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定傳染病報告標準實用手冊
- 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編寫
- 476字
- 2021-11-03 18:02:28
第四章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2019 年 12 月下旬,中國武漢發生了不明原因肺炎群發病例。2020 年1 月 7 日,致病病原被鑒定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WHO將該病命名為COVID-19。2020 年 1 月 20 日,經國務院批準同意,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乙類管理,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同時將該病納入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為新發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目前已成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衛生事件。
該病的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在潛伏期即有傳染性,發病后 5 天內傳染性較強;主要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接觸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人群普遍易感。該病潛伏期 1 ~ 14 天,多為 3 ~ 7 天。以發熱、干咳、乏力為主要表現。重癥患者多在發病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可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本章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制定。
一、診斷依據



二、診斷標準

三、臨床分型

四、病例報告與審核

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