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一 認識電和電工工具
知識講解一 電的概述
自然界的閃電是電的一種形式,電是一種自然現象,是一種能量。電或電荷有兩種,即正電和負電。通過實驗可以發現帶電物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電是一般術語,包括了許多種由于電荷的存在或移動而產生的現象。這其中有許多很容易觀察到的現象,如閃電、靜電等,還有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如電磁場、電磁感應等。

圖111 自然界的電現象
(一)認識電的發展歷史
很多年前,人們就已經知道發電魚(electricfish)會發出電擊。根據公元前2750年
的古埃及書籍,這些魚被稱為“尼羅河的雷使者”,是所有其他魚的保護者。
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臘的哲學家泰勒斯(Thales,前640—前546)做了一系列關于靜電的觀察。從這些觀察中,他認為摩擦使琥珀變得磁性化。后來,科學會證實了磁與電之間的密切關系。摩擦生電如圖112所示。
1732年,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主做了著名的風箏實驗,如圖113所示,證明了閃電與摩擦生電的不同,這是人類應用電學的第一步。


圖112 摩擦生電實驗圖
圖113 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
1753年,英國人約翰(JohnCanton,1718—1772)發明靜感應裝置,向皇家協會報
告靜電感應。靜電實驗裝置如圖114所示。
1799年,意大利人伏特(Volta,1745—1827)發明電堆及電池,如圖115所示。


圖114 靜電實驗裝置
圖115 伏特和伏打電池

(二)電能及電能傳輸1.電能產生
圖116 水力發電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電能主要來自其他形式能量的轉換,包括水能(水力發電)、內能(俗稱熱能、火力發電)、原子能(原子能發電)、風能(風力發電)、化學能(電池)及光能(光電池、太陽能電池)等,如圖116~圖119所示。電能也可轉換成其他所需的能量形式。它可以有線或無線的形式遠
距離傳輸。
用電器是利用電能進行工作的裝置。它與電源連接后可將電能轉化為人們所需要的能量。



圖117 火力發電
圖118 風力發電
圖119 太陽能發電
2.電能傳輸
輸送電能的基本要求是可靠、保質、經濟。可靠是指保證供電線路可靠地工作,少有故障和停電;保質就是保證電能的質量,即電壓和頻率穩定;經濟是指輸電線路的建造和運行費用低,電能損耗小。
我國在電能的傳輸中,為了減少輸電線路中電能的損失,在發電站將電壓升高,到用戶地區再把電壓降下來,這樣就能在低損耗的情況下,達到遠距離送電的目的。電能傳輸
如圖1110所示。

圖1110 電能傳輸
在現代化建設中,為了能源節約,人們正研究更加高效、便捷的傳輸模式,如跨越式
傳輸和放射式傳輸,即采用中繼站模式,點對點傳輸時采用空間傳輸;太陽能能源有更加高效和便捷的應用,2015年太陽能電池將實現第三代技術,如今采光和面積大幅提升,即用戶每家安裝集中采光板自采自用無需傳輸。
知識講解二 認識電工工具
電工通用工具是指一般專業電工經常使用的工具。對電氣操作人員而言,能否熟悉和

掌握電工工具的結構、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規范,將直接影響工作效率、工作質量以及人身安全。進行電工操作時,常用的電工工具主要有試電筆、電工刀、鋼絲鉗、尖嘴鉗、斜口鉗、剝線鉗、扳手、螺絲刀(起子)等。
(一)試電筆1.試電筆的結構
圖1111 試電筆的實物圖
低壓驗電器又稱試電筆,如圖1111所示。試電筆是檢驗導線、電器是否帶電的一種常用工具,檢測范圍
為50~500V,有鋼筆式、旋具式和組合式多種。低壓驗電器由筆尖、降壓電阻、氖管、彈簧、筆尾金屬體等部分組成,如圖1112所示。

圖1112 試電筆的結構圖
1—筆尖;2—降壓電阻;3—氖管;4—彈簧;5—筆尾金屬體
2.試電筆的捏法
使用試電筆時,必須按照圖1113所示的捏法操作。注意手指必須接觸筆尾的金屬體(鋼筆式)或測電筆頂部的金屬螺釘(螺絲刀式)。這樣,只要帶電體與大地之間的電位差超過50V,電筆中的氖泡就會發光。
3.試電筆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1)使用前,先要在有電的導
體上檢查電筆是否正常發光,檢驗其可靠性。
(2)在明亮的光線下往往不容易看清氖泡的輝光,應注意避光。

