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鎮之景
- 北荒第一族
- 再者說來
- 2265字
- 2021-11-09 13:03:26
月余前。
大蒼北地一帶,出現了一位絕頂高手的傳承,引起江湖中一片腥風血雨。
駱寒枝的父親聞風而動,帶領老管家也加入了爭奪之中。駱和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至少他自認為如此。
所以從一開始,駱和就沒想過爭奪那名絕頂高手的核心傳承,而是盯上了傳承所附帶的二三流武學。
他的選擇并沒有錯。
在這邊荒小鎮,一門三流武學或許彌足珍貴,但若放到整個江湖,這等武學雖不至于說大路貨色,但也只能算是正常的交易商品。
可駱和還是死了。他判斷對了局勢,卻依舊高估了自己的實力。結果在亂戰中,被人一劍刺穿心脈,連兇手都找不到。
只留下這本讓老管家提前帶回家族的《伐血經》。
“老爺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帶領家族重返主家。原本這本《伐血經》,是老爺準備交給主家,用來換取資格的籌碼,卻不曾想······”老管家嘆了口氣,沒有繼續往下說。
其實在他心中,如今的邊荒駱家,早已與主家貌合神離,就算老爺能夠用《伐血經》回到主家,也未必就會得到重視。
但他只是一名家仆,哪怕與老爺相交數十年,老管家也最多只能提醒一句,最終的決定權,始終還是掌握在家主手上。
“嗯。”
駱寒枝翻著《伐血經》,隨意應了一聲。
顯然他并沒有什么重返主家的執念,雖然目前還不清楚這個世界的主家、支家到底是個什么情況,但‘寧做雞頭,不作鳳尾’的道理,駱寒枝還是明白的。
武學心法不是那種拿到秘籍就能順利修煉的東西,否則‘師傅’這種職業,就沒有必要存在了。不過還好,此時駱寒枝身邊,剛好就有一位習武前輩。
“何叔,《伐血經》內提到的兵家武學為何意?是指軍中武功嗎?”駱寒枝本來并不在意這四個字,然而《伐血經》內對這四字提到的次數實在太多,實在讓人不得不在意。
“大致如此。”
老管家如今也漸漸習慣了家主常識性問題的缺失,很平靜的解釋道:“武學傳承已有數千年,最初,江湖上的武功只有門派之分,因各門各派創始人的理念不同,便衍生出各種不同種類的心法招式,但本質上還是大同小異,殊途同歸。離不開‘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的框架。”
“直至先古時期,百家爭鳴,各種不同的文化理念接連出現,間接導致武學也開始發生改變。”
“儒家創出以文入武,兵家出現氣力合一,道家逍遙,佛門修心······”
待到老管家說完,駱寒枝的眉頭已是逐漸蹙起,道:“也就是說,如果我選擇修煉《伐血經》,以后若是想要轉修功法,便只能從兵家功法內挑選,其余派系的武功,都不可兼修,是嗎?”
“這是自然,不過家主您完全可以放心,兵家武學雖然不如尋常江湖武學常見,但同樣是非常興盛的武學派系,若是將來家主您能將《伐血經》修煉到巔峰,必然可以找到后續修煉功法。”
老管家顯然是誤會了什么,從一開始,駱寒枝想要修行的目的,并不是為了爭勇斗狠,而是想從中找到治愈自己的可能。
當然,如果有可能,駱寒枝也想成為一個浪跡天涯的俠客。
可如果連未來都沒有,談論再多夢想,也不過是夢幻泡影。
《伐血經》凝練的是殺伐之氣,這種內力如果不配合專門的修行之法,就連人體最堅韌的奇經八脈都承受不住,何況是大腦里的細小經絡。
若是駱寒枝敢用這樣的內力在大腦中運行,估計一個周天都要不到,他就得表演一個當場去世。
放下《伐血經》,駱寒枝道:“家族中,沒有醫家武學嗎?”相比戰斗力十足的兵家武學,這才是當下駱寒枝最需要的東西。
老管家面露難色,道:“家主,家族中的確沒有收藏醫家武學。而且,醫家武學大多都是三流貨色,這······”
“現在能夠搜集到醫家武學嗎?”
“如果家主真的需要,老仆這就派人去辦。”
醫家武學在江湖上流傳的數量不多,但真要搜集,也并沒有太大難度,頂多就是稍微費點心思。
這主要是因為,大多醫師雖然也修煉,但他們所修內力多為輔助行醫之用,并不需要多么精湛深厚。且學醫本就已經耗時耗力,每日又能抽出多少時間修煉?
所以這也導致,即便醫家距今已經傳承幾千年,但武學方面的發展,基本可以說沒有絲毫進步。所有的醫家內功,基本品質都不會超過三流。
而一本三流武學,哪怕再稀少,自然也珍貴不到哪兒去。
······
駱家小鎮坐落于大蒼北地邊荒。
此地與北方蠻人邊境毗鄰,單憑這一點,就足以嚇退九成想要移居之人。再加上邊荒雖有千里平野,可土地卻異常貧瘠,放眼望去,遍地荒草,根本無法提供讓人生存的環境。
所以當初駱寒枝的爺爺,被主家名義上是分配到此地,實則就是被放棄的一脈。
整個駱家小鎮依托駱家所構成,鎮子里一共不過幾百戶人家,其中七成以上,都是駱家的佃戶。
這些人大多都是原本就生活在邊荒的零散戶,過了吃一頓飽一頓的生活。直到駱寒枝的爺爺在此地扎根后,他們才慢慢聚集過來。剩下的則是因為各種天災、戰亂、饑荒······等原因,意外逃難到此地。
剛開始聽見老管家說這些的時候,駱寒枝只以為這座小鎮雖然人口稀少,但至少百姓也算是安居樂業,否則又怎么能吸引那些逃難的和附近土著在此扎根。
可當他親眼見到眼前的一切時,駱寒枝就發現他錯了。
因北地特有的毒辣太陽,下午的街道上幾乎見不到人影,只有闖入鼻腔的尿騷氣和不知何種動物排泄在地上的糞便。以及輕風揚過帶起的漫地黃沙。
這里的人顯然是用不起磚瓦的,街道上的建筑,大多都以石頭和木板堆砌而成。破爛的木棚下,三三兩兩的坐著幾個衣不蔽體、肌黃骨瘦的佃戶躲避烈日。小孩子的眼中充斥著茫然,大人的目光昏黃一片,幾乎看不見任何光彩。
當駱寒枝到來之后,這些佃戶仿佛才恍然驚醒,慌忙起身,面帶幾分畏懼的向他這名新任駱家家主行禮。
看著面前這群仿佛正在經歷大饑荒的佃戶,駱寒枝目光復雜。
這幅景象,對于曾經的駱寒枝來說,最多只是書中的一副圖畫。可如今活生生出現在自己眼前,他也不知該如何形容自己現在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