樣一個生命短促卻絕世驚艷的女子,她用三十一年的人生告訴人們,這世上,有一種任何苦難和欲望都不能湮沒的激揚和美麗。
而她奔波的腳步,始終不曾停駐。走到路的盡頭,她的行囊,依舊空空。光陰荏苒,錚琮遠去,自指縫里傾泄而出的,仿佛永遠都只是虛無。
回眸此生,風雨迷離,塵沙揚起,世事洞明,人情如紙。待云霧散去,塵埃落盡,終沒有一個人,能許了她一世情深,抑或是,采擷她風雨過后飄零的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