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考校張節
- 農家小寡婦:開店帶娃靠美食致富
- 螢火森林
- 2388字
- 2021-10-16 14:17:20
袁甫并不知道范聞遠那點促狹心思,還以為對方把考校之事留給自己是出于一片成全之心。
“先生原來姓袁。”秀晴見山長走遠,沒想到那兩日雨天出現的襕袍男子,轉頭竟成了考校張節學問的先生,心里不禁有種不明的忐忑。
袁甫見二人下車之后面色微紅,小子更是一腦門細汗,便道“進書院說吧?!?
秀晴轉身囑咐車夫,在此處等她們母子二人回轉。
車夫看看日頭,再過兩個時辰太陽就要下山,“娘子需要多久才能出來?”說完一臉不好意思地搓著手“我若不準時回家吃飯,家中婦人發作起來,要叫我好看哪。”
“這...”秀晴沒想到車夫家中還有這么一出,便想問問袁甫怎么個考校法。
袁甫見秀晴面露難色,自己一時之間也不知道這小子的底細,不好隨口答應了。微一沉吟,對秀晴說道“讓車夫先回去吧,等問完這小子,不管成不成,我架車送你們回去?!庇峙滦闱鐟n心夜晚與陌生男子同路,“我家在清榆縣城北長青巷,算是你同鄉?!?
秀晴正覺得為難,既不好強留車夫,更怕耽誤張節入學。聽了袁甫這么個法子,又見他想得周全,便放下心來。
正要答應,抬頭看見袁甫星亮的雙眼,一時想起他的身份,又擔心誤了對方。
“袁先生回城,誤了明天授課怎么辦?若是先生不介意,我帶阿節明日再來便是。”
袁甫聽罷,往書院方向走去,垂首望了眼秀晴,“何苦害你跑兩趟,叫車夫回去吧?!?
秀晴無奈,只得付過車銀,然后拉了張節跟上前頭高大的背影。
袁甫見人跟了上來,幽幽地道“既然是同鄉,多照應些本就沒什么。何況清榆縣家中只有祖父一人居住,我本來就該多回去看看。所以你不必介意此事?!?
走在前頭的背影挺拔清雋,看起來就比常人多了幾分氣節。又聽他開口說話,聲音溫柔輕緩,淳淳善誘。秀晴想著這山川書院的先生果然非同一般,握緊了張節的小手,低頭看著小人抿住嘴笑了,心中忍不住憧憬要是這人能當上阿節的老師就好了。
袁甫領二人去了自己書房,幾人坐下倒了水在跟前,他便開始打量起張節來。
小人兒一路上都沒說話,同齡的孩子見到夫子通常都會感到有些緊張不安,張節卻迎著自己的目光穩穩坐著,仿佛正在等自己來考問。
袁甫不理,一邊喝茶一邊問秀晴。
“小郎今年多大了?”
“已是滿了七周歲。”虛歲都八歲了,袁甫瞄了一眼秀晴纖細的身段。
“何時入的私塾?之前在家中可曾有人教導?”
“阿節是今年年初才入的私塾,他爹兩歲就去了,并無人教導?!?
張節聽了這話,終于把注意力從對面溫文爾雅的先生身上移開,疑惑地望了她娘一眼。
袁甫一直留意著張節的舉動,自然也把這一幕看在眼里,卻不知這句話中是哪里不實。
”你剛才為何看你娘,她說的哪處不對嗎?“
”對也不對。我雖說從小沒爹,但是我娘教養長大的,這算不得教導嗎?“小子神情中帶了一絲倔強問道。
沒想到這小子介意的竟是這一點,他的反應讓秀晴愣住了。
”當然算。不過你娘對你的教導和我所問的并不完全一樣,以后你便會懂?!?
秀晴只當袁先生已經開始考校起張節來,并不敢插話,不過聽得張節一番表白,內心難忍波瀾,面上始終是有些喜悲之色。
袁甫察覺到母子之間濃濃的溫情,心有所感,亦想起自己已然過世的母親。呼吸間斂起心神,繼續問。
”我從不過問學子學問,只問你幾個問題?!?
”你,為什么要來山川書院讀書?“
張節知道決定自己去留的時刻來了,反而全身氣血集中,一片清明地認真思考起來。
”我不知道?!皬埞澊故啄缶o了拳頭。
”你不知道?“
”是。一開始是母親想讓我讀書。后來,我不忍見母親操勞,想為了她而讀書。現在,我讀過了許多,但還想要讀更多,反而不知道是為了什么?!?
”但是,先生?!皬埞澨痤^望著袁甫。”我會去找,我會去書中尋找答案。有一天定能答復今天您問我的問題。“
袁甫望著眼前一對堅定的眸子,內心微微觸動。
”好。“袁甫沉穩有力的大贊一聲。”我等你有一天回答我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其實袁甫已經有了決斷,便放棄原來打算,轉而問道。
”喜歡讀書嗎?“
”喜歡...“張節見面前先生一下子和藹起來,倒奇怪。
“喜歡讀書什么?”
“讀書...令人明智...讓我知道我是誰..讓我知道一切事物從哪里來,知道一切事物到哪里去。!“一開始張節還有些不明,漸漸地越想越明朗,越來越自信越興奮,最后幾乎是吼了出來。
袁甫聽著聽著咂摸出味兒來了,這孩子是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哪。小小年紀,這還了得,頓生愛護栽培之心。
”好了,好了。再問你最后一個問題。讀書以后要考功名要當官嗎?“
”要?!皬埞澱f著又看了自己母親一眼。
袁甫不懂這一眼的含義,只打趣他。
”你懂什么是當官?“
”我不懂,但是我娘說的我懂。當官就是讓人人都吃得飽飯,既不為生計發愁也不為處境自危。娘說的世情就是我向往的世界,所以我長大一定要當官。一定要實現這盛世宏愿!”
袁甫呆愣當場!自己緋袍加身多年,日日周旋于黨爭之中,早已忘了自己也曾有過這樣的初心。此時被這小兒提起,直如冷水兜頭,叫人脊柱發麻。
不過吃了點惱人官司,受了點委屈,便心生厭倦,離開官場。到這山間野地隱居,自己竟不如這孩子嗎?
袁甫一時思緒亂了。
”先生?“見先生不出聲,只把個眉頭皺得緊緊的,不知在想些什么。張節這時知道憂心了,小心地問道。
袁甫收住念頭,不過還是心神不寧,便道。
”是叫張節,對吧?我做主,下月月頭送來,東西都打點好,畢竟年紀小。“
接著一轉身道,”這便送你們回去吧,天黑路不好走?!?
說罷心事重重的去牽了自己的驢車。
一路悶不做聲將秀晴母子送到鹿兒巷,自己便回了家。當晚,袁甫提著酒菜,尋了祖父,兩個促膝長談。屋里的蠟燭一直點到了天亮才歇。
這頭母子倆一路上瞅著袁甫的樣子噤若寒蟬,回到家了才終于放松心神,頓時兩人高興的抱作一團。
距離月頭還有些日子,秀晴有時間為張節慢慢打點。
這日,給他買了兩身新衣并兩雙新鞋。
隔日,給他整了全套嶄新的鋪蓋。
又過兩天,筆墨紙硯買了一大堆。
別的都好說,秀晴最不放心還是吃食,張節正是長個子的時候,那書院偏僻,也不知道吃得好不好。
于是最后幾日,秀晴每天收攤一回來覺也不睡了,就待在廚房里給張節琢磨各種能帶去書院的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