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新秋雜識(二)

八月三十日的夜里,遠遠近近,都突然噼噼啪啪起來,一時來不及細想,以為“抵抗”又開頭了,不久就明白了那是放爆竹,這才定了心。接著又想:大約又是什么節氣了罷?……待到第二天看報紙,才知道原來昨夜是月蝕,那些噼噼啪啪,就是我們的同胞,異胞(我們雖然大家自稱為黃帝子孫,但蚩尤的子孫想必也未嘗死絕,所以謂之“異胞”)在示威,要將月亮從天狗嘴里救出。

再前幾天,夜里也很熱鬧。街頭巷尾,處處擺著桌子,上面有面食、西瓜;西瓜上面叮著蒼蠅、青蟲、蚊子之類,還有一桌和尚,口中念念有詞:“回豬玀普米呀吽![1]唵呀吽!吽??!”這是在放焰口,施餓鬼。到了盂蘭盆節[2]了,餓鬼和非餓鬼,都從陰間跑出,來看上海這大世面,善男信女們就在這時盡地主之誼,托和尚“唵呀吽”的彈出幾粒白米去,請它們都飽飽的吃一通。

我是一個俗人,向來不大注意什么天上和陰間的,但每當這些時候,卻也不能不感到我們的還在人間的同胞們和異胞們的思慮之高超和妥帖。別的不必說,就在這不到兩整年中,大則四省,小則九島,都已變了旗色了,不久還有八島。不但救不勝救,即使想要救罷,一開口,說不定自己就危險(這兩句,印后成了“于勢也有所未能”)。所以最妥當是救月亮,那怕爆竹放得震天價響,天狗決不至于來咬,月亮里的酋長(假如有酋長的話)也不會出來禁止。目為反動的。救人也一樣,兵災,旱災,蝗災,水災……災民們不計其數,幸而暫免于災殃的小民,又怎么能有一個救法?那自然還不如救魂靈,事省功多,和大人先生的打醮[3]造塔同其功德。這就是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而“君子務其大者遠者”,亦此之謂也。

而況“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尊俎而代之”[4],也是古圣賢的明訓,國事有治國者在,小民是用不著吵鬧的。不過歷來的圣帝明王,可又并不卑視小民,倒給予了更高超的自由和權利,就是聽你專門去救宇宙和魂靈。這是太平的根基,從古至今,相沿不廢,將來想必也不至先便廢。記得那是去年的事了,滬戰初停,日兵漸漸地走上兵船和退進營房里面去,有一夜也是這么噼噼啪啪起來,時候還在“長期抵抗”中,日本人又不明白我們的國粹,以為又是第幾路軍前來收復失地了,立刻放哨,出兵……亂哄哄地鬧了一通,才知道我們是在救月亮,他們是在見鬼?!芭杜?!成程(Naruhodo=原來如此)!”驚嘆和佩服之余,于是恢復了平和的原狀。今年呢,連哨也沒有放,大約是已被中國的精神文明感化了。

現在的侵略者和壓制者,還有像古代的暴君一樣,竟連奴才們的發昏和做夢也不準的么?……

八月三十一日。

*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三三年九月十三日《申報·自由談》,題為“秋夜漫談”,署名虞明。

注釋

[1] “回豬玀普米呀吽!”:梵語音譯,《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中的咒文,“豬玀”原作“資啰”。

[2] 盂蘭盆節:“盂蘭盆”是梵語Ullambana的音譯,意為解倒懸。舊俗以夏歷七月十五日為佛教盂蘭盆節,在這一天夜里請和尚誦經施食,追薦死者,稱為放焰口。焰口,餓鬼名。

[3] 打醮:舊時僧道設壇念經做法事。

[4] “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尊俎而代之”:出自《莊子·逍遙游》,意思是各人辦理自己分內的事。庖人,廚子;尸祝,主持祝禱的人;尊俎,盛酒載牲的器具。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金县| 榆社县| 青田县| 马龙县| 西乡县| 昌黎县| 政和县| 沅江市| 崇阳县| 靖远县| 辽阳市| 吴江市| 金山区| 许昌县| 汪清县| 卢氏县| 岳西县| 北安市| 广州市| 南安市| 溧阳市| 宣武区| 剑川县| 通山县| 塔河县| 馆陶县| 永寿县| 安丘市| 泗洪县| 玛曲县| 肥西县| 南木林县| 孟津县| 云梦县| 清苑县| 开化县| 罗平县| 东乡| 苍南县| 荥经县| 吉木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