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與小人們共舞,只和靠譜人相交》放在QQ閱讀
作者:張世偉
江湖如海,人心似浪。有人隨波逐流,在是非的漩渦里沉浮;有人逆流而上,只為與清風明月共舞。選擇與誰同行,從來不是偶然,而是人生的必答題。
曾聽一位老茶客說:“一壺茶,若摻了雜質,再好的茶葉也泡不出清香。”人亦如此。你與蠅營狗茍為伍,日子久了,眼里的光會黯淡;你與磊落之人并肩,歲月沉淀,腳下的路自會寬闊。
職場如劇場,有人戴著面具演“宮心計”,有人卸下偽裝寫“真誠詩”。
去年初春,我受邀參加一場行業交流會。席間,一位西裝革履的中年人侃侃而談,從“如何利用規則漏洞獲利”到“怎樣踩著同事肩膀上位”,言語間盡是算計。同桌幾人或附和、或沉默,唯有一位年輕姑娘起身離席。后來得知,她辭職創業,如今團隊不過十人,卻因誠信口碑,成了行業黑馬。她說:“與其在爛泥潭里學游泳,不如找一片干凈的水域重新出發。”
小人的圈子,像一張布滿暗箭的網。你若無傷人之心,便成了網中的獵物;靠譜的人,則是一座橋——渡你過湍流,護你抵彼岸。
靠譜的人,未必口若懸河,但一定言行有度。
想起老家一位賣燒餅的大叔。他的攤位從不掛“百年老店”招牌,卻總排著長隊。有人問他秘訣,他憨笑:“面要揉夠三百下,火候多一秒都不行。”三十年如一日,街坊們說:“吃他的燒餅,心里踏實。”時間是最好的篩子,濾掉浮夸的泡沫,留下沉甸甸的真心。
反觀那些滿嘴“兄弟情深”卻背后捅刀的人,像極了劣質煙花——聲勢浩大,卻只剩一地灰燼。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減法”。
一位自媒體人的故事讓我觸動。他曾混跡于各種“人脈局”,酒桌上稱兄道弟,通訊錄塞滿五千人。一場重病后,他刪光了所有逢場作戲的聯系人,只留三位深夜能借錢的摯友。如今他拍視頻、寫專欄,粉絲不多,但每條評論都真誠。他說:“圈子越小,世界越干凈;朋友越真,日子越輕盈。”
成年人的清醒,是懂得:低質量的合群,不如高質量的獨行。
如何識別靠譜的人?
看逆境時的姿態:有人遇挫怨天尤人,把生活過成苦情劇;有人默默修船補網,把風浪譜成進行曲。
聽承諾后的回響:漂亮話誰都會說,但守時的赴約、到位的細節,才是承諾的底色。
品利益前的取舍:蠅頭小利前爭得頭破血流的人,注定走不出市井的窄巷;愿分一杯羹給同伴的人,終將共賞山頂的朝陽。
最后,分享一段山間見聞。
去年深秋,我在終南山偶遇兩位采藥人。一人專挑易摘的野果,筐滿即歸;另一人攀崖尋珍稀草藥,十日方得三兩株。問后者為何如此執著,他答:“好東西都長在難走的地方,好朋友都等在干凈的遠方。”
張世偉原創于2025年5月1日下午創作完成。
禁止任何媒體,網站,短視頻等平臺使用,違者必究。轉載或使用必須得到張世偉的授權,正版在QQ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