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詩人小傳(品中國古代文人)
- 馬寧川
- 600字
- 2021-11-02 16:31:03
四 一首詩捧紅了一座樓
那一年,他來到了山西蒲州,這里有一座著名的鸛雀樓。據宋代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里說:“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因常有鸛雀棲息,故名。后為河水沖沒。”
和其他著名的樓宇一樣,比如因王勃而成名的滕王閣,因崔顥而被熟知的黃鶴樓以及因范仲淹而知名的岳陽樓等等,鸛雀樓的成名,也是因為有了名人的不斷光顧。
在王之渙來之前,曾經有數位詩人的大作已經成為江湖傳說。最著名的比如李益和暢當,先看看李益的《登鸛雀樓》。
鸛雀樓西百尺檣,汀洲云樹共茫茫。
漢家簫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
事去千年猶恨速,愁來一日即為長。
風煙并是思歸望,遠目非春亦自傷。
由樓述景,由景感懷。如果沒有此后接二連三的高手上場,這首詩的江湖地位也是不可小覷的。但很快,它的光彩被另外一首來自詩人暢當的《登鸛雀樓》搶走了。這首《登鸛雀樓》字數不多,卻被公認高遠遼闊,志氣凌云。
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唐代是一個詩人輩出,如繁星般璀璨絢爛的年代。事實上,對于鸛雀樓的贊美,到了“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時,已然讓人驚嘆了。但王之渙的出現,卻真正地讓鸛雀樓從此名揚千古。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多少年了,當一個小孩子開始牙牙學語的時候,《登鸛雀樓》就成了他們的必讀詩。這首文字淺直、卻大氣磅礴的詩,使得王之渙即使只留下6首詩,卻也在如星河般耀眼的詩人隊伍中成了最獨特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