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只能從己經變漸漸變暖的河水中走出,上岸。脫下草鞋,看著已經被泡的發白發皺的雙腳,心痛不已。河水雖然變暖了,但郭曉達的腳卻因時間太長變的冰涼。抱著雙腳使揉搓使其恢復血色和彈性。
“千萬別風濕啊!”郭曉達一邊揉搓一邊祈求。他太知道風濕的痛苦,那種從骨頭里往外鉆的痛讓曾經的他記憶猶新。
“看來,以后只能下午再下水干活了”郭曉達望著河面喃喃說到。
“走吧,回家!”他沖著呀呀獸說道。然后率先向山洞走去。
生火,換果,烤魚。
呀呀獸靜靜爬在火堆邊眼巴巴的盯著烤魚。郭曉達一邊烤腳一邊用一小塊竹片打磨己經晾干的泥鍋表面。沙沙的聲音絲亳引不起呀呀獸的半點興趣。它的眼里只有自己的烤魚,就像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恨不得把對方揉進身體里。
下午,郭曉達不打算去河邊了。從山洞里取出收集好的柴草,架在倒扣的泥鍋上,鍋上還放著鍋蓋。從火堆里引火點燃新的柴火堆。
吃完烤魚,繼續燒泥鍋。呀呀獸吃飽喝足后才有興趣看郭曉達干什么。但才不一會兒就哈欠連天,最后甚至還響起了微弱的鼾聲。
一邊烤腳,一邊喝熱水。他想把渡進身體的寒氣給發出來。“要是有生姜紅糖就好了。”但奇怪的是這兒的植物,沒有一種是他見過的。
泥鍋被燒的通紅,整整一下午都不曾間斷。山洞里前段時間收集的柴草基本告罄。呀呀獸也整整睡了一個下午。
第二天一早,郭曉達從柴草灰中扒出鍋、蓋,用手指敲了敲。傳岀了陶器特有的清脆聲。仔細觀察,陶鍋完好無任何細微裂痕。鍋蓋反而在氣孔位置有條小裂縫,但不影響使用。
用清水洗凈鍋、蓋。加水,下一大鍋薰魚塊和前幾天存下的干筍絲。咕咚…咕咚…蒸汽升騰,香氣彌漫,被清風帶向遠處。
早晨鍛煉完,呀呀獸已經把果子和魚都擺在火堆邊。收起果子,處理好魚,烤魚。一幅人獸和諧的美好畫卷。
飯熟了。郭曉達先給自己盛了碗燉魚,又幫迫不及待的呀呀獸準備好餐具烤魚。但今天呀呀獸吃的比平時慢了些,不是它的吃貨屬性改變了,而是它看郭曉達吃的津津有味而心不在焉,吃著槽里的,還想著鍋里的。
郭曉達哪能看不出它的小心思和吃貨本性,也沒小氣。用竹酒提子器形的勺子舀了一大勺,在另一個竹碗里晾涼再給它倒進食槽里。畢竟他己經從呀呀獸那里得到了好幾個果子,這果子在這兒可是硬通貨,值好幾坑魚呢。如果把果子切成兩瓣那更是數量加倍,而且他一次也不用那么多魚,半個果子足夠了,還能常常吃新鮮魚,還不用想辦法喂魚。
呀呀獸,仔細嗅了嗅魚湯,便大口吃喝起來。淋的滿地都是。
陶器試驗成功,對他來說是一件好事。剩下的陶土還有一些,可以做一個小茶壺和幾個茶杯了。做好后放在鷹嘴巖上晾曬。
早上河里也干不活,所以他來到竹林,找筍、練箭、砍竹、扎竹籠。工作娛樂交替才不會讓生活變得無聊,勞逸結合才能保持最佳工作狀態。
下午按照既定的路線給竹籠里裝石頭。先裝大石,大石縫隙塞小石,最后灌泥沙漿。竹籠做成長短不一的,共兩層,下二上一,犬牙交錯,彼此咬合。
留一條長兩三米,寬一米的出水道。水道兩邊也需要筑壩加固,出水口也同樣需要。郭曉達在壩體外放了幾個大竹筐,給壩體做“靠山”。把附近能搬來的大石頭都用竹筒撬來。還用三角架加竹筒做了個簡易“小塔吊”提石頭。竹筒用大竹筒套中竹筒,中竹筒套小竹筒的方法加固。一天只能干半天,而且他現能力有限,所以工程進度非常緩慢。但總算是在前進。就像一只努力的蝸牛,一只搬家的螞蟻。積少成多,聚沙成塔。
