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金色屏障
- 都沖我來,我被打就變強
- 吳山下
- 2048字
- 2021-10-28 23:42:23
兩人快速地沿著地下河水向前而去,河水兩側是一成不變的石壁。
吳三木一會加速,一會又減慢,適應著靈力帶來的速度,又練習靈力控制。
隨著不斷前行,地下河道好像越來越低,而腳下水位卻越來越高,到后來,干脆整個河道都淹滿了水,二人只能在水中前行。
催動體內靈力,形成一個靈力結界,將自身與河水隔開,吳三木覺得自己仿佛來到了一個特大號的人工下水道。
要不是水中周圍的各種魚類多了起來,真會有一種密閉空間的壓迫感。
吳三木不斷伸手,并未動用靈力,試圖抓住一兩條魚,不為了吃,只為了心情愉悅。
“我去,剛剛那條魚真大,要是帶回去,夠吃幾頓的。”
吳三木再次抓空之后,回頭望著那條被驚嚇而走的碩大的鯉魚,感慨道。
發現沒人理會,才發現蒼若懷卻突然開始朝上而去。
他趕緊追隨而去,這才發現,前方水域突然變得特別寬闊,再不是一個圓形的通道了。
“這難道是直接到了海里了?”吳三木暗自思量。
隨著視野越來越亮,兩人很快出得水面,卻是在一處異常寬闊的江面之上。
“我們到了長江!”
蒼若懷環顧四周,很快得出結論,隨即向岸邊而去。
地下河也不知從哪發源,竟從大馬山直通長江。
在岸邊找尋一番,竟是野外,周圍沒有人影,雖然是白天,倒也不用擔心水面漂移被看到了。
“不曉得這是哪里?”
吳三木掏出手機一定位,好家伙,這都快到馬蹄山市了。
沒來得及因為身處的位置感到驚訝,吳三木卻被抖樂短視頻推送了一個新聞吸引住了。
不由自主地點進去,發現該視頻竟然已經在整個網絡形成絕對的熱點。
視頻內容是昨日上傳的,有人昨日在昆侖山腹心游玩,突然在山中出現一個巨大金色屏障,仿佛一只巨大金碗,籠罩在地上。
視頻拍攝的正是金色屏障一角,拍攝者似乎距離屏障不遠。
從視頻里看去,金色屏障廣闊異常,內部隱隱綽綽似乎有著山川江河,嫣然仿佛另外的世界。
吳三木往下翻了翻,發現刷到的竟然全是金色屏障的視頻。
顯然,有著眾多的人看到并拍到了這一神奇的境況。
“蒼老大,你快看這個。”
吳三木趕緊叫來正在研究怎么回金陵的蒼若懷,讓他觀看視頻內容。
“這是?”
看完視頻后的蒼若懷,滿臉疑惑地抬起頭,問道。
“不知道是什么,網上正在沸沸揚揚,好像爭論最多的,竟然是有人說是另一個世界的穿梭通道。”
蒼若懷聞言想了想,突然道:“快回金陵!”
二人花費一番功夫,終于打到車,返回金陵。
“我的夢說別停留~等待~,就讓光芒折射淚濕的瞳孔~映出心中最想擁有的彩虹……”
兩個小時后,在金陵修管辦的別墅前面,正要進門的二人,因為蒼若懷的手機響了而停下腳步。
“喂,主任?”看著手機閃爍的來電人,蒼若懷有些疑惑地開口。
“你小子一天一夜跑哪里去了?怎么都聯系不上!”
對方說話的聲音很大,連特意避遠點的吳三木都聽得一清二楚。
“我正好追蹤狼妖,掉進了地下河,沒有信號吧。”蒼若懷解釋了一句。
“怎么,狼妖抓住了?”手機那頭洪亮的聲音又傳來。
“被我們干掉了。”蒼若懷肯定到,又問道:“對了,主任你找我什么事?”
“出大事了,你現在立刻來上都找我吧,這事要當面講。”洪亮的聲音命令道,又順嘴提醒道:“把你的手下也帶著。”
蒼若懷掛掉了電話,喊上便吳三木去往車庫,準備驅車直奔上都。
邊走吳三木邊好奇地詢問剛剛電話里的那人是誰。
蒼若懷笑了笑,似乎有些自豪地介紹到:“他呀,理論上是我們的上級,現在的華東修行者管理委員會的主任,同時也是我們崆峒派這一代的大師兄。”
“崆峒派?蒼老大你是崆峒派的?就是金老爺子筆下那個崆峒五老的那個崆峒派?”
吳三木震驚了,武林高手竟在我身邊?直屬領導是名門大派親傳弟子?
“名字是崆峒那兩個字,但此崆峒派卻不是彼崆峒派。”
蒼若懷擺了擺手,開始賣起了關子。
吳三木趕緊追問:“那是哪個崆峒派?”
“你沒聽過崆峒派,崆峒山總聽過吧?”蒼若懷問道。
“那自然啊,你忘了我可是肅州人,崆峒山雖然沒去過,但距離也不遠。”吳三木懵逼地回應道。
“那崆峒山被譽為中華道教第一山你也應該聽過了,《爾雅》一書記載:‘北戴斗極為崆峒’,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座的下方,為道教上仙廣成子的道場,相傳黃帝正是在崆峒山問道廣成子,才實現天下大治。”
“而我們崆峒派,相傳便是由廣成子所傳下的,修煉道門心法的正宗道家門派,而不是金老爺子所寫的那個武林門派。”
“這么厲害!”吳三木驚嘆到,隨即想到了什么,問道:“話說按照你這么講,你之前難不成是個道士?”
蒼若懷正在開車的手一個踉蹌,淡淡地說:“之前是。”
“加入修管辦后就脫離了原來的身份,這是修管辦成立之初所有參與創建之人達成的共識。”
“好吧,這不重要,你再給我介紹介紹你們崆峒派,還有剛剛那個主任,就你那個大師兄。”
吳三木想著,自己之前反正是個學生,沒什么特殊身份,脫離不脫離的跟自己半毛錢關系也沒有。
“沒有靈氣之前,崆峒就是一個傳統意義上道教門派,就和廣為人知的青城山武當山類似,但是靈氣存在之后,因為有人可以借此修行,便有了內門外門之分。”
“外門就如沒有靈氣的崆峒,處理山上日常事務,而所有覺醒之人,便自動加入內門,開啟修行之路。”
好家伙,這不就是修仙小說既視感嗎?內門,外門,多么強的代入感!
吳三木不禁在內心感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