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獨立思考的能力
- 白月光永不投降
- 唐禾宋
- 2018字
- 2021-11-11 14:42:22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學校貼吧里的一篇小作文,在這篇小作文里,有一個人以女孩的口吻,匿名舉報了學校里的某位老師,甚至還是林宇高一年級的某位科任老師!
這個帖子一發出來,直接就在平淡的學校生活里引起了軒然大波,甚至比上次林宇帶來的輿論還要可怕!
后續帖子的發起人又補充了一些“細節”,甚至連酒店地點和門牌號都曝光了出來。
有人表示這個帖子沒有實名,可能是虛構了情節,所以帖子很快在校方的壓力下刪除了。
但是,由于事情發酵的比預想中還要快,已經有其他網名涌入了貼吧質問,貼子的刪除更加印證了大家對于不好的一面的猜想!!
因為那個涉事老師今年已經五十多歲,在高一時間曾經帶過他們班級的文科,分文理班之后才沒有再帶,是一個非常盡職盡責的老師。
可惜,網絡輿論已經進入了一邊倒的地步,大家只管發泄情緒,甚至有人開始對“真相”進行補充!
.......
“不會是真的吧?袁老師真的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不應該呀...”
“唉....知人知面不知心吧,據說袁老師已經被停課了,要是真的沒什么,也不會被停課吧?”
學生們眾說紛紜,就連學校的老師也都談起了八卦,更嚴重的是,一些學生家長開始擔心自己的孩子遇到危險,也都開始向學校施壓。
林宇的眉頭不禁皺起。
因為他依稀記得,這件事情后面好像鬧的很大。不僅如此,前因后果也是十分的令人唏噓!
那個發帖子的人是誰!!壓根就不是什么女孩,只不過是一個考試作弊被袁老師抓住后想要報復的一個男生!!
這件事情的后續雖然查清楚了,那個男生也當眾道歉了但是,袁老師的名聲卻是徹底毀了。
以至于十年之后,都還流傳著關于那位老師不太好的流言,認為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也不敢讓自己的孩子在這位老師的班上讀書,以至于袁老師不得不辭去了教學工作,在學校里被人以異樣的眼神看待。
此時,這件事情還處于發酵的初期,并沒有全面的擴散開來!
林宇得知這件事情的時候外面下著小雨。
接近冬日的雨都顯得格外寒冷。
如果是前世聽到這樣的事情,林宇只會覺得是稀疏平常,畢竟在網絡誣告的低成本下,一篇小作文毀掉一個人的事情實在是屢見不鮮了。
但是現在是2011年。
曾經經歷過的事情就這樣清晰的再次發生在自己的面前,袁老師對自己也算是有過授業之恩,讓林宇感受到了些許的難過。
......
.......
夜晚來臨。
貼吧里依舊有人再討論之前的帖子,甚至已經有校外和其他貼吧的人參與了戰斗。
思考了很久,林宇終究覺得自己還是應該去做些什么。
林宇并沒有回家,而是走進了一家網吧,手持鍵盤,注冊了一個新的賬號,稍微組織了一下語言。
他有不少的方式完成這次公關,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用魔法打敗魔法。
想要對付這樣的網絡誣告,一味的去否認是沒有用的,只有先將水攪渾,才能轉移掉輿論的注意力。
就好像在公交上被人誣陷動手動腳,一味的否認只會讓人覺得你心里有鬼,周圍的群眾也會覺得你有問題。但若此時你如果站出來說對面是團伙詐騙,那圍觀的群眾肯定對兩邊都會掂量幾分。
所以,林宇的帖子,同樣以一個學生的身份,描繪出了一個驚天大案。
大概的意思,就是袁老師因為家庭緣故,得罪了本地的某個黑惡勢力,人家放出話來要讓他身敗名裂,袁老師誓死不從,所以才會被誣陷。
緊接著,林宇例舉了袁老師曾經的一些盡職盡責的事跡,什么大雪天背學生去醫院呀,什么捐款山區學生之類的,先把袁老師的人設立了起來。
在一番長篇大論后,林宇直接懟了那個發帖的人,說選擇袁老師已經選擇了報警,并且表示她所說的那個酒店經過調查已經證明是假的了,現在學校正在嚴查。
傳媒本就是林宇的主業,甚至是吃飯的家伙,寫起小作文來煽動性要比之前那篇誣告不知道強多少倍,而且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真的都是可以查出來的,假的都是難以查明但說的像真的。
帖子發出之后,林宇擔心自己很多關鍵詞被屏蔽,還特意做了圖片版,到處宣發。結尾處表示讓大家截圖保存,說自己是冒險生命危險給大家曝光的。
一個小時不到,貼吧的氣氛就直接爆炸!
所有人都沒想到會吃到如此這樣的大瓜,網絡輿情也從袁老師和小女孩轉變成了袁老師對抗黑惡勢力!
.......
簡單的做了收尾的工作,林宇選擇了回家。
從帖子的反應來看,袁老師這一世應該不會再社死了,而且自己把事情說的很嚴重,那個誣告的學生,大概率是沒膽子把事情再弄大的。
不過林宇并不開心,反而有點難過。
他想到了曾經某個大學里美院女生誣陷學弟,事后只是道歉了事。
他想到了某地扶起老人反被告上了法庭,宣稱不是你撞的為什么要扶。
他想到了某著名主持人被誣陷,后來證明無罪但是前程盡毀。
有沒有證據根本不重要,只要鬧得聲音大,先把你搞臭。對于很多有一定社會地位和職務身份的人來講,只要有這個名聲傳出了,這個人基本上就廢掉了。
但這樣是不對的,如果這個口子打開而不進行嚴懲,只會越來越被有心人所引導。
就林宇自己公司里接觸到的,所謂的某某熱搜榜,至少有一大半目的都是用來操控輿論,在資本轄區之內。
林宇是這場輿論狂歡的受益者,靠流量吃飯。而大部分的人卻連發出聲音的機會都沒有。
在互聯網時代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很可貴的。因為大部分人想看的并不是道歉,他們只是想要你倒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