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秉公處理
- 大唐:躺平皇子,開局被賜婚武媚娘
- 仍是少年
- 2071字
- 2022-11-14 12:46:59
第一百六十四章 秉公處理
李泰有些懵逼,這種時候宣他進宮做什么?莫不是腦子瓦特了?
“好啦好啦這件事情其實與我們沒有多大的關系,不用把心思放在這個事情上面。”
李泰是知道一些史上的事情和發生在近現代的事情的,提起遣唐使就沒有什么好感,沒想到他們竟然做出了如此的事情,不過,這件事情攬在自己手上,總歸是吃力不討好。
“你今日急匆匆的來見我,就是為了這件事情,沒有別的事情了?”
“的確是沒有別的事情了。”
“行,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剩下的事情交給我”。
果然不出岑文本所料,李泰剛坐了沒一會兒宮里就來人叫他進宮了。
李泰沒法拒絕,只能硬著頭皮進宮。
“兒臣參見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東瀛國的事情你可已經知道了?父皇想聽聽你的看法,說說看吧!”
【聽聽我的看法?我當然是希望李二能披甲上陣,一口氣滅掉它東瀛國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國家,竟然敢在大唐的地盤上如此放肆,也不知道是誰給他們的膽子】
【從舒明天皇630年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到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間,日本正處于社會變革時期,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
【其中尤以阿倍仲麻呂、吉備真備隨行的第八次遣唐使最為著名。日本政府不斷派人到中國學習,每次派出的遣唐使團多達百人以上,有時多至五百余人。中國的許多律令制度、文化藝術、科學技術以及風俗習慣等,通過他們傳入日本,對日本的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大唐再繼續養著東瀛國,恐怕是會養虎為患,要知道從公元七世紀初至九世紀末約264年的時間里,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其次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內容之豐富,可謂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舉。】
【可是即便是如此,他們從大唐學習走了如此多的文化,到后來對上大清,對上中華民國,他們仍舊沒有一絲絲的惻隱之心,發動了侵華戰爭】
【我到現在都記得九一八那天隔一會兒就想起的空鳴聲,也記得南京大屠殺中死去的30多萬中國人民,提起這個我自然是毫無惻隱之心,要干死這三個遣唐使,先出氣再說】
【而且這種欺負女孩子的畜牲,讓他們活在這人世上還有什么用,繼續去傷害更多的女孩子嗎?】
李泰沉默著不說話,一時之間,御書房中的氣氛有一絲凝結。
李世民聽到李泰的這些話,已經很震驚了,在他看來,李泰有的時候的確很聰明了,能立很大的功勞。
但是李泰在他看來,總讓人匪夷所思,覺得他好像是個很不著調的人,這是李世民第一次在李泰身上感受到這么濃厚的難過。
其實李世民這次也是打算嚴懲這些東瀛國的人,在大唐的地界上,自然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按照大唐的律法來執行,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況且只是普普通通的外國人呢?
“父皇兒臣以為這件事情冤有頭債有主,誰做的自然是要誰來承擔,他們只是遣唐使,說好聽一點叫他們遣唐使,說不好聽點,她們只是東瀛國送來的學生而已,學生就是普通的身份,普通的人,不存在任何特別,父皇讓順天府秉公執法就是,是他們先調戲了別人。”
“退一萬步講,就算這些遣唐使在東瀛國有著特殊的地位,那又怎么樣?此次事情本來就是東瀛國理虧,他們還能借此發兵不成,就算發兵,我大唐的精銳部隊還能怕他們不?左不過就是又滅掉一個小國家罷了,這些事情父皇得心應手,兒臣覺得并無不妥”
李世民促狹的看著李泰,“父皇,倒是沒有想到你也有如今對于政事有這樣見解的一天,倒不枉費父皇把你送到天策府如此這般培養你,你可要好好保持你現在的這顆心,莫要讓父皇失望才是。”
“兒臣,定然是不會讓父皇失望的”,李泰規規矩矩的應下了。
【到底還是不忘歷史中的有些事情,沒有辦法徹底讓自己置身事外,不過這樣也好,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李二也不是一個昏庸的人,不會錯怪我的。】
李世民看著崔公公,“小崔子,既然如此,去宣順天府吳大人來吧!”
【這是要辦正事的樣子了啊,我是不是應該趕緊溜了?畢竟在這前朝后宮之中,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我才不要管李二最后怎么處理這件事情呢,我該說的反正都已經說完了。】
李世民眼睛一瞪,“青雀,你給我留著,站好了,不要東倒西歪的,像什么樣子,才剛夸你一句就要上天了。”
不多一會,年輕的吳大人就跟著崔公公走了進來,吳大人年輕的樣子讓李泰跟電視劇里面的那些順天府的老頭子對不上號,一時之間有些看呆了。
“你且說說這件事情,具體是怎么回事?到底是誰先動的手?”
“其實是東瀛國的那幾位譴唐使喝醉了,這位小娘子長得眉清目秀,看上去就甚是讓人歡喜,也許是受了酒精的蒙蔽沒能把持住自己,做下了此等蠢事。”
“那個姑娘的兄長就在不遠處做事情,一個姑娘的呼喊,急急忙忙就趕過來了,才避免了這一場慘劇,可惜打死了人。”
“這姑娘倒也是個烈性的,之前差點也懸梁自盡,幸好她兄長給攔下來了,陛下,您看這到底要怎么辦?遣唐使畢竟身份特殊,我一時之間不敢草率下決定”。
吳大人說完之后,就看著李世民,他是御書房的常客,自然不必緊張,只不過現在一點聲音都沒有,只有李世民時不時的敲擊桌子的聲音,倒是令人不寒而栗。
“有特殊的身份?朕怎么不知道他們究竟有什么特殊的身份?”
吳大人動了動嘴,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解釋,李世民這話一出,他就知道自己揣測錯圣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