一個半月后,水壩終于成型,水道里水非常急。郭曉達抓著兩側石頭都會被沖走。可喜可賀,達到了設計預期。
更讓他高興的是,他終于拉屎了。雖然讓他郁悶的是,這屎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像是羊糞球,他都很擔心被制藥廠抓去做切片研究了。但總算是順利排便了。重新選址的廁所也終于有了用武之地。
造水車。
水車看著簡單,做起來卻費事。尤其對他這個身高來說,雖然他發現自己已經長高了兩公分。
先起支架。他先把水道進水口堵住。用竹筒做了個長方形深埋水道中的土石里,再在長邊中點立豎柱。再把水口打開。豎柱左右做三角支撐加固。豎柱上提前留好安裝中軸的孔。
接著做中軸。中軸用巨竹的一節,竹節中心穿硬木棍。竹節身上繞中點一圈左右交錯鉆滿十二個孔洞。孔中可插竹竿葉片。竹竿和孔做編號,等大打孔,保證牢固。
竹竿葉片制作不難。先用竹筒做個“冂”字形,然后在“冂”字形的豎桿內側開細縫,平行上邊插入竹片。最后在“冂”形頭頂插入編號的竹竿,整體做成直鍬型。“冂”字形斜對角固定一根只留一個竹節的大竹筒。
安裝各部分。水流推動葉片,竹筒同時裝滿水,葉片轉動,裝水斜竹筒被抬高,快到頂點時,竹筒中的水自動依次流出。確定好合適的位置,做個盛水槽。
盛水槽用對半開巨竹。中心挖孔,穿中通粗竹管。將水槽用支架架高,方便水自流。現在水管還沒架好,只好把水重新接回河里。
做水車費時半月,因為大多數工作可以全天在陸上做。狗監工也敬業的每天都來。也可能是擔心郭曉達背著自已吃獨食。
架水管最簡單,但也是最費時費力費功夫。將一根根竹子去掉細頭,打通竹節,首尾相連。打通這么長的竹節也費事。本來也可以用對半開的竹子做水槽引水,或直接讓水地面自流。但郭曉達覺得那樣太沒追求,他要求困難任務。當他累的像狗時,又突然覺得,自己真是作的一手好死。有樹、竹的地還可以直接架,就地取材。沒有竹、樹的地方,還得運竹管,搭支架。
就這樣,每天忙碌的又過了一個半月,山洞墻壁上已經有一百二十五個記錄日期的炭線。記錄郭曉達身高的炭線也從起始上升了近十公分。而記錄呀呀獸身高的炭線沒有一點變化,讓郭曉達可以放心的蹲在那兒鄙視它了。
水車被水流推動,吱呀呀的亂叫。水也被抬高又嘩啦啦的流進水槽。水槽中的水又咕嚕嚕的流進水管。郭曉達像個傻子一樣跟隨著水流奔跑。呀呀獸輕松隨意的跟著,也呀呀亂叫。
水流終于從河里被引到了山崖邊。“南水北調”工程終于全線貫通。為什么叫南水北調呢?因為郭曉達按山洞坐北朝南算的,河流正對著洞口的方向。山洞位北,水源在南,所以叫“南水北調”。郭曉達終于達成了他的“用水自由”小目標。
他又用半開竹筒把水引向魚坑,把魚坑邊沿用竹欄柵好防魚逃跑。至于出水,它愛流向哪就讓它流向哪,真放任自流。
有了便捷的用水,洗澡間可以搞一個。沖水廁所里也可以搞一個,雖然他十天半個月也用不上一次。但有些東西必須要有,就像“妞可麗外婆”一樣,你可以不用但必須要有。而且只有你擁有它時,你才有了選擇用或者不用它的權力。
下午,水溫最熱時,點了一個大火堆,美美洗了個澡,又把他唯一的短褲洗干凈,涼在火堆邊。用闊葉做了條一迷你草裙蹲在火堆邊。一邊烤干頭發一邊烤魚。
“呀呀”呀呀獸一邊沖郭曉達叫,一邊又向洗澡間跑幾步,又回頭看向郭曉達。
“你也要洗澡?行,給你放水。”郭曉達將水管的木栓拉開,水奔涌而出。他將水管做了個分叉,一路去魚坑,一路走崖底。
“你毛還挺白的……”“呀呀呀”
“哎,別亂抖水,你又不是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