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意欲南撤
- 三國:董卓是我叔
- 卿是佳人
- 2094字
- 2022-11-14 04:33:21
第126章 意欲南撤
此情此景,諸葛亮挺身而出。
“董凡那廝這般猖狂,吾等豈能坐以待斃?”
“眼下,牧公因董凡而死,吾等若不為牧公報仇,如何對得起三州聯盟之名!”
雖說報仇,可也有人反對。
“便是報仇,那也需可力挫董凡,放眼三州,何人可與董凡對抗?”
“不錯,便是關羽,也曾敗于董凡之手!”
關羽的能力,可謂是人盡皆知。
但關羽都曾敗在董凡手下,有何況是臨時組成的三州聯軍?
“汝等這是怕了?”
“不戰且敗,為何不主動投降,將益州交予董凡之手?”
諸葛亮冷哼一聲。
倘若這群人,當真心甘情愿將益州交給董凡。
便不會有眼下這些事情發生。
歸根結底,還是這群人并無長處,卻又不愿放任好處被董凡盡數占去!
“吾等被困于蜀郡多日,董凡卻遲遲未曾攻城,汝等道是為何?”
“為何?”
提起這件事,一眾人也不禁納悶。
倘若董凡當真有萬夫不當之勇,便應當即可攻城,也可節省時間。
可董凡卻遲遲未曾攻城,其中深意,竟無人可猜偷。
“董凡那廝乃是唯恐吾等被其所逼,只得背水一戰!”
“屆時,便是其三萬大軍如有神助,恐也落不得好處去!”
諸葛亮一臉胸有成竹。
令一眾人皆感嘆其明智。
“既如此,吾何不借助報仇之名,令董凡畏懼,也可謀得一線生機!”
話題又重新回到了報仇這個問題上。
可眼下劉璋已死,便是報仇,也理應有人牽頭才是。
放眼劉璋后輩,皆膽小如鼠,不可依靠。
“雖以報仇之名,可令董凡忌憚,眼下三州聯軍無人統領,該當如何?”
如今,這些人早已被諸葛亮三言兩語折服。
甚至使出了詢問的語氣。
“牧公乃大漢皇室,吾主也乃大漢皇室,若吾主為牧公報仇,便算是師出有名!”
“汝等道如何?”
諸葛亮環視四周。
周敞的膽子小,沒見過什么大世面。
若不是這次瓦崗軍一路在交州橫沖直撞,把他逼得沒有退路了。
他也不愿參與三州聯軍。
在諸葛亮的凝視下,連連點頭。
“此計甚妙,吾愿支持玄德為牧公報仇!”
周敞答應了。
接下來便只看劉表的了。
至于益州剩下的那些人,根本不重要。
一群烏合之眾而已,若大勢盡在劉備手中,他們為保性命,也只能聽之任之!
劉表見眾人視線皆匯聚于他身上,也只得連連點頭。
“玄德乃吾等表率,此番必定為牧公報仇雪恨!”
眼看著劉表已經點頭。
劉備心下激動不已。
眨眼之間,三州聯軍剩余,便皆納入其麾下。
這對于白手起家的他而言,是何等的幸事?
雖說諸葛亮提議以為劉璋報仇雪恨之名,令劉備統領三州聯軍。
但對于劉備而言,劉璋的死,與他并無太大瓜葛。
他也曾想像袁紹那般,攻城略地,統一中原。
可卻奈何“囊中羞澀”,只得寄人籬下。
眼下,三州聯軍入手,他便也有了底氣。
諸葛亮看劉備愣神,便自作主張。
“諸公今日忙碌也乏了,不如稍事休息,如何討伐董凡,容后再議!”
劉備興奮,是很正常的。
但是這種興奮是不能被旁人瞧見的。
所以眾人離去后,劉備便將諸葛亮叫入房中。
“主公,此番三州聯軍皆歸主公統帥,此番吾等還需感謝董凡這般猖狂!”
諸葛亮冷笑。
董凡絕對想不到。
他的一句話,竟直接將劉璋氣死了。
而劉備,在這些人中間突然站了出來,以報仇之名,收下三州聯軍。
“此番,多虧孔明能言善辯,若吾只身前來,此番怕是未能得償所愿!”
“得孔明相助,乃是吾三生三世修來的福分!”
說罷,劉備朝著諸葛亮深施一禮。
諸葛亮連連擺手。
“主公謬贊,吾乃主公賬下謀士,若不能事事為主公分憂,吾便愧對主公!”
二人寒暄一番。
劉備忽而眉頭緊鎖。
“只是,這以報仇之名討伐董凡,可否當真有此必要?”
劉備是不打算打的。
畢竟不打,也就只有益州落入董凡之手。
三州聯軍還能安安穩穩落入他的手中。
可若是打,雖說不見得必定兵敗。
但三州聯軍,也唯恐所剩無幾。
諸葛亮輕笑。
“主公心中所想,便是吾所言之事!”
他心中所想?
“難道,孔明也覺此戰并無必要?”
諸葛亮點頭。
“答應議和,乃是眼下最穩妥之法。”
“雖說先前,吾言主公必定以報仇之名,討伐董凡。”
“可眼下,主公也可言,為蜀郡乃是益州百姓著想,便退讓一步,答應董凡之所求。”
“這般一來,主公既可免戰,又可為民心所向,豈不美哉?”
若得三州聯軍,劉備便可趁機占據交州。
在交州等候時機,以匡扶漢室之名,重新出山。
到時候,袁紹于曹操斗的兩敗俱傷,不管勝者何人,都必定容不下董凡。
到時候他們便是坐收漁翁之利。
諸葛亮想到了這里,劉備卻沒有想到。
不過只是交州一處,便足以令他為之心馳神往!
“孔明之能,乃世間罕有,玄德佩服!”
說罷,劉備便又是深施一禮。
劉備此人,一無兵馬,二無封地,三甚至連遠見也沒有。
有的,唯獨便是一張三寸不爛之舌。
不管何人,都能被他哄的心花怒放。
眼下,諸葛亮便是如此!
“主公過贊,若無主公臥薪嘗膽,以待時機,孔明一身才華,也絕無用武之地!”
不過,諸葛亮還有一個提議。
“若主公決意率三州聯軍南撤,便應當帶上蜀郡百姓。”
帶上百姓?
劉備不解。
“這是為何?”
諸葛亮輕笑。
“若是主公帶上蜀郡百姓,并言明,此舉乃是懼怕董凡為打擊報復,關心百姓之舉,主公道百姓會作何感想?”
百姓當然會認為劉備才是大好人!
而董凡,不僅僅派兵圍困蜀郡,而且還氣死了益州牧劉璋,甚至連他們也不放過!
“屆時,主公便是民心所向!”
“而董凡那廝,只能受世人唾棄!”
聞言,劉備心中大喜。
不管是劉備還是諸葛亮,他們都沒少在董凡手下吃虧。
眼看著能令董凡背上罵名,遺臭萬年,皆心中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