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我靠養豬發家致富14
- 快穿:滿級大佬是炮灰
- 鶴璽晏
- 2189字
- 2021-12-23 01:06:00
“對呀,上次就是這個價。”也沒有做隱瞞。
我的個乖乖呀,謝琳有些頭暈,靠著墻大喘氣,怪不得明年要養豬,這比挖金子都掙錢啊,這么個寶貝她居然挑了個離家遠地方養。
不行,明年開始養的時候,得周圍拉上電網,老胡得天天守著,不能讓人給偷了,最重要的是不能讓別人知道豬肉的價格。
大腦一片空白地接過錢,這也太多了吧,不會是閨女坑人了吧,良心有些過意不去,又挖了一碗肉臊子裝上遞了過去,“自己家炒的,回去做臊子面吃,不要嫌棄哈。”
就算是被坑了,看在送這么多東西的份上,到時候可別追究啊。
謝忠博同樣心滿意足,這送的肉按三百的價錢都快一千快了,很是開心,拿出一條沒拆封的煙,上面放著一張名片,“這個給你家當家的,過年有肉的話給我留點,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的聯系方式。”
“好。”將名片小心的揣兜里,這可是大客戶!
青綾出門的時候,謝琳就坐在門口發呆,手時不時的摸一下兜兜,“青綾,你的豬肉賣三百塊一斤!”
“嗯。”
“三百都有人要?”
“大城市上有錢人很多,一套衣服,或者一個包包都可能十幾萬。”
“這么貴!”一套衣服都可以在縣城買套房了,這有錢人過的是什么神仙日子。
莫名的有些羨慕!不過也只是單純的羨慕,那樣的日子離他們太遙遠了。
“我先去學校了。”
“好。”
青綾自行車離開,只留下呆滯的謝琳,如果以后豬肉都能買上這個價錢的話,那明年是不是可以多養幾十只,豬舍可以弄大點,對,晚上老胡來了讓重新畫線蓋豬舍。
眼下最為關鍵的就是保護好后院的那兩只金豬,這過年一殺,給家里留些吃,其他的賣了,又是一大筆錢。
胡家的日子慢慢在村子里過得好了,短短的一年時間,謝琳和她婆婆兩人都戴上了金項鏈金手鐲,幾個孩子人人一輛自行車,胡建喜的煙都是大家沒見過的高檔貨。
家里也修了明亮干凈小洋房,開著小汽車,蓋著一排又一排的豬舍,養著四十多頭大肥豬。
幾個孩子也都爭氣,聽說各個每年都拿獎狀,最為出名的就是大女兒胡青綾了,參加什么競賽得了個全國一等獎,都不用去學校念書了,直接被全國第一的大學給錄取了,在別人努力沖刺學習的時候,她好像研究怎么讓她家的豬肉更好吃。
聽說胡青綾保送大學后還有一筆很大的獎勵,這筆錢在農村可以翻修自己的房子了。
原來念好書就可以掙錢啊,這一年,胡家村一改娃初中畢業就去打工和嫁人的路子,只要學習好的,全部去念書,怎么著都要考個好大學,就算拿不到國家獎勵將來也能混個好工作不是。
不能別人家有大學生,其他家連個高中生都沒有吧。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是徹底的刻在胡家村眾人的腦海中。
這年冬天,謝忠博再次開車前來購買豬肉,帶著不少禮品不說,還將一家人都帶來了,謝夫人氣色比第一次好多了,謝家小子也長高了不少。
“青綾啊,你這個豬肉真的全國都找不出第二家,去年過年不是拿了二十斤,吃過的人無不贊美,都想要入手一點,可惜去年豬肉太少,舍不得送人,今年能不能多來一些。”謝夫人指揮著其他人搬運禮品,自己則親切的挽著青綾的胳膊。
得了,看在他們這快兩年給村里的學校捐獻了不少物資的份上,勻了一只出去,一邊站著的張漫心疼的直吸氣。
他家加工廠今年又少出多少產品啊,以后可不興這么來了,往青綾跟前站了站,提醒著他的存在。
青綾將張漫的名片遞給謝忠博:以后十年,想要豬肉就只能找張漫,十斤八斤的她可以將自己家留著吃的分出去的,多了她家也沒有呀。
“早知道我把代理權拿下。”謝忠博接過名片,故作懊惱的說。
這個機遇明明是他們先碰到的,結果眼睜睜的讓它溜走了,后悔!
肉轉賣一點問題都沒有,賺錢的事情先不提,逢年過節拿著當禮品也是不錯的。
“還是我有眼光!”張漫調侃著!
“都有眼光。”其樂融融!
胡建喜家養豬一開始大家都不看好,都等著看過年這些豬肉怎么砸在他們手里,結果豬還沒殺呢,就看到市里的買家都開著貨車來等豬肉了。
聽說價錢非常的不錯,至于什么價錢,沒有人透露。
單純青綾學習好拿到縣里的獎勵,他們也不會嫉妒,腦袋可是老天爺給的,誰也沒辦法。
這簡單的養個豬,都能掙大錢,不少人有些眼紅,這寒冬臘月的也開始壘豬圈,打算明年跟風養幾只試試再說。
所有豬肉被運走,都已是臘月中旬了,家家戶戶開始準備過年的東西了。
胡家平常日子過得就可以,什么都不缺,多買了些肉菜便準備過年了。
日子是越過越好,孩子手中捏著不少的零花錢,每個人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
除夕夜,謝老太精神不濟,看電視到八點后就去睡覺,其他人繼續守歲。
吃好喝好,手里不缺錢,孩子們的學習成績都非常好,日子也有奔頭,謝琳靠著胡建喜的肩膀,不由的感慨一句,“這樣的日子真好。”
“嗯嗯。”胡建喜木訥,不喜歡在孩子跟前親昵,剝了個橘子偷偷的喂給謝琳,“困了趕緊去睡覺。”
“不要,我要看著你們。”一向堅強的她很少有小女兒的情態,胡建喜心也軟了,笑容爬上他黝黑的臉龐。
是啊,這樣的日子就很好,青綾這么優秀的女孩子怎么就投胎到她家了。
“好幸福啊。”兩人異口同聲的說了句,然后相視一笑,繼續看電視。
過了正月初二,有幾個平常不怎么來往的老鄉提著一包糖酥餅干來拜年了。
這喝茶聊天途中三句里面兩句不離養豬事,胡建喜從頭到尾只是嘿嘿笑著應承著,他也不知道該怎么養,都是女兒一手打理的,吃的飼料拌東西也是女兒給的,他們夫妻只要負責看著豬沒有出癥狀就行了。
青綾看著頭上不停冒汗還硬撐著的胡建喜,有些好笑,出面引走多數注意力,“養豬的事情我過年期間會把各種注意事寫出來,等初七過了縣上的商鋪開了我去買紙打印出來,有計劃養豬的都可以來我家領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