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質量算還是很聰明的。
又出門啦!寫筆記。
今天看東野圭吾的《秘密》。
開頭,寫一個上班族下班回家,而且比較細。嗯,如此像平鋪直敘一樣,反而是有目的的,是為后面發生的事情做反差的鋪墊。你漫不經心,直到平時與自己無關的電視把你的注意力拉了過去。與你有關了,你就開始覺著天塌了。
不要因為自己運氣好就覺著自己撿到了,沾沾自喜。也許這是厄運的開端。
平淡是波瀾的鋪墊。一直高昂讓人看著很累,而且很難給人驚艷的感覺,跳起來之前要先貓腰。
我也嘗試著思考問題,后來覺著問題太難思考不了。
有一個細節,悲傷之中不忘調侃。
坐客車和在食堂吃飯是一樣的,如果沒有號,隨便坐,那么不會留下空桌,但是會留下空位。如果有號的話會好一點,在沒空桌而有空位的時候,不用考慮坐哪。感覺自己的語言邏輯性有些差,是太跳躍了么?說得細一點,多說點,你想一個人坐一桌,或者一個人坐一排,畢竟人少,但是來晚了,已經沒有空桌空排,你不得不與別人共享,那么你要選擇與誰共享,如果手里有號牌,就不用思考了。其實我也想坐在小姐姐旁邊,但是不好意思是吧。呼呼,心里話都說完了,覺得邏輯性弱,我也沒辦法了。
所以我覺著,同樣的一群人,越是彼此熟悉,社會性越強,所需資源就越少,因為可以共享。
其實我也愿意思考,但是命運偏偏不讓我思考,把我這部分完全摧毀了。摧毀了以后,我就真沒辦法思考了。先是難過,但過了一陣子,我覺著這是禮物。剝奪也是一種禮物?嗯,看來的確如此。
我討厭別人磕牙,后來我自己喜歡上磕牙,可我還是討厭別人磕牙。這就是人。
今天的云離我很近,好像觸手可及。
唉,如果走到一個地方,就幻想這個地方發生過的事情,那就可以下筆萬言了。
人是很喜歡饞的,很喜歡嫉妒,即便是自己不喜歡的,只要自己沒有就會嫉妒。
看云看云,才發現人生無處不風景。
因為你見識了不內斂,所以更加堅信自己應該內斂。
我的口音也自動轉換嘞好玩。
對你來說這是魚塘,對別人來說,這何嘗不是風景。
他心眼相合,手眼不合。
我最開始站在左岸,看右岸的人,后來站在右岸看左岸的人。我感覺一樣。問題不在于我在哪,問題在于我想見的人,不和我在一邊。
高山不可能只留一個山頂。
讓你后悔的就不是你的,要不然你就不用后悔牢牢抓住了。我是很理智,能找到正確的方案。
我只是覺著害怕,我自己能應付么?其實我自己的時候,沒什么要求,自然能應付??墒恰?
諾言比笑話還像放屁。我聽它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