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狂人日記(魯迅經(jīng)典全集)
- 魯迅
- 1814字
- 2021-11-19 11:53:44
智識即罪惡
我本來是一個四平八穩(wěn),給小酒館打雜,混一口安穩(wěn)飯吃的人,不幸認得幾個字,受了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想求起智識來了。
那時我在鄉(xiāng)下,很為豬羊不平;心里想,雖然苦,倘也如牛馬一樣,可以有一件別的用,那就免得專以賣肉見長了。然而豬羊滿臉呆氣,終生糊涂,實在除了保持現(xiàn)狀之外,沒有別的法。所以,誠然,智識是要緊的!
于是我跑到北京,拜老師,求智識。地球是圓的。元質(zhì)[1]有七十多種。X+Y=Z。聞所未聞,雖然難,卻也以為是人所應該知道的事。
有一天,看見一種日報,卻又將我的確信打破了。報上有一位虛無哲學家說:智識是罪惡[2],贓物……虛無哲學,多大的權威呵,而說到智識是罪惡。我的智識雖然少,而確實是智識,這倒反而坑了我了。我于是請教老師去。
老師道:“呸,你懶得用功,便胡說,走!”
我想:“老師貪圖束脩罷。智識倒也還不如沒有的穩(wěn)當,可惜粘在我腦里,立刻拋不去,我趕快忘了他罷。”
然而遲了。因為這一夜里,我已經(jīng)死了。
半夜,我躺在公寓的床上,忽而走進兩個東西來,一個“活無?!保粋€“死有分”[3]。但我卻并不詫異,因為他們正如城隍廟里塑著的一般。然而跟在后面的兩個怪物,卻使我嚇得失聲,因為并非牛頭馬面[4],而卻是羊面豬頭!我便悟到,牛馬還太聰明,犯了罪,換上這豬公了,這可見智識是罪惡……我沒有想完,豬頭便用嘴將我一拱,我于是立刻跌入陰府里,用不著久等燒車馬。
到過陰間的前輩先生多說,陰府的大門是有匾額和對聯(lián)的,我留心看時,卻沒有,只見大堂上坐著一位閻羅王。稀奇,他便是我的隔壁的大富豪朱朗翁。大約錢是身外之物,帶不到陰間的,所以一死便成為清白鬼了,只是不知道怎么又做了大官。他只穿一件極儉樸的愛國布的龍袍,但那龍顏卻比活的時候胖得多了。
“你有智識么?”朗翁臉上毫無表情地問。
“沒……”我是記得虛無哲學家的話的,所以這樣答。
“說沒有便是有——帶去!”
我剛想:陰府里的道理真奇怪……卻又被羊角一叉,跌出閻羅殿去了。
其時跌在一座城池里,其中都是青磚綠門的房屋,門頂上大抵是洋灰做的兩個所謂獅子,門外面都掛一塊招牌。倘在陽間,每一所機關外總掛五六塊牌,這里卻只一塊,足見地皮的寬裕了。這瞬息間,我又被一位手執(zhí)鋼叉的豬頭夜叉用鼻子拱進一間屋子里去,外面有牌額是:
“油豆滑跌小地獄”
進得里面,卻是一望無邊的平地,滿鋪了白豆拌著桐油。只見無數(shù)的人在這上面跌倒又起來,起來又跌倒。我也接連的摔了十二跤,頭上長出許多疙瘩來。但也有竟在門口坐著躺著,不想爬起,雖然浸得油汪汪的,卻毫無一個疙瘩的人,可惜我去問他,他們都瞠著眼不說話。我不知道他們是聽不見呢還是不懂,不愿意說呢還是無話可談。
我于是跌上前去,去問那些正在亂跌的人們。其中的一個道:
“這就是罰智識的,因為智識是罪惡,贓物……我們還算是輕的呢。你在陽間的時候,怎么不昏一點?……”他氣喘吁吁的斷續(xù)地說:
“現(xiàn)在昏起來罷?!?/p>
“遲了?!?/p>
“我聽得人說,西醫(yī)有使人昏睡的藥,去請他注射去,好么?”
“不成,我正因為知道醫(yī)藥,所以在這里跌,連針也沒有了?!?/p>
“那么……有專給人打嗎啡針的,聽說多是沒智識的人……我尋他們?nèi)ァ!?/p>
在這談話時,我們本已滑跌了幾百跤了。我一失望,便更不留神,忽然將頭撞在白豆稀薄的地面上。地面很硬,跌勢又重,我于是糊里糊涂的發(fā)了昏……
??!自由!我忽而在平野上了,后面是那城,前面望得見公寓。我仍然糊里糊涂地走,一面想:我的妻和兒子,一定已經(jīng)上京了,他們正圍著我的死尸哭呢。我于是撲向我的軀殼去,便直坐起來,他們嚇跑了,后來竭力說明,他們才了然,都高興地大叫到:你還陽了,呵呀,我的老天爺哪……
我這樣糊里糊涂的想時,忽然活過來了……
沒有我的妻和兒子在身邊,只有一個燈在桌上,我覺得自己睡在公寓里。間壁的一位學生已經(jīng)從戲園回來,正哼著“先帝爺唉唉唉”[5]哩,可見時候是不早了。
這還陽還得太冷靜,簡直不像還陽,我想,莫非先前也并沒有死么?
倘若并沒死,那么,朱朗翁也就并沒有做閻羅王。
解決這問題,用智識究竟還怕是罪惡,我們還是用感情來決一決罷。
十月二十三日。
*本篇最初發(fā)表于一九二一年十月二十三日《晨報副刊》的“開心話”欄,署名風聲。
注釋
[1] 元質(zhì):元素。
[2] 智識是罪惡:朱謙之所宣揚的虛無哲學的一個觀點。朱謙之,福建閩侯人,為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生。
[3] “活無?!焙汀八烙蟹帧保际敲孕艂髡f地獄中的勾魂使者。
[4] 牛頭馬面:都是佛經(jīng)傳說地獄中的獄卒。
[5] 傳統(tǒng)京劇《空城計》中諸葛亮的唱詞:“先帝爺下南陽御駕三請”。先帝爺,指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