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打算

  • 南朝王
  • 文獻資料
  • 2298字
  • 2021-10-30 23:12:24

張季迅很快帶人離開了,順便驅散了門外看熱鬧的人群。剛才還鬧哄哄的店舍,轉眼恢復了平靜。

沈浚跟王志兩人依然坐那繼續聊天,張選他們卻已經被這一連串的變化打懵了。

這沈浚,竟然是建康令!

相比普通縣令,管理都城的建康令品級要高的多,正兒八經的秩千石。更重要的是,任職建康令,說明正受到皇帝信任,今后前途不用多說。歷史上,沈浚幾年后就進入中樞為官,仕途確實順利。

可問題是,沈浚是建康令,王志為何跟他相識?

聽兩人剛才聊的,王志的父親跟沈浚是好友?

那后來呢?王志又為何到了要去市肆賺錢的地步?

一連串的問號,王志的來歷,在他們眼中突然變得莫測起來。

這時,王志跟沈浚的談話突然停了,兩人站了起來。

沈浚提出要跟王志去居所瞧瞧,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許多話實在不能在這說了。

跟張選他們說了一聲,王志就帶著沈浚,往家里去了。

也是巧了,他們剛到家,王荀也正好趕車回來了。

王荀小時候是見過沈浚的,但早沒了印象,只是隱約知道有這個人而已。

此番相見,自然是寒暄感慨,接著就是坐那聊這些年的情況。

“你要借五館出仕,恐怕沒那么容易啊。”聽了王荀的打算,沈浚有些無奈道。

“伯父,此話怎講?”王荀連忙問道。

“五館的衰落你該知道,學生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就算答了題,評卷的卻是國子學的博士,向來對五館生有偏見。往年就算答得再好,他們根本不仔細讀卷,當然也不可能評高第。”

“這……難道皇帝就不管嗎?”王荀怒道。

“怎么管?”

沈浚搖了搖頭,說道:“每年的官職空缺就那么多,五館生評了高第,必然擠占士族官宦子弟的名額。開始那幾年,皇帝倒還約束了幾次,終究是無用,后來對五館就索性不聞不問了。也不瞞你,我在建康為官數年,官署中幾乎看不到五館生的蹤影。”

屋里的氣氛一時有些沉重,好不容易找到的門路,難道又是被堵死的?

這時,王志忽地站起來,沉聲道:“五館生有苦無人聽,那大聲喊就是!沈伯父,我只問一事,皇帝對五館跟國子學的狀況,是何種態度?”

“大概是惱怒,卻又無可奈何吧。”沈浚苦笑道。“敦促進學的話他不知說過多少,可國子學還是時常傳出各種丑事,又有何用呢?”

“既然如此。”王志往前傾著,低聲道:“等策試結束了,我阿兄再重寫一份所答之卷,到時還要請伯父幫忙,把答卷直達皇帝手中!”

沈浚聽的一愣,想了半晌,捋著長須道:“這是險棋,細想想,卻也是一招好棋!不過……”

他突然笑了一聲,看向王荀:“你的學問如何?若不能得皇帝欣賞,那就是臭棋了。”

“我阿兄的學問當然是極好的。”王志忙看向兄長,說道:“阿兄,你這些日子不是寫了幾篇文章么?快讓沈伯父瞧瞧。”

“好,好!”王荀連連點頭,忙去臥室取了文章稿子,交給沈浚。

沈浚拿著那疊紙認真看著,沒一會,皺著的眉就慢慢松開。

都看完了,他忍不住手拍著紙,說道:“果然是好文采,這忙我幫了!”

