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若有情月長圓 最癡不過張愛玲
- 江曉英
- 1180字
- 2021-11-18 16:55:50
序言
她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p>
她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她說:“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
她,是張愛玲。
民國時期的臨水照花人。
她和她的寂寞在塵埃里開出花來——靜默,絕世,孤傲。
她是一段夢的追溯,一段光影的膠合,一段斑駁琉璃璀璨與凋落的前前后后。
一生予以世人的真實和幻虛,令人唏噓,惹人生疼。讓人難免生了回過頭去詳細究其根源與內里的迫切情愫。
她是一代傳奇女子,她和她的《傳奇》故事,在歷經了半個世紀之后,依舊沒有因她的靜靜離去而湮滅,而是越發地被當下關注和提及,一直被傳說。
世間所有的矛盾體都會構成一道獨立而又絢爛的永恒風景,比如日月、陰晴、圓缺、聚散、愛恨。情勢錯綜復雜,情節撲朔迷離,因果反反復復地輪回。問及結果,殊途同歸。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這簡單的稱謂,卻宛如一株搖曳絢爛的罌粟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一個階層和另一個階層,一個世紀到下一個世紀的探究,延續。
陳克華說:“世界上有華人華文的地方,就有人談論張愛玲?!边@定論難免會讓人放大對其影響力的遐思,如果時光倒流,穿越,讓歷史長河一一溯回聚攏,張愛玲這一筆濃墨重彩到底占據著一個怎樣的要塞,風口有多高,經幡有多震動?
“世上的毒品不一定就是鴉片,茶是毒品,酒是毒品,大凡上癮的東西都是毒品。張的性情和素質,離我很遠,明明知道讀她只亂我心,但偏是要讀?!边@是賈平凹以一位讀者的角度詮釋的張愛玲及張愛玲的作品。如此推崇,一聲嘆息。
這些也只不過是張愛玲的一個側影描摹罷了。
張愛玲,給予世人的,或世人所執著的愛慕,用李昂的話說:“這個女人好像替我及我們許多女人都活過一遍似的?!焙蝸聿粣壑??
“張愛玲的一生,就是一個蒼涼的手勢,一聲重重的嘆息?!边@是現代著名作家葉兆言對她最完美、最凄絕的寫真。這是她骨子里散發的初始與永恒,許了人世間一個蒼涼的趔趄。
她是張愛玲。
她是舊上海沒落貴族的寂寂行者,她是封建因子里浸染長大的遺少,她也是西洋鏡欲幻了的名門淑媛。其實,她只是舊式父親與海派母親兩人糅合、打磨、著色后的泠泠青瓷,不屬于任何人、任何一個年代,她只是張愛玲。僅此而已。
她是張愛玲,不會微笑的張愛玲。
她或大笑,或不羈言笑。
她曾為他傾城一笑。他們的愛情,至今世說紛紜。
第三者,誰可,誰能充分定論?
“你到底是不肯。我想過,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致尋短見,亦不能夠再愛別人,我將只是萎謝了?!?/p>
她在他的陽光沐浴下冉冉而升。她在他的無情下枯萎凋謝。他曾經是她的丈夫,他叫胡蘭成,他們簽下過一紙婚約:胡蘭成、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愿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滾滾紅塵,終究煙云作了散。一一了無痕。
她是張愛玲。一團寂寞的火焰,焚燒過去,點亮未來。
一桿旗幟,直插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