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劉璋氣瘋
- 三國:董卓是我叔
- 卿是佳人
- 2057字
- 2022-11-14 04:33:21
第99章 劉璋氣瘋
蜀郡。
劉璋正坐享珍饈美味。
董凡進獻的八車財寶,讓他能暫時安枕,無需擔心前線無糧草可用。
加之,董凡命百姓種植的土豆已經演變出了無數種吃法。
這段時日,劉璋不吃土豆,便覺得食之無味。
此時,卻忽而斥候來報。
“報!主公!巴郡失守,太守嚴顏交出太守官印,巴郡落入漢中郡太守董凡之手!”
聞言,劉璋又一瞬間的愣神。
隨即拍案而起。
“此言當真?”
斥候心中惶恐,練練點頭。
“千真萬確,如今巴郡已由漢中太守麾下衛碑接手!”
“漢中太守董凡下令大開城門,漢中百姓魚貫而入,巴郡徹底失守!”
劉璋頓時眼冒金星。
他怎么也沒有想到,一個漢中太守,居然利用八車財寶,奪走了他的巴郡。
“董凡小兒,豈有此理!”
一把將面前桌案掀翻,劉璋暴怒。
斥候見狀,驚恐不已,生怕牽連自己,趕忙逃走。
劉璋惱怒董凡的同時,更是氣惱嚴顏居然將太守官印拱手獻上。
“嚴顏這廝,待吾將其擒住,吾定活剮了他!”
一旁,文官見劉璋怒不可遏,趕忙上前規勸。
“主公不必惱怒,區區漢中,兵力不足三萬,何以為懼?”
聞言,劉璋的心情好了許多。
確實,漢中比起益州來,兵力相差懸殊。
可一提起兵力,劉璋更是頭疼。
如今益州于荊州僵持不下,雖兩方并無較大損失,若此時董凡派兵攻打,他又如何抵御?
此時,又有斥候來報。
“報!主公,廣漢郡失守!”
“甚?”
劉璋一口氣沒上來,險些昏死過去。
若不是身邊有人侍奉左右,劉璋恐會因此噩耗而殞命。
“巴郡失守,乃是因為漢中太守率領將士偷偷入城,廣漢郡又是為何失守?”
廣漢郡于巴郡的意義不同。
巴郡屬于益州邊緣,距離蜀郡中間還隔著一個廣漢郡。
即便是董凡占據了巴郡,想要攻打蜀郡也必須經過廣漢郡。
可如今廣漢郡又已失守,若董凡此時攻來,益州危矣!
“聽聞,漢中太守命趙子龍,率領五千人馬,直奔廣漢。”
“趙子龍斬殺光廣漢太守,奪走太守官印,令廣漢失守!”
“趙子龍!”
聽聞是趙子龍親自率軍,劉璋更是狠得咬牙切齒。
“吾供養爾等,作何用途?”
言下之意,他養的這群人全都是飯桶!
可就算是飯桶,也是他親自挑選任命之人,劉璋無處發泄,只能將身邊物件,一一砸爛。
此時,武將提議。
“為防漢中攻至蜀郡,主公應立即部署兵馬,保護蜀郡!”
劉璋點頭。
即刻派兵將蜀郡團團圍住,且要時不時的出去打探消息,避免被漢中軍打得一個措手不及。
可左等右等,劉璋都未曾等到漢中軍動身,直奔蜀郡的消息。
“傳吾令,速速斥候前往查探!”
不久后,斥候來報。
“報!主公,漢中太守已率軍返回漢中!”
“甚!”
聞言,劉璋大怒。
“董凡小兒,氣煞吾也!”
“吾益州,豈是他想來便來,想走便走之處?”
這次,董凡沒有直接進攻蜀郡,可把劉璋給氣壞了。
首先,他氣得是兩個郡府,董凡幾乎不費一兵一卒,便輕而易舉拿下。
其次,是他已經準備要應對董凡了,董凡卻如同瞧不氣他一般,根本沒有攻打蜀郡的打算。
然而,斥候的信還未曾報完。
“啟稟主公,廣漢、巴郡兩地流傳。”
“曾聽聞漢中軍高喊,‘董代劉璋,建立益國’之號,百姓俱心馳神往!”
這下,劉璋直接被氣得昏了過去!
好不容易清醒過來,劉璋卻仍舊對兩郡失守,坊間流言耿耿于懷。
“傳吾令,吾親自前往荊州,于荊州牧劉表有要事相商!”
聞言,文官武將雖有意勸阻卻被劉璋大手一揮,趕走了!
“吾心意已決,爾等莫要開口。”
“眼下,無人能遏制漢中,漢中便騎在吾的頭上為非作歹!”
“若吾不尋求外援,日后必定日日受漢中騷擾!”
文官武將明白,能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兩郡,這位漢中太守,必定才智過人。
若此時劉璋能說服劉表,倒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即便無法說動劉表,讓兩州暫時停戰,接下來荊州便是下一個益州!
可還未等劉璋動身,董凡便下令,廣漢、巴郡兩地大開城門,且不留任何兵力。
趙子龍聞言心懷不解,問道:
“主公,此舉劉璋必定知曉,若是兩郡重新被劉璋所掌,先前吾等諸凡心血,豈不付諸東流?”
董凡笑而不語。
“子龍不比多言,照吾所言去辦便是。”
縱然還有很多的疑團沒有解開。
但是董凡很明顯一副不愿意再多說的樣子,就算趙子龍想問,也無從開口。
兩郡城門大開,無需通行簽也可往返之事,很快便人盡皆知。
漢中百姓皆趕往兩郡,以土豆等物,與兩郡之人,換取生活所需的物品。
土豆也因此傳入了兩郡。
見帶土豆前來兌換物資的百姓眾多,逐漸便開始有人在兩郡種植土豆。
與此同時。
兩地之間的商貿情況,也開始逐漸樂觀。
百姓們紛紛感激董凡,若非董凡拿下兩郡,他們定然無法獲取想要卻在漢中尋不到的物件。
此時,正坐在府邸院子里曬太陽的董凡。
聽著腦海里不斷響起的系統反饋,露出了一抹笑容。
……
巴郡。
瞧著城門大開,一人面露不屑之色。
“董凡那廝果然實乃卑劣小人,竟做出此等無恥之事!”
雖心中認定董凡無恥。
可瞧見往來百姓皆面帶笑容。
他還是覺得不解。
隨即,便走進巴郡。
巴郡正街,各種商戶小販層出不窮,街上的人更是摩肩接踵。
此等盛況,他竟從未在蜀郡見過,不由局的好奇。
路人見他也覺得奇怪。
此人身上未曾攜帶任何兌換的物件,究竟是來做甚?
“兄弟,吾此處有上好布匹,爾可有土豆兌換?”
土豆這東西好處多多,巴郡百姓也漸漸認識到了這點,便非常喜歡用巴郡有的東西,于漢中百姓對換土豆。
“甚土豆,未曾聽過,走開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