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械設計基礎(第3版)
- 閔小琪 陶松橋主編
- 1145字
- 2021-10-27 14:04:25
1.1 機械的概念

微課:機械的概念
1.1.1 機械的組成
人類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為了減輕勞動強度、改善勞動條件、提高勞動效率,創造并發展了機械,如汽車、機床等。機械的種類繁多,形式各不相同,但卻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就其組成而言,一部完整的機械主要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圖1-1)。

圖1-1 機械的組成
1. 動力部分
動力部分是機械的動力來源,其作用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轉變為機械能,以驅動機械運動并做功,如電動機、內燃機等。
2. 傳動部分
傳動部分是將動力部分的運動和動力傳遞給執行部分的中間環節,它可以改變運動速度,轉換運動形式,以滿足執行部分的各種要求。如減速器將高速轉動變為低速轉動,螺旋機構將旋轉運動轉換成直線運動等。
3. 執行部分
執行部分是直接完成機械預定功能的部分,如機床的主軸和刀架,起重機的吊鉤等。
4. 控制部分
控制部分是用來控制機械的部分,它使操作者能隨時實現或停止各項功能。如機器的起動、停止,運動速度和方向的改變等。控制部分通常包括機械控制系統和電子控制系統。
機械的組成不是一成不變的,一些簡單機械不一定完整具有上述四個部分,有的甚至只有動力部分和執行部分,如水泵、砂輪機等;而一些較復雜的機械,除了具有上述四個部分外,還有潤滑裝置、照明裝置等。
1.1.2 機器和機構
在現代機械中,傳動部分有機械的、電力的、液壓的和氣壓的等,其中以機械傳動應用最廣。從制造和裝配方面來分析,任何機械設備都是由許多機械零件、部件組成的。圖1-2所示為單缸四沖程內燃機。當燃氣推動活塞7做直線往復運動時,經連桿8使曲軸9做連續轉動。凸輪3和頂桿是用來開啟和關閉進氣閥和排氣閥的。在曲軸和凸輪軸之間兩個齒輪的齒數比為1:2,曲軸轉兩周時,進、排氣閥各啟、閉一次。這樣就把活塞的直線運動轉換為曲軸的轉動,將燃氣的熱能轉換為曲軸轉動的機械能。這里包含了氣缸、活塞、連桿、曲軸組成的曲柄滑塊機構,凸輪、頂桿、機架組成的凸輪機構,以及齒輪和機架組成的齒輪機構等。

內燃機

凸輪

連桿

圖1-2 單缸四沖程內燃機
1、2—齒輪 3—凸輪 4—排氣閥 5—進氣閥 6—氣缸 7—活塞 8—連桿 9—曲軸
各種機器雖然有不同的形式、構造和用途,但是都具有下列三個共同特征:①機器是人為的多種實體的組合;②各部分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③能完成有效的機械功或變換機械能。
綜上所述,機器是由一個或幾個機構組成的;機構僅具有機器的前兩個特征,它被用來傳遞運動或變換運動形式。若單純從結構和運動的觀點看,機器和機構并無區別,因此,通常把機器和機構統稱為機械。
1.1.3 構件和零件
組成機構的各個相對運動部分稱為構件。構件可以是單一的整體(如活塞),也可以是由多個零件組成的剛性結構。例如,曲軸9和齒輪1作為一個整體做轉動,它們構成一個構件,但在加工時是兩個不同的零件。由此可知,構件是運動的基本單元,而零件是制造的基本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