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怎么過都是一輩子,她雖然羨慕別人積極的生活狀態,但也沒想明白怎么才算過好自己的這一輩子。在她的認知體系中,結婚生娃養娃就是主線任務,一切都是為了這幾個任務服務的。甚至讀研的最大意義,就是讓她認識了現在的老公。按照現在流行的自我成長觀點來說,這樣的視野有些狹隘。她曾窺探了一眼的那個世界,如今已經再沒有了嘗試的心性,老公開玩笑說讓她把那些當成副業時,她不再應聲甚至腦海里覺得很難甚至不太可能了。她應該放下還有一絲怪罪老公的念頭,不是他阻擋她進入那個世界的,她因為一點點阻擋便沒法堅守,說明當時不是一個合適的契機。
所謂自由職業,其實對一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更高的自律能力。自由職業也不是逃避,而是跨越。要先把當下的事做好,才能去考慮別的出路。她有一搭沒一搭地在這個最長的假期備考著教資,如今真的沒有任何人對她提要求了嗎?那天,老公說她去考試也只是重在參與,她不再有壓力,但也很詫異,如果老公真的放下了對她的任何要求,她會如何?她向來覺得自己足夠自律,壓力只會成為大山,很難成為動力。但基本已經不存在沒有壓力的時刻了,只要想把一件事做好,哪怕別人不給自己壓力,自己也會給自己施壓的。所以又何必抗拒別人給的壓力呢?
她終究是一直太天真了,未曾經歷“社會的磨練與毒打”,也許世界的真相就是“一切本就很難”。她應該學會珍惜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守護現有的一切,而不是一點都不舍得出力氣,還總抱怨沒有給她更多更好的選擇。
對于老公來說,發出“怎么過都是一輩子”的感嘆,是因為發現自己沒法左右他人,也受限于一些外界因素或許沒法達成想要的高度,他曾有野心,卻不知道能否實現。對于她來說,曾與領導討論這個話題,領導認為做成幾件事,把工作視作相對好玩的游戲,至少是安身立命的本領,也許是不負這輩子的答案。她呢?即使結婚生娃養娃很重要,她也沒能想明白要把孩子培養成什么樣的人,她其實并不想用培養這個詞,因為看多了教育學和心理學的書籍,她認為孩子有其自己的使命和路要走,她能做的,只是一個陪伴者,最多最多是個引導者。這條路上,她會遇到許多未知的風景,對這些風景的好奇、體驗、以及自身成長的記錄便是最有意義的。這是否是她給出的“這一輩子怎么過”的答案。
個人的內耗是一邊想往前一邊又懷疑著思忖著把自己向后拉,家庭的內耗是一方想積極奮斗另一方卻消極掃興,她努力提醒自己不要成為那個消極掃興的人。對于目前的她來說,有老公帶路確定家庭的目標,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