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齊僖公,一代明君也
書名: 春秋齊國風云作者名: 千里草人本章字數: 1847字更新時間: 2021-09-30 11:44:00
齊軍猛將公子彭生身中數箭,但只是重傷而已,車御死命保護著倒在戰車上的彭生撤出戰場。
齊僖公知道,單靠齊軍,實在抵不住鄭魯紀三國聯軍全線進攻,燕衛兩軍已敗,該死的宋國人怎么還不到?
齊僖公長嘆一聲,下令撤軍。
宋軍呢?
齊僖公率軍好不容易殺出重圍,宋國軍隊才匆匆趕到。
唉,宋國這種軍事素養,還有個屁指望。
齊僖公對來援宋軍根本不抱半分希望,直接撤軍回齊國。
宋軍哪里知道齊軍已敗?
剛趕到紀國,正準備扎營立寨呢,就被聞訊趕來的魯、鄭兩國各一部人馬組成的聯軍沖了個稀巴爛,大敗虧輸。
齊僖公精心準備的滅紀之戰,就這樣以失敗而告終。
齊僖公真的很不甘心,強大的鄭國,本已經是齊國的盟國。魯國,更是自己的聯姻之國。
自己苦心與鄭魯等列國諸侯交好,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有朝一日干干脆脆滅了紀國。
但現在呢?
自己心愛的兒子、齊國武力指數第一流的大力士級別的勇士公子彭生重傷,不知性命如何。
齊軍新敗,也不知何時能夠恢復元氣。
世仇紀國就在那里,看來,自己有生之年,想要滅了紀國,難啊。
如果沒有魯國和鄭國相助,齊僖公相信憑齊國的實力,滅了紀國完全不成問題。
現在的鄭國雖然不再由鄭莊公領導了,但新任國君鄭厲公也是一位軍事奇才,能征善戰、有勇有謀。
鄭國,在鄭莊公的去世后仍舊保持了強大的戰斗力。
魯國國力也蒸蒸日上,自己的女婿確實是一位強悍的魯侯。唉,本來也是齊國的盟國,現在反目成仇。
齊僖公很傷心,很郁悶,年紀也大了,哪里經得起此等慘敗的打擊?
公元前698年,即紀國之戰后第二年,齊國歷史上一代明君齊僖公與世長辭。
齊僖公的一生,是可圈可點的一生,他為齊國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繼任齊國國君之位以來的前十余年里,他潛心齊國內部發展,堅定執行著先君齊前莊公治國理政方略,使齊國經濟實力迅速得到發展,軍事實力也大大提高。
有了強大的國內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基礎,齊僖公開始將目光轉向中原。
齊僖公的外交能力極強,北和燕國,西盟鄭國,南姻魯國。
尤其是與春秋初期第一小霸王鄭莊公結成了生死與共的同志加戰友關系,緊緊依靠強大的鄭國,讓齊國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正因為與鄭國結盟,齊國重新被周王室所認可,這就為齊國改善與魯國的關系奠定了基礎。
齊僖公努力改善與魯國的關系,目標就是世仇紀國。
齊僖公在春秋江湖上多處行走,初步將“尊王攘夷”的理念給實踐化。
雖然,齊僖公沒喊出這個口號,但他確實是在實踐著尊王攘夷的。
后來,齊僖公之子公子小白擔任齊國國君,即齊桓公,將這個口號隆重提出,最終憑此而一躍成為春秋真正的第一個霸主!
齊僖公不但文治武功一流,他的幾個兒女,也個個歷史留名。
兩個女兒,宣姜嫁給了衛宣公,文姜嫁給了魯桓公。這兩個女兒,不但長得漂亮,而且有才,都為中國歷史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四個兒子,嫡長子世子諸兒,繼位成為齊襄公,這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故事。
次子公子糾,后來在與三子公子小白奪位之爭中身死,但也算是史冊留名人物。
幼子公子彭生,是齊國歷史上有名的大力士,多次領軍作戰,戰功顯赫。
他更厲害的一件事,則是殺了自己的親姐父魯桓公。這些故事,我們在后面詳細講來。
而他的第三子,即公子小白,則成為齊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位國君,齊桓公,他掀起了波瀾壯闊的春秋風云!
齊僖公是一位謹慎的國君,他死后謚號為“僖”,按《逸周書·謚法解》中的解釋,“小心畏忌曰僖”,這正是齊僖公一生的精煉概括。
齊僖公的一生,確實是謹慎求全的一生,尤其體現在他外交上的每一個動作,都是謹慎求全。
齊僖公接手的齊國,是一個長期不被周王室待見、不被列國諸侯重視、幾乎被華夏中原邊緣化的諸侯,偏隅膠東,曾犯過罪,經歷過長期內亂。
幾百年來,一直未得到真正的發展。直到父親齊前莊公,終結內亂,發展生產,富國強兵,齊國總算走上了正軌。
但這僅僅是齊國國內治國理政的正軌,在春秋江湖,齊國仍舊沒法發出屬于自己的聲音。
正是齊僖公,憑其充滿智慧的外交技藝,和他謙恭有禮的為人處事特點,終于改變了周天子和列國諸侯對齊國的看法,為齊國的長足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
齊僖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肯定是遺憾的,他也許在后悔自己沒能堅定與鄭國、魯國繼續結為同盟,也許在遺憾自己終究沒能滅了紀國,替祖先雪恥。
但他未競的事業,自有他一個個牛氣沖天的兒子們替他去完成!
因為,齊僖公已為齊國在春秋江湖全面崛起,創設了該有的環境!
后來,繼位的齊襄公滅了紀國,再繼位的齊桓公更是將他的尊王攘夷理念給國際化,并最終成為春秋江湖最偉大的諸侯之一!
堂堂春秋列國諸侯第一霸這把交椅,正是齊僖公的兒子齊桓公穩穩地坐了將近半個世紀!
齊僖公,齊國歷史上一代明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