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累煙云遺惠在 最美不過陸小曼
- 張慶龍
- 2608字
- 2021-11-18 17:02:29
第四章 望風
有一種人,即使旋轉在萬人中央,她也與眾不同,有鶴立雞群的炫目光環(huán),這是與生俱來的傲視一切的魅力。這是內里透出的強大和別致,就像我們常常因一個背影,某個眼神,或一次回頭,便叢生驚艷的情愫,這情愫無疑當由衷的贊嘆。
她在,生活便多了情趣和生氣。
她在,于是便覺得華燈才真的在綻放。
她在,這一個華麗的大池子里,游龍驚鳳的姿顏們都會瞬間地黯然失色。
她注入的一股新風,高雅地引領著京城的交際潮流和風向。有記載說:“北平外交部常常舉行交際舞會,陸小曼是跳舞能手,假定這天舞池中沒有她的倩影,幾乎闔座為之不歡。中外男賓,固然為之傾倒,就是中外女賓,好像看了陸小曼也目眩神迷,欲與一言以為快。而陸小曼的舉措得體,發(fā)言又溫柔,儀態(tài)萬方,無與倫比?!边@是怎么的一副做派,在盛大的舞臺中央,在高規(guī)格的聚會社交場合上,她竟然頻頻地讓無數(shù)人欽慕,惹眼的矚目,先是男嘉賓的暗自垂青,再而是女賓們的殷勤眺望,中國高官,外國友人,這些見慣大小宴會和人情世面的人中龍鳳,他們在舞池上希望見到一個身影便是她——陸小曼。
她還小,學生模樣般,齊著耳際的秀發(fā)。她還小,身姿玲瓏嬌弱,容顏清雅無邪。她真的很小,十七八的芳華,不諳耀眼為何物,她在,就是一種綻放的美好。與日月無爭,與繁華自溶。她在,熱浪便升騰,她在,高亢一陣陣在彼此廝殺,抵對。
陸小曼不魅惑,她的引力重心,在舉手投足間輕輕地一揚,便作了火辣辣的流行風。陸小曼不妖嬈,一生淡妝素雅,蜻蜓若點的微微頷首于人群中,似一抹岫云初放。其實,那叮咚的潺潺溪澗,回旋的輕叩,三月便在江南的噥噥軟軟里拔高溫柔,這該是如何令人心動。陸小曼朱唇間飽含的京腔京韻暖語,仿若細雨微風沒在草叢中,忽而不見,又有罅隙含露,握不住的有無,卻似春天就在瞬息的不經(jīng)意間變幻,變幻絨絨脈脈的色澤,讓人欲罷不能。
而這些美好,不能讓人深層次地歪了想去。她是天使般的人物,她是時興的星燦,只作遠觀的欣賞。
“南唐北陸”,說民國,道故事,這不得不提的人物風流段子,或許是對于陸小曼最為通透的一個素描,走進她,就得跟隨她的舞步,滑入舞池去。
先說“南唐”唐瑛,自然輝映反襯陸小曼,不需多言足以點綴當時的風光。
搜索一段名人名片:唐瑛生于1910年,其父唐乃安是清政府獲得庚子賠款資助的首批留洋學生,也是中國第一個留洋的西醫(yī)。唐乃安回國后在北洋艦隊做醫(yī)生,后在上海開私人診所,專給當時的名門望族看病,因此,唐家的家境自是富足。唐瑛的父親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加之唐家又是基督教家庭,所以有些“重女輕男”,女孩在家中的地位反而很高,不必等到婚后才可以出去參加社交活動。畢業(yè)于美國傳教士林樂知創(chuàng)辦的中西女塾的唐瑛,英語口語很流利,16歲就正式進入了社交圈。她雖然接受的是西式教育,但是對中國傳統(tǒng)戲曲也很癡迷,并且頗有造詣。她不止一次以玩票身份登臺,大放異彩。1927年,在中央大戲院舉行的上海婦女界慰勞劇藝大會上,唐瑛與陸小曼聯(lián)袂登臺演出了昆劇《拾畫》、《叫畫》,年僅17歲的唐瑛絲毫不怯場。后來,報紙上大幅刊登出兩人的戲照,照片中,陸小曼輕搖折扇,唐瑛走臺步,兩人相得益彰。