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茶倉1
- 一傘之下
- 武中
- 2255字
- 2022-03-08 20:00:00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一首《望海潮》,寥寥一百一十一字,道盡杭州萬千氣韻。
這座自古繁華的城市,柔如煙柳畫橋,雅似風簾翠幕,盛有十萬人家。那茫茫蒼蒼,如云如霧,迤邐逶迂的錢塘江堤,則為這座城市添了幾分鏗鏘氣象。
還有圓如寶鏡的西湖,重重疊疊的靈隱山、南屏山和慧日峰,以及冠絕天下的龍井,蕩漾在湖面的笛曲,采菱的的江南女子……
傳說,金主完顏亮興兵伐宋,就是想看看杭州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不過傳說終歸只是傳說,無論鳥吏鱉官、山林大盜,抑或行走街肆的小賊老丐,這座城市真正有吸引力的是兩樣,“珠璣”和“羅綺”。
這兩樣道盡了杭州的繁榮、老百姓的殷富。
單說杭州西湖所產的龍泓茶(即龍井茶,西湖龍井茶之名始于宋),最早興于兩晉時期。靈隱寺建成、京杭運河通運后,東南漸漸成為“巨富名邑”,杭州繁華初顯,這時候,龍泓已經成為貢品,后來更名揚匈奴、西域,甚至大秦。
對于龍泓茶,杭州的老百姓知道兩件事:一是天竺、靈隱這兩個地方產的龍泓全部作為“密龍團”進貢朝廷,二是負責整個杭州茶葉經營的“龍茗行會”是杭州十三大行會的老大,行會副堂主施蓮和杭州刺史郎叡臣是連襟。
龍茗行會又由兩股力量共同掌控:會長岳鵬和他的“三虎幫”,當地人,負責看管西北兩倉;副會長施蓮和他手里的百里門,負責看管東南兩倉。龍茗行會之所以能成為杭州十三行的老大,原因也有二,其一,施蓮是杭州刺史郎叡臣的妹夫;其二,岳鵬和施蓮一條心,對內懷柔,對外毒辣。杭州街頭巷尾流傳著一句話:“寧欺閻王,莫惹白虎”。“白虎”就是指百里門和三虎幫。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就算全杭州城的人都不敢惹龍茗行會,也有那不怕的主兒,不但不怕,還敢殺人放火。
“施會長……”這一日向晚,施蓮從行會出來,身后的隨侍如意剛掀開車簾,忽從后面閃出一滿頭大汗,上氣不接下氣的中年,“不……不……”
“李倉頭?”施蓮吃了一驚,因為他知道,負責看管西倉的李倉頭做事一向穩練,若非要緊之事,絕不至如此慌張,“發生什么事了?”
李倉頭大口喘著氣,扶著膝蓋的手在施蓮眼前擺了擺,隨即指向了西面。
施蓮循指望去,神色頓時大變,夜色漸合的西面里許,隱隱有火光煙塵冒出。
“西倉著火了?”
李倉頭連連點頭。
“如意,立即讓百里分舵往西倉救火,李倉頭,我們走。”施蓮說完,已經穩穩坐在馬車中,李倉頭慌忙鉆了進去。
兩駕馬車疾行如風,在土路上揚起很高的塵土,像是一串點燃了的巨大火繩。
“岳會長在西倉嗎?”因為冬天黑得早,車中點了燈,將眉清目秀的施蓮映得有些弱不禁風。他的聲音天生就比常人尖銳,不過此時語氣還算平穩。
“嗯。”馬車中冷風直灌,李倉頭額上仍滲出汗珠,他掀著車聯,目光一瞬也沒離開西面的煙火,只想早一刻趕過去。過了片刻,才意識到自己說錯了,“沒有,岳會長祭祖剛回來就帶人到北倉去了,現在西倉那邊只有二十四個人。”
施蓮一皺眉:“岳會長把西倉的人調走了?”
李倉頭點頭道:“他負責的北倉抓了幾個盜茶的盜賊,聽說有幾個還會點拳腳功夫,岳會長怕出事,所以帶了人過去。誰想到,西倉突然起了火”。
此言一出,施蓮眉頭皺得更緊了,目光也鎖定在對面的座椅上。
李倉頭看了他片刻,忽然吸了口氣道:“北倉剛捉住盜茶賊,西倉就著火,難道有人調虎離山?”
“今天是清明節,三虎幫本地人多告假祭祖去了。如果真有人對茶倉下手……”說到這里,施蓮的臉色沉了下來。
“可誰有這么大膽子?西北兩倉都歸施會長管,難道是沖著他來的?”李倉頭說完,又想了一想,“也不對啊,我聽說盜茶賊已經抓住了。”
施蓮沉吟片刻,掀開車簾道:“先救火。”
西倉離行會管所只有里許,不到半柱香功夫,馬車停在了西倉前。
西倉的看守房和一部分倉庫已被火海包裹,夜風之下,火浪一波接一波,就如巨蟒正迅速地吞噬著倉庫。烈火之中,爆裂聲和二十幾個看守北倉的人搬水潑水的聲音不絕于耳。
施蓮游目四圍打量了一下火勢:“火源只有這一處嗎?”
李倉頭有些詫異地看了他一眼:“是。”
“是不是我們的人大意失火?”
“不是。”李倉頭道,“有人往看守房扔了一根火把。”
“往看守房投火?”施蓮想了一想,忽然大聲道,“快,派兩個人去西南倉庫,讓百里門的各留一半的人嚴守兩倉,不得有誤。”
“施會長,這火已經燒到倉庫……”
“快去!”施蓮吼了一聲,從一人手中接過水桶潑了一桶水。
“是。”李倉頭不及多想,當即令兩個人火速趕往西南兩倉。
雖然剛下了一場春雨,不過西倉位于高地,風很大,此時火借風勢,風助火威,整個西倉很快就濃煙彌漫,二十二個人加上施蓮從近旁池塘提的水無異于杯水車薪,幾乎起不到任何作用。片刻功夫,西倉的橫梁開始燃燒、斷裂,無數火炭像冰雹一樣四下濺落。茶倉平時一定要保持干燥,火星一觸即燃,沒一會就聞到燒焦的茶葉味。
所幸就在此時,李倉頭領著百里門的人趕到。
“快去提水,你們幾個別愣著!今年的明前茶和朝廷的貢茶可都在里邊。”李倉頭望著大火,已是神色大亂。
“南倉的進北門搶茶,北倉的救火。”施蓮的聲音既高又快,和這危急的氣氛頗有些不合,不過兩隊百里門的人很快分開,一撥提水潑水,一撥從北門沖入火海。
好在行會人多齊心,滅火救茶又分頭進行。眼見一箱箱剛制好的茶被安全抬出來,李倉頭臉上漸漸有了血色。
夜幕之中,一聲疾蹄由遠而近,最后在施蓮身前停下。來人翻身下馬,躬身道:“稟施會長,西南兩倉并無異常。”
施蓮問道:“可偵查仔細了?”
“兩倉都派了人里里外外不間斷巡視,沒有發現可疑。”
施蓮手里提著水桶,皺著眉站在火場外,似乎有什么問題沒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