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詩人小傳(品中國古代文人)
- 馬寧川
- 537字
- 2021-11-02 16:31:02
盛唐
王之渙:留詩最少卻聲名遠播
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
20世紀30年代的某一天,在洛陽的一個古董市場上,一位叫李根源的金石學家收購了93塊唐代墓志,也就是古人的墓碑。
李老先生帶著這沉重的墓碑回到家里,一一清洗干凈,并逐個欣賞瀏覽。在看到了一塊名為《唐故文安郡文安縣尉王府君墓志銘》時,他當時就呆住了。半晌,仆人才聽到他幾乎顫抖的聲音:“快,快去請章先生,就說我這里有他最喜歡的稀世珍品!”
他所說的章先生,是當時最著名的國學大家章太炎。在得到消息之后,章大師幾乎也是一路小跑趕到李家。
終于,在他看清楚墓碑上面的文字,那斷續的“歌從軍,吟出塞,皎兮極關山明月之思,蕭兮得易水寒風之聲”字樣時,大師也激動得熱淚盈眶:沒錯,這確實就是他的墓志銘。
而讓兩位老先生都如此激動的墓志銘的主角,就是盛唐時期著名的邊塞詩人王之渙。他的那首《涼州詞》幾乎唱絕古今。章太炎更是不折不扣的《涼州詞》粉絲。他曾經非常肯定地認為,這首“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應是七絕中的扛鼎之作。
如今,遠隔千年,以這樣特殊的方式與偶像穿越時空相見,也足以讓人感慨萬千。果然應了那句話“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時光如霧亦如電,君雖已埋泉下泥銷骨,但君留下的詩歌卻讓后人牢牢地記住了君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