之后,但凡有名流大亨的重要場合,唐瑛都會出場。有一年,英國王室到上海訪問,唐瑛去表演鋼琴和昆曲,所有報紙上都登出她的玉照,其光彩完全蓋過了王室。1935年秋,唐瑛與當時的滬江大學校長凌憲揚在卡爾登戲院用英語演京劇《王寶釧》,這也是國內首次英語版的京劇演出。唐瑛不僅扮相好,戲做得好,還有一口地道的牛津口音英語。那種風頭作為一流的交際名媛,豈是現(xiàn)在的一般女明星能比得過的?這是對唐煐風光無限的真實寫照,與陸小曼的交匯演繹,可謂是民國的一段佳話,一道旖旎春光的風景。
她們都年輕,十六七歲已然紅透中國的政治中心和商業(yè)中心。
她們都絢爛,美好里更多是肆意的飛揚,伸展得無拘無束,不受世俗的禁錮。
她們都是時代的標榜,一記烙印,她們引領的不單是生活時尚,穿衣作伴。而是新時期女子尋求獨立,開放,自由陣地的舉旗人,走在前沿風向的先行者。
她們成為了一個坐標。才情與美貌并存,智慧與率真兼有,內斂與開放同在。
她們詩詞歌賦俱佳,琴棋書畫也通。她們開拓了新知識女性的一個里程碑,將所謂的“交際花”上升到了真正不可替代的一代名媛神話。誰也不能復制和模仿,是時代的代言人。
陸小曼是男人心中的圖騰,女人眼里的范本,這樣說不為過。
青春年華的陸小曼,只知人間美好如仙境,父母的放任與寵愛,社會的認可與褒獎,一時間的紅紅綠綠,她最適應這樣的霓虹燈閃,華麗的服飾,優(yōu)雅的曲子,舞池里的暗香浮動,人若過江之鯽,來來往往非凡的熱烈,心醉迷人,普通人是很容易迷失方向的。其實,陸小曼終歸是無邪之人,即使這樣的耳濡耳染,也有一股“仙子”般的出塵無暇,立于蕓蕓眾生的未央,這就是真正折服所有人的陸小曼。她的幽蘭氣質在紅塵外游弋獨立,不入膚淺的俗套。
這樣年歲的孩子,作為父母的陸定和吳曼華,為什么一直支持和默許唯一的女兒被高高地舉起,穿梭于高門聚會之所,早早地出入名流之地。作為今天的家長,18歲之前大多孩子還未高中畢業(yè),正是約束對孩子最多、最嚴厲的時候,也許我們無法真實地感受和理解其中要理,只能用時代和門庭不同的緣故來釋義。
大紅大紫的陸小曼,自幼即被人贊揚和追棒,這是她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凸顯的一個事實,這對于孩子的成長,是福是禍?
童年的美好,青春的耀眼,從未受挫的經(jīng)歷,在常人看來,唯有羨慕的份。但是,世間萬物,都是在波折中前行,都是在困難中進取,都是在逆境中伸張,沒有打磨,璞玉難成玉器;沒有挑剔,玉器無法放亮;沒有養(yǎng)護,終有黯然之時。
生命必經(jīng)的一條路,總會有坎坷和艱辛的,這會子沒有走這條路徑,有一天,遲早要走罷了,醒悟時,或許更為艱難,或許更為坎坷,這就是人之最初和最終,沒有任何人能逃得過時間光陰、自然規(guī)律的洗禮。當河床孕育山石時,青峰疊翠是高崗,明月倒影,是在天上,還是在水里更真實?虛幻的世界,又必須踏實地一個來去一一歷經(jīng)酸甜苦辣咸,沒有一味不是生活的本原滋味。
陸小曼爛漫的年少青春,為她今后的各種磨難埋下了伏筆,無法避免的苦難等著她去突破。
張愛玲說:“短的是人生,長的是磨難?!?/p>
陸小曼生命的旅途恣意無我,在人事的進退上,也是名媛的楷模,優(yōu)秀,少有人企及。
在京都這個社會大染缸里,形形色色的人群,方方面面的應對,政客也是小心謹慎地一步步走。陸小曼天真爛漫和進退有度,顯出一種清新的小彌漫,成為了京城的一種風向標,抬眼望去,特別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