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安眉恨武青把她的孩子打的這么慘,更恨武青要廢除她的皇后之位,還有她兒子的太子之位。
此時的齊安眉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殺了武青,只有武青死了,她和她的兒子才能保住現在的地位。
可是齊安眉不知道的是,即便趙桓現在下旨也殺不了武青,皇宮內的禁軍都歸岳飛掌管,岳飛會對武青動手嗎?
就算岳飛下令抓武青,恐怕那些禁軍也不會真的將武青怎樣。
武青在軍中的威望實在是太高了,高到連他這個皇帝都奈何不了他。
“青王,此事咱們還是好好商量一番吧。”
齊安眉不懂的道理趙桓當然明白,他沒有理會皇后,而是緩和了口氣,對武青說道。
“陛下,此事沒有商量的余地,要么你下旨廢掉皇后和太子,要么我現在離開后宮。”
“可一但我走出后宮,那我就會糾集大軍,圍攻皇城,一但我打入皇城,你們一個都活不了。”
武青的目光之中全是殺意,趙桓完全能夠感受的到,武青這次是動真格的了。
想想當初,武青也曾受過委屈,但他從來都沒有像今日這樣。
“來人,傳旨,廢掉皇后和太子,將他二人打入冷宮,永不得出。”
“太子之位由二皇子趙琦繼任,旨意立刻生效,讓李綱去擬旨昭告天下。”
事情到了這個份兒上再無緩和的余地,趙桓很清楚一但武青走出了后宮會是發生什么事情。
不管他有多不愿意,皇后和太子都必須要廢掉。
“陛下,你不能因為一個武青就廢我們母子,陛下,智兒可是你的親兒子啊。”
聽到趙桓的話,齊安眉頓時撲倒在他的身前,但趙桓連看都沒看他,而是一甩袖子,走出了昭德殿。
“武青,我趙桓發誓,必殺你。”
一邊走趙桓一邊在心中發狠,而此時的武青則是用冰冷的目光掃視昭德殿內的人,隨即也轉身走了出去。
“師叔,聽聞你擅闖后宮,究竟發生了何時。”
武青剛剛上馬就看見岳飛迎面騎馬奔來,到了武青的面前,岳飛急忙朝他詢問,武青則是笑著把剛才的事情都講給了他聽。
“什么?師叔竟然逼圣上廢了太子和皇宮,師叔,您可知曉那趙智乃是圣上最疼愛的皇子,如今你逼他將其廢除,圣上又如何能善罷甘休。”
“既如此,師叔不如就直接反了算了,只要師叔振臂一呼,無論是京城內的禁軍還是駐外的軍隊,絕對有大部分都會聽從師叔的號令。”
“昨日我收到林沖師兄的信,他說現在的梁山上已經有五十萬大軍,若師叔需要,他們立刻就會前來協助。”
“現在的圣上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了,他已經變得殘忍異常,就在前兩日,有大臣上奏新政之事惹的圣上不滿,圣上竟然將那個大臣給煮了,還把他的肉送給大臣的家人吃。”
“最近這些日子已經有許多人都對圣上不滿了,依小侄看,不如師叔來做這個皇帝,那樣大宋才能真正的太平。”
“當初俊義師兄他們帶兵攻打京城之時師叔就不該阻攔他們,要不然現在您已經坐上皇位了。”
岳飛的臉上現出了憤恨之色,看的出來他對趙桓十分的不滿。
如果武青不來大宋的話,此時的大宋已經被金國所占,趙構則是帶著一眾朝臣奔赴杭州府,在那里建立南宋。
可因為自己的出現,歷史的軌跡被改變了。
如果歷史的發展還是按照原來的樣子走,那此時的岳飛應該還在宗澤的手下與金人相斗。
等再過了十幾年,岳飛就能成為元帥了,不過他也會被秦檜那個家伙給害死。
趙構不是個有心胸之人,他容不下岳飛功高震主,更不會允許大宋的人只知道岳飛而不知道他這個皇帝。
雖然岳飛被害死,但他始終都忠于大宋,哪怕到了最后一刻都沒有背叛大宋的心思,這也是最令人佩服的一點。
你可以說他是愚忠,但在武青看來,岳飛就是這樣的人。
可武青的出現卻讓岳飛有了極大的改變,現在的他雖然也效忠國家,但更效忠的卻是武青。
為了武青他都不惜造反,武青不知道改變岳飛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武穆,雖然今日我的行為跟逼宮沒什么兩樣,但我卻沒想要推翻大宋。”
“雖然你師叔我在軍中的威望甚高,但始終都有終于大宋的忠臣。”
“一但造反大宋必亂,雙方刀兵相見,不知道又有多少人死于非命。”
“以前打仗是為了大宋的將來,如今的大宋已然穩定,百姓們也都安居樂業,雖然趙桓有時候做事比較極端,但他還算是個合格的皇帝。”
“今日他已經對我妥協,我也沒必要趕盡殺絕,行了,我現在就回家,準備親事,等我娶了你的兩位嬸嬸進門,我便前往關外了。”
“這次離開,恐怕今生我都不會再回轉京城,武穆,你雖然貴為元帥,但你卻是我的師侄,也是我一手提拔起來的,咱們兩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尤其是今日之事后,趙桓定然會對你百般防范,甚至都會找機會削你手中的兵權。”
“師叔要告訴你的是,不要在意這些,如果真有一天你不想做這個官了,那你就去關外尋找師叔,師叔家的大門永遠都為你敞開。”
在岳飛的肩膀上輕輕拍了幾下,武青策馬而行,很快就出了皇宮。
皇后和太子被廢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京城,而后又傳遍了整個天下。
老百姓們對這種事情雖然好奇,但卻不怎么關心,畢竟皇后和太子對他們來說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不是他們能夠接觸的階層。
但趙桓的這道圣旨卻在朝中掀起了軒然大波,要知道廢除皇后和太子那可是國之重事,如果皇后和太子在沒犯什么大錯的情況下,皇帝將其廢掉,那可是于國不利的。
大臣們都紛紛猜測趙桓這是在干什么,很快他們就聽到了小道消息,說皇后和太子被廢是受武青所逼。
這下大臣們都沉默了,只在私下議論,到了朝堂上則是對此事只字不提,因為他們不想得罪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