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進村
- 頂流女神她不肯復合
- 一顧思思
- 2062字
- 2022-04-30 23:57:18
長長的土坡爬了十分鐘,三個人的鞋面上或多或少沾了泥。村子入口的房屋下的石臺上坐了幾個黑撲撲的小孩子,睜著圓溜溜的眼睛看著到來的三人,還沒等他們說明來意,一個大點的小孩子一溜煙地往村里跑去。
晨元坐石臺上和幾個小孩搭話,孩子們童言童語中有著對陌生人的羞澀,一個叫小拉則的小女孩子偷偷瞄她,晨元看過去的時候她就躲開,等晨元再和別的小朋友說話她就再偷偷地瞄。
晨元忽然扭頭,小姑娘似乎沒料到會被捉到,眼睛圓溜溜一瞪,然后就邁著腿跑了,跑得太快還撞到衛榕的腿上。
衛榕扶了一把,放小姑娘離開后,他走過來:“我打聽到村長家和學校了,你要先去哪?!?
晨元坐那不動,連一個眼神也欠奉:“不用,我保鏢也去問路了,一會兒就回來?!?
一會兒又一會兒,她保鏢沒回來,之前跑走的孩子把村長帶回來了,村長是一個五十多歲很憨厚的中年人,對新支教老師的到來他眼里是能發光一般的歡迎。
“歡迎路老師,歡迎各位?!贝彘L歡喜地和他們握了手,隨后帶著他們往村小走去的路上,村長用帶著口音的普通話介紹村里的環境和大致的人口,說到孩子們的時候,村長語氣都是心疼:“我們村子加上附近村子的適齡孩子就有三十個,但是條件有限,只有三個教室,在路老師你來之前咱們這里有三個老師來著,就是上個月有個女老師回家結婚去了,今天高老師也要回家就職崗位?!?
7:15,村長帶著二人,屁股后面跟著幾個黑撲撲的小孩子來到了村小,他們到來的時候剛好是村小在升國旗。兩排低矮的平房中間的小操場上有一根筆直的竹竿,就插在石頭與洋灰壘砌的矮臺子上,旁邊的小音響里放著國歌,三十個孩子列著方隊,神情認真地對著攀升上去的紅旗敬禮。
在紅旗下負責升國旗的小男孩正對著進來的晨元衛榕,不大的人,瘦伶伶的身板,望著紅旗招展的眼神堅定,敬禮的姿勢像軍姿一樣有力又挺拔。
他們所在的背景是重重山巒下的一片小平房,身上是過時又洗得發白的服裝,可就是這樣的一幕,在晨元一踏進這里時就像被什么東西擊中了一樣,眼底是刺刺的感覺。
國歌進行曲還要有一會,村長趕著去送高老師,就讓二人先在村小轉轉。也沒什么好轉的,半畝地的地盤上東邊一排三間教室和一個小圖書室,對面還有三間的小平房,這就是學校的全部設施了。
晨元對那個小圖書室比較好奇,進去一轉才知道這間圖書室是公益組織的熱心者捐贈的,十幾坪的空間里有三面架子,上面放著的都是小學年紀的各類書籍和閱讀書,還有一小部分的樂器。
捐贈時間和捐贈者都很清楚地貼在架子上,它們來自各地。
晨元拿起了一根竹笛,就是那種最普通最普通,在淘寶上六七十塊錢就能買到的初學者笛子,就擦得干干凈凈放在書架上。
衛榕走過來,就站在她身邊:“你要是前幾年來這里,能看到的是安全性能不高的木板房,和低矮、破敗又潮濕的土墻房,那個時候人和家養的牲口都住在一塊,你走上來的路也不像現在這樣被擴寬了,也不用幾分鐘的路爬一個小時?!?
從這里去木里縣騎摩托再倒一次車是早上開到晚上的路程,就是現在,國家大力扶貧建設有了橫斷公路之后小車能開上來了,可是從村小到木里縣仍要開十個小時的車。
從2016年以來,國家對山區的藏家村落實施民生工程的全力推進,進行脫貧安居的攻堅,實施扶貧解困、產業提升、舊村改造、環境整治和文化傳承五大行動,先行之一就是建房改造,人畜分居,改廁、改廚、改圈、硬化院壩和入戶路。
后來電信光纜也普及到家家戶戶,讓閉塞的大山居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衛榕說:“以前條件還艱苦的時候,這么大點的孩子還在山里割豬草,哪有什么學上,吃飽就已經很好了?!?
“一件衣服哥哥穿完弟弟穿,弟弟穿完妹妹穿,穿到不能穿的時候大人就會拿去剪了補衣服。其實現在也差不多,只是不那么艱苦,不拿衣服補衣服了。”
晨元早已經被他說的事情吸引,心里是訝然的,他怎么說的就那么有理有據的呢?
衛榕說到這就不說了,手在口袋里掏啊掏,然后就掏出了一把小紅果子遞給她,晨元認出來后眼睛就是一亮:“樹莓?。∧阍谀呐獊淼模俊?
“這個季節正是三月泡成熟的時候,去問路的時候在路邊看到的,就摘了一些?!币娝烁糸u從他手上一個個捏著吃,那么愛干凈的大明星也不問洗沒洗,吃得眼睛都瞇了起來,倒是對她有點點意外了。
過了會兒,聽到村長的聲音兩人從圖書室里出來,村長帶來兩個人,晨元的保鏢就是其中一個。保鏢看到她,不好意思地解釋自己剛才迷路了。
晨元“……”
好嘛,幸好沒等你。
村長熱情地給彼此介紹時,男老師特別激動:“我認識的!路老師可是非?;鸬呐輪T,您很多部電視劇我都有看過?!?
“你好,我看我們差不多大你叫我晨元就可以,以后我們要一起共事的?!背吭鲃雍投±蠋熚帐?,對方還有點興奮握得就久了些,衛榕盯著兩人的手。
之后兩人跟著村長往教室里去,給晨元介紹三個班的學生和一些基本情況,衛榕又跟在后面,盯著兩人并肩走在一塊地背影。
每次被他擠到后面的保鏢一臉問號:保鏢是你還是我?我多余了?
教室對面的三間小平房是支教老師們的住房,一邊女宿舍一邊男宿舍,中間就放置藏家的火爐桌椅,廚臺就是一個用木板釘出來的簡陋架子,黑乎乎的也不知道歷經了多少年。大體看下來,麻雀雖小生活用品很齊,只是東西一多放在一塊就顯得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