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兵分三路
- 種田:我的紙片人大軍又解鎖了新地圖
- 燈火璀璨
- 2041字
- 2021-10-01 09:38:16
事不宜遲,姜軟軟拉著一家人,舉著油燈,扛著紅薯到公家的磨房磨粉。
許是看到盼頭,大哥一改頹委,非常積極地幫忙。
回家后把磨好的紅薯粉和水,調成濃稠的糊狀,姜軟軟做好這一切,阿農已燒好一鍋開水。
她找來漏勺,糊糊穿過漏勺中間的小洞洞落入沸水再快速夾到冷水中。
月色下,一排排竹竿晾滿紅薯粉,在月光的照射下更顯神秘。
一家人圍觀半宿的勞動成果,紀氏感嘆道“原來天界的粉條是透明的,真是令我大開眼界”。
紀氏手肘往旁邊頂了頂,問道“你說是嗎,孩子他爹”等了一會沒聽見回應,側頭一看,姜永茂兩指撫下巴不存在的胡須,滿臉苦大仇深,“為何粉條會透明?下鍋前明明是白色的”。
大哥一手拄拐,一手搭在大嫂肩上,整個人木住了。大嫂支撐著大哥,嘴里充滿對姜軟軟的崇拜“小妹太厲害了,小妹師傅更更厲害”。
二哥這個愣頭青偷偷摸摸靠近晾干中的紅薯粉,伸出罪惡之手扯斷一截,飛快塞嘴里,嗯~太勁道了,粉條為何會彈牙,定是錯覺,再偷!
姜軟軟和姜阿農都留意到他們的窘態,阿農搖頭晃腦“嘖嘖嘖……太不精致了”。
“不會啊,我覺得很可愛”姜軟軟為他們申辯。
“不,不,不,主人,作為一個精致的女孩,不應該做這些不精致的舉動……”
忙到現在已經是后半夜了,他們孜孜不倦地盯著粉條看,想必不用休息了。
姜軟軟跟他們打了聲招呼,領著姜阿農回房了。
天氣熱,姜軟軟不想跟AI擠,要知道她超仿真,皮膚是熱的,拉開系統,幾個點擊,阿農嗖一下激射進系統。
【姜阿農來信:寶寶苦,可是寶寶不能說】
姜軟軟深諳軟硬兼施的道理,回了信息“老實點,明天掙了銀子給你買衣裳”。
姜阿農心情快速陰轉晴。
吹熄油燈,伴著叢間小蟲的嬉戲鳴叫聲,她睡了,睡得很沉。
太陽初升,大嫂敲門“小妹,吃早飯了”。
想到今天事多,她沒敢賴床,打開系統,讓姜阿農出來給她梳頭。
阿農一頓捯飭,“手藝不錯”頭上的雙環髻梳得完美,姜軟軟不吝贊美。
“謝主人夸獎,作為精致女孩熟練美容、美膚、美發,掌握化妝、禮儀、服飾搭配等等技能,是最基本的”。
姜軟軟側頭斜睨她“總覺得你在恥笑我手殘”。
她一本正經地說“報告主人,我沒有”。
呿!姜軟軟收回視線,有個手巧的AI在身邊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求助大嫂。
梳妝臺是父親做的,水平不行,坑坑洼洼不美觀,勝在花了心思,棱角都給磨平了不會刮手。
臺面有一把木梳子,幾根頭繩還有一面巴掌大的銅鏡子,她的樣貌在銅鏡里模糊不清,可依舊可以看出是個美人胚子。
鵝蛋臉,眉不描而黛,唇不點而朱,一雙杏兒眼會說話似的,眼波流轉間顧盼生輝。若說有何缺點,那指定是常年日曬造成的銅色肌膚,像個野孩子,把一身魅惑蓋得嚴嚴實實。
主仆倆去正屋,剛進屋子姜軟軟嚇了一跳,一家人齊齊整整圍坐在飯桌,桌上有一大盤冒著熱氣的豬肉紅薯粉,他們都掛著兩個明晃晃的熊貓黑眼圈,喪尸一樣對粉條垂涎欲滴。
見著女兒,紀氏趕緊催促道“快來,今天煮了神奇的粉條”紅薯粉干燥的時候是淺灰色,煮熟透明度大大增加,都盯著呢,眼睛都不帶眨。
“你們沒睡嗎”姜軟軟一邊落座一邊問。
“睡啥,覺有什么好睡噠”隨口一句,紀氏轉頭對姜阿農說“阿農,你拿個凳子來,坐這”她指了指自己身旁那窄得可憐的空隙。
姜阿農搖頭說“太擠了你們吃吧,我吃太多食物會拉肚子”他們是最先進的空氣能AI,食物提供的能量是雞肋,可有可無。
姜家人一致理解為,神仙吃多了凡人食物會腹痛,便不再邀請了。
“可以吃了嗎”二哥姜和樂吸溜了口水,問道。
“吃吧”姜父剛放話,噌噌噌,飯桌的筷子們上演了一場刀光劍影的搶奪大戲。
一刻鐘后,二哥姜和樂腆著肚子,感嘆人生“要是天天吃這些好東西,讓我立刻死都成,哎喲喂”他捂著后腦勺嚷嚷。
姜永茂打完收手,一氣呵成。
二哥癟癟嘴,啥都不敢說。
吃過早飯,姜軟軟忙碌起來,“大嫂,把曬好的玉米粒拿來”。
開鍋擱豬油,爆炒玉米粒,蓋子捂上,乒鈴乓啷,鍋里一陣大鬧天宮,開鍋,撒上搗成粉的糖。薯條更簡單了,洗洗切切,炸一炸撒鹽,噴香的薯條出爐。
定制的抽屜式烤爐能派上用場了,塞滿紅薯和玉米,底盤燃上炭火,今天它由二哥全權負責。
紀氏從村長家借來牛車,姜軟軟幫著把工具抬到牛車上,說“娘,我們掙了銀子買車吧,老借村長家的車,總歸不方便”。
“我剛才說了,以后每借一天給他們10文”紀氏用麻繩固定車板上的東西,繼續說“牛馬不好買,等攢夠銀子再說”。
這次車板滿滿當當都是東西,姜軟軟蹭不上車,只能走路了,村里到縣城走了一個小時,她錘錘累麻的腳,慶幸道“多虧了我們家窮,沒有纏足,謝謝爹娘”。
姜永茂樂呵呵地傻笑,紀氏瞋了一句,道“傻不拉嘰的女兒,你若能纏足,出入坐車轎,哪還用得著跟著我們挨餓受凍呀”。
“我不纏足也能出入車轎,不用拼爹娘,我自己就可以”。
“好,不愧是我女兒,有膽量,有志氣”姜父樂呵得只見牙齒不見眼。
云樓客棧附近卸下半干的紅薯粉和鍋爐工具一套,姜父和紀氏負責。
戲館對面,姜軟軟和姜阿農支起攤子,賣薯條和爆米花。
牛車歸二哥,他得走街串巷賣烤紅薯和烤玉米。
定了合適的價格,姜軟軟拍掌,大聲吆喝“各位父老鄉親,小攤有新鮮玩意,看戲、聽書必備小吃,吃了還想吃,快過來看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