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施說本草
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團專家,很高興給大家講一講和中醫本草有關的故事。
什么是本草呢?簡單地說,本草就是中草藥的統稱。
“本草”之名最早見于《漢書·平帝紀》,在漢代著名醫書《神農本草經》中收錄中草藥365 種, 陶弘景在其《名醫別錄》中新增 365 種,經后人不斷增補完善,到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時,已記載中草藥 1892 種。
中醫本草成百上千,按寒、熱、溫、涼分為四大類,又按功效性能分為解表藥、瀉下藥、理濕藥、祛寒藥、清熱藥、涌吐藥、消化藥、止咳藥、理氣藥、理血藥、滋補藥、開竅藥、鎮靜藥、固澀藥、驅蟲藥等十余種。
為了便于大家理解和掌握這些基本的中草藥,我將它們簡單地分為三大類:滋補扶正類、亦藥亦食類、祛邪療疾類。其中部分中藥的功效和藥性會有交叉,比如有些滋補扶正類中藥也是藥食兩用藥,所以這里所采用的分類法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中藥分類法,僅僅是為了便于大家牢記和理解。
下面,就從大家最關心的滋補扶正類中藥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