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詩人小傳(品中國古代文人)
- 馬寧川
- 952字
- 2021-11-02 16:31:01
一 傲然的骨氣也禁不住現實的打磨
很可惜,楊炯的運氣也不太好。多年辛苦捱來的仕途,讓他的堂弟給打得粉碎。此人因參與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的活動,使得家族上下備受牽連。公元686年,楊炯被貶為梓州(今四川三臺)司法參軍。后又被授予盈川令一職。然而,上任僅一年便去世了。
一個人的一生,居然就可以用這樣短短的一段話盡數道來,當然,還可以更精簡些。但是,只有當事者自己才知道在失意的日子里,那每一天,每一刻都是多么難熬。
算起來,楊炯最適意的仕途生涯,可能也就是在太子東宮時的那么幾年。但楊炯不服輸,雖然在這兒跌倒了,我可以換個地方爬起來。他絕對相信,自己的才華就是一根機遇的撐竿。
機會在天授三年(692年)七月十五這一天來了。七月十五是佛教的一個節日,稱為盂蘭盆節,是一個崇尚孝道的日子。這一天,洛陽宮中拿出盂蘭盆分送佛寺,武則天與群臣在洛陽城門樓上觀賞,楊炯立即寫成《盂蘭盆賦》一篇,進獻給武則天。
這是一篇極力歌頌武則天的贊美文,文中稱,希望武則天“任賢相,淳風俗,遠佞人,措刑獄,省游宴,披圖策,捐珠璣,寶菽粟”等,成為帝王的典范。
這是一篇文字華美精致,極盡諛美之言的長賦,《舊唐書》盛贊其文“詞甚雅麗”,一篇吹捧的文章也能寫得名傳千古,楊炯如果謙稱第二,可能也沒誰敢叫板第一了。按常理,武則天看到此文,不說心花怒放,也應該喜笑顏開。要知道當時武則天是使用不太光明的強硬手段,把兒子一個個拽下皇位,死的死,流放的流放,以前無古人更后無來者的姿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皇帝。她最需要的,就是士大夫乃至天下人的認可。
楊炯的這篇文章,字字順意,句句恭謙,不僅完全認可女皇統治的合理合法性,還暗示她會成為古往今來帝王的典范。這么好的文章,女皇沒理由不感動啊!
但遺憾的是,楊炯的命運并沒有因此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當年,他被調任到盈川(約為今之龍游縣、衢江區的一部分)任縣令,官階或許有點提高,但徹底遠離了皇家范圍。
其實想來也并不奇怪。當年,楊炯做的是太子李顯的身邊人。而他被貶,是因為自己的直系親屬以擁戴李顯的名義反武則天,所以犯了事兒。作為武則天,她有可能對一個太子身邊的舊人過于寵愛嗎?文章再好,也只能讓女皇嘆息一聲:可惜了!
事實上,這些內情,楊炯恐怕比誰都清楚,他只是不甘心這個結果,希望會有一點奇跡,但命運顯然不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