送走了沈浚,兄弟倆在屋中相對而坐,心思依然漂浮不定,恍若夢中。

這一天時間,變故實在太多了。

“這是怎么回事,沈伯父如何找到的你?”王荀突然開口說道。

“也是巧了。”王志很快把事情原委說了一遍。

“這也算意外之喜了。若此事能成,還要好好謝謝沈伯父才是。”

“那是自然。”

……

第二天,王志照例去了旅舍,馮二羊他們都在。只是,看著王志的目光卻是古怪的很。

“怎么了?”王志笑了一聲。

“郎君這底細瞞得好緊,竟不知你是官家子弟。”陳細眼嘟囔了一句。

“什么官家子弟。”王志擺了擺手:“我父親罷官二十多年了,況且,如今家中只剩下我們兄弟,當初的窘迫可沒摻一分假。”

“這蠢貨就好說怪話,郎君莫在意。”馮二羊殷勤的搬了個胡床過來。

王志揚了揚手,佯裝不滿道:“你這么說,還不如他的怪話呢,都是朋友,哪里要這般小心。”

馮二羊搓了搓手,高興的道:“我還以為郎君跟縣令相認,要端起官家子弟的架勢,未曾想還是如往常一般大氣。”

“該干嘛干嘛去吧,我跟張選有事要說。”說著,王志抬手示意一旁喝茶的張選去后院。

“那些銅錢在我屋里,郎君現在取走嗎?”跟著到了后院,張選說道。

昨天王志只拿走了銀子,還有四十多貫銅錢。

“不忙。先放你那,用時也省得回家拿了。”王志去水井邊打了盆水,洗臉降溫。

“你可會騎馬?”王志抬起頭,突然說道。

“還算熟練。”張選忙道。

王志說道:“你會騎馬,那應該也會相馬。我正打算買兩匹馬代步,一會跟我去趟馬市,順便把你那弓箭兵刃都補齊了。”

昨日的突發狀況為他提了個醒,若不是沈浚恰好在,后果幾乎不可設想。

這年代,指望誰都不如自己有保命的本事。畢竟,刀劍面前,人人平等!

所以,他是打算苦練一下武藝的,張選就是現成的教練。

建康的馬市跟西口市只隔了一條秦淮河,旁邊是鹽市。

借了馮二羊的車,兩人很快到了地方。

馬市,顧名思義,全是賣馬的。大梁的牧場不多,大多來自巴蜀,而且這年代不論貴賤,車都是牛車,對馬匹的需求量還真不大,所以價格不高。

問了行情,馬匹一樣分品級,上等馬一匹要二十貫,只說購買力,真跟后世寶馬差不多了。中等馬也有十貫,普通馬只要五六貫。[2]

張選選了匹五歲的壯年馬,棗紅色,算不得上等,卻也差不多少。

不過,據張選所說,想馴一匹聽話的馬,最好是選兩歲左右的。王志轉了一圈,很快看中了一匹,同樣是棗紅色,只是前腿各有一撮白毛。

就因為這撮白毛,賣馬的販子愣是吹成了什么踏雪無痕,多收了兩百文。

王志也是手欠,喜歡的緊,只得買下了。

馬弓也買了一張,順便買了一百支箭。只這些加起來,那就是二十九貫。

還有王志自己要的佩劍,送張選的佩刀,加起來又是一貫多。

這么一堆東西,加起來都三十貫了。

牽著馬,趕著車,等他們回到旅舍時,已經快到中午。

馮二羊他們整理好東西,正要出發去市場。

看到兩人滿載回來的東西,也不急著走了,連忙到后院圍觀。

尤其是那兩匹馬,更是稀罕,南人絕大多數根本沒機會騎乘。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县| 托克逊县| 昭苏县| 铁力市| 军事| 梓潼县| 云浮市| 青浦区| 富民县| 钦州市| 玉田县| 沂源县| 手游| 兴义市| 双鸭山市| 吉木乃县| 潢川县| 马龙县| 健康| 当涂县| 万州区| 修文县| 巩留县| 中山市| 邛崃市| 芒康县| 彰武县| 锡林浩特市| 日土县| 三原县| 保靖县| 济源市| 葫芦岛市| 宁都县| 辉县市| 六枝特区| 金溪县| 建宁县| 锦州市| 那曲县| 大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