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懷疑
- 三國:董卓是我叔
- 卿是佳人
- 2111字
- 2022-11-14 04:33:21
第135章 懷疑
好家伙!
這年頭,聽說過有人被迫稱帝、自愿稱帝。
卻從未聽說過被迫稱帝的!
可劉長河的算盤終究還是打錯(cuò)了!
他并非旁人!
也不曾覬覦名利!
“汝等抬愛,吾受之有愧!”
聽聞此言,眾人疑惑不解。
“董公勤政愛民,兩川于董公之下,一片祥和,董公又怎好過謙?”
劉長河仍舊不愿放過董凡。
“吾心之所向,便是百姓吃飽穿暖,老有所依,并未曾思及稱帝之事,眼下雍州、荊州事務(wù)眾多,此事容后再議!”
若他今日直接拒接,不管是將士們,還是百姓們,一定都無法接受。
而他不愿稱帝的理由,唯恐將士們更加無法理解。
索性,董凡便將此事拖延。
拖著,拖著,便不再會有人提及。
見狀,劉長河雖有心再諫言,卻也不好開口。
轉(zhuǎn)頭,董凡便提及今日命眾人聚集此處的原因。
“吾今日命汝等于此處聚集,便是有大事宣布!”
大事?
劉長河不由得看向曹宇。
縱然,昨日他對董凡所言之事,董凡未曾全信。
但他有信心,董凡必定會受到影響。
如此一來,曹宇若再想出任川五路軍將軍一職,怕是也難如登天。
然而,下一刻,董凡宣布之事,便給劉長河上了一課!
“曹宇任雍州牧兼川五路軍將軍一職!”
劉長河訝然!
雍州牧兼川五路軍將軍?
這官職不降反升?
難道昨日他所言之事,董凡竟半點(diǎn)未曾聽進(jìn)去?
劉長河錯(cuò)愕之際,董凡又道:
“劉長河調(diào)任荊州,此番意為探明荊州民情,并針對荊州民情,給出解決之法!”
這個(gè)消息對劉長河而言,可是要比曹宇出任雍州牧兼川五路軍將軍一事,更令其心驚不已!
為何董凡此時(shí)要將他調(diào)離商縣?
可曹宇此人,仍舊令他無比擔(dān)憂。
倘若曹宇當(dāng)真反了,又坐擁雍州無人管轄,那可如何是好?
可調(diào)任荊州,雖未曾出任荊州牧,對其來說更是一大誘惑。
彼時(shí),他只是漢中太守張魯府上一名常侍。
雖說商縣縣尉一職,算起來是不升反降,可比起仰人鼻息,他倒是更覺自由。
但若是探明荊州民情一事做得好?
便是連曹宇皆可出任雍州牧,他是否也可出任荊州牧一職?
思來想去,劉長河卻還是擔(dān)心曹宇會反。
他跪于董凡面前,聲淚俱下,痛陳曹宇之“狼子野心”。
“董公,吾所言之事,句句屬實(shí)!”
“若有半句虛言,吾必遭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見突發(fā)此事,董凡也不禁愣神。
卻又聽劉長河道:
“董公,曹宇乃曹賊之子,其乃曹家血脈,如今曹賊于洛陽稱帝,吾等不得不防!”
“若董公將雍州牧之職,交予曹宇手中,日后曹宇被曹賊策反,雍州必定落入曹操手中!”
“以曹操此人心胸之狹隘,若屆時(shí)以雍州百姓要挾董公,以董公之仁心,有怎會親眼瞧見雍州百姓受苦?”
“那時(shí),受苦的便只有董公一人了!”
聞言,董凡輕笑一聲。
“若如此說來,汝所思所想,皆是為了吾?”
劉長河連忙點(diǎn)頭。
若不是為了董凡,他與曹宇往日無怨,近日無仇,又何需針對曹宇?
“愚昧!無知!”
只需四字,董凡申斥劉長河的意思,眾人皆知。
可便是川五路軍將士,也不明白,為何董凡要申斥一心為他著想的縣尉劉長河。
“主公,縣尉此舉,定然是為主公著想,主公怎可……”
川五路軍的一名校尉未曾開口,便被董凡眼神逼退。
“汝等定覺,吾不知好歹,可是如此?”
沒人敢點(diǎn)頭稱是,但心中卻不由贊同。
若并非不知好歹,為何劉長河會被申斥,而此事的“始作俑者”,卻未曾被提及?
“劉長河,前不久吾便曾撤汝協(xié)理商縣一職,汝可還記得那是為何?”
劉長河啞然。
彼時(shí),便是因?yàn)樗﹃惗仓赜貌苡钪秉c(diǎn),搞得軍心動(dòng)蕩,這才被撤職!
“這才過去幾日,汝便將此事忘得一干二凈?”
劉長河低頭沉默不語。
可曹宇始終是曹操之子,將其留在麾下,劉長河始終覺得不妥!
見劉長河不服,董凡便問道:
“曹將軍自稱割據(jù)雍州,汝道是為何?”
思索片刻,劉長河脫口而出:
“定是其狼子野心!”
“非也!”
董凡搖頭。
此人心是好的,可若是看什么人,都以出身論成敗,眼下他也不應(yīng)啟用他劉長河!
“曹將軍這是保雍州之計(jì)!”
“若以雍州兩萬川五路軍之力,如何對抗曹操十萬大軍?”
“若非曹將軍以親情作為借口,曹操便早已揮師雍州,眼下雍州才是真正的生靈涂炭!”
劉長河駭然。
可這些確實(shí)是董凡的臆想,而并非親眼所見。
之事,此番他也不敢辯駁。
“聽聞曹操稱帝,并揮師南下,直奔益州、荊州。”
“曹將軍罔顧人倫,也要保下商縣百姓之事,汝等這便已經(jīng)忘得一干二凈了?”
聽聞董凡所言,在場眾人啞口無言。
確實(shí),當(dāng)時(shí)若非董凡率軍及時(shí)趕到。
倘若曹操當(dāng)真出兵,曹宇也已經(jīng)做好了背水一戰(zhàn)的準(zhǔn)備。
他定然不會令父親靠近商縣一步!
這是他最后的底線!
而董凡的這番話,也令百姓想起了當(dāng)時(shí)的事情。
可是就算是如此,他們也仍舊覺得,曹宇是曹操兒子的身份,這份血脈親緣總不會作假!
日后,倘若曹操吞下袁紹所占河北之地,又當(dāng)如何?
若眼下曹宇歸順之意,皆是虛情假意、逢場作戲,又應(yīng)當(dāng)如何?
當(dāng)聽見這些話的時(shí)候,董凡只覺得一個(gè)頭,兩個(gè)大!
這些人,為何就是聽不懂他的意思呢?
“劉長河!”
“吾再問汝,倘若當(dāng)真顧及曹將軍之出身,汝便是系師府中常侍,吾又何曾忌憚汝會為系師所用?”
劉長河頓覺無奈。
“董公所言之意,下官知曉!”
“可下官畢竟只是受命于張魯,卻并非張魯之子!”
“倘若日后董公與曹賊開戰(zhàn),曹宇他身為人子,又當(dāng)如何自處?這些董公可曾想過?”
劉長河此言一出,當(dāng)下便引起百姓共鳴。
他們也并非不信任曹宇。
若曹宇出任之職,乃是無關(guān)緊要的,他們也可相安無事。
可若是令曹宇出任雍州牧,還可領(lǐng)兵,便難免令人懷疑他會生出反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