(3)電筆的筆尖雖與螺絲刀形
圖1113 試電筆的捏法
狀相同,它只能承受很小的扭矩,不能像螺絲刀那樣使用,否則會損壞。
(4)試電筆可以用來區分相線和零線,使氖泡發亮的是相線,不亮的是零線。試電筆也可用來判別接地故障。如果在三相四線制電路中發生單相接地故障,用試電筆測試中性線時,氖泡會發亮;在三相三線制線路中,用試電筆測試三根相線,如果兩相很亮,另一
相不亮,則不亮的一相可能有接地故障。
(5)試電筆可用來判斷電壓的高低。氖泡越暗,則表明電壓越低;氖泡越亮,則表明電壓越高。
(二)電工刀
電工刀是用來剖削和切割電工器材的常用工具,電工刀外形如圖1114所示。

圖1114 電工刀
電工刀的刀口磨制成單面呈圓弧狀的刃口,刀刃部分鋒利一些。在剖削電線絕緣層時,可把刀略微向內傾斜,用刀刃的圓角抵住線芯,刀口向外推出。這樣既不易削傷線芯,又防止操作者受傷。
切忌把刀刃垂直對著導線切割絕緣,以免削傷線芯。嚴禁在帶電體上使用沒有絕緣柄的電工刀進行操作。
(三)鋼絲鉗
鋼絲鉗又稱克絲鉗、老虎鉗,是電工應用最頻繁的工具。電工鋼絲鉗由鉗頭和鉗柄兩部分組成。鉗頭包括鉗口、齒口、刀口、鍘口四部分,其結構如圖1115所示。其中鉗口可用來鉗夾和彎絞導線;齒口可代替扳手來擰小型螺母;刀口可用來剪切電線、掀拔鐵釘;鍘口可用來鍘切鋼絲等硬金屬絲。

圖1115 鋼絲鉗
使用鋼絲鉗時應注意:
(1)使用前,必須檢查其絕緣柄,確定絕緣狀況良好,否則,不得帶電操作,以免發生觸電事故。
(2)用鋼絲鉗剪切帶電導線時,必須單根進行,不得用刀口同時剪切相線和零線或者兩根相線,以免造成短路事故。
(3)使用鋼絲鉗時要刀口朝向內側,便于控制剪切部位。
(4)不能用鉗頭代替手錘作為敲打工具,以免變形。鉗頭的軸銷應經常加機油潤滑,
保證其開閉靈活。
(四)尖嘴鉗
尖嘴鉗外形圖如圖1116所示,尖嘴鉗的頭部尖細,適用于在狹小的空間操作,鉗頭用于夾持較小螺釘、墊圈、導線和把導線端頭彎曲成所需形狀;小刀口用于剪斷細小的導線、金屬絲等。電工用尖嘴鉗采用絕緣手柄,其耐壓等級為500V。


圖1116 尖嘴鉗
圖1117 斜口鉗
(五)斜口鉗
斜口鉗又稱斷線鉗,其頭部扁斜,電工用斜口鉗的鉗柄采用絕緣柄,外型如圖11 17所示,其耐壓等級為1000V。斜口鉗專供用來剪斷較粗的金屬絲、線材及電線電纜等。
(六)剝線鉗
剝線鉗用來剝削直徑3mm及以下絕緣導線的塑料或橡膠絕緣層,其外形如圖11 18所示,它由鉗口和手柄兩部分組成。剝線鉗鉗口分有0.5~3.0mm的多個直徑切口,用于不同規格線芯的剝削。使用時應使切口與被剝削導線芯線直徑相匹配,切口過大難以剝離絕緣層,切口過小會切斷芯線。剝線鉗手柄也裝有絕緣套。

圖1118 剝線鉗
(七)扳手
扳手是用于螺紋連接的一種手動工具,種類和規格很多。有活絡扳手和其他常用扳手。1.活絡扳手的構造和規格
活絡扳手又稱活絡扳頭,是用來緊固和松動螺母的一種專用工具。活絡扳手由頭部和柄部組成,頭部由活絡扳唇、呆扳唇、扳口、蝸輪和軸銷等組成,如圖1 1 19(a)所示,旋動蝸輪可調節扳口的大小。規格用長度×最大開口寬度(單位:mm)來表示,電
工常用的活絡扳手有150×19(6英寸)、200×24(8英寸)、250×30(10英寸)和300 6
×36(12英寸)等四種。
2.其他常用扳手
其他常用扳手有呆扳手、梅花扳手、兩用扳手、套筒扳手和內六角扳手等。呆扳手又稱死板手,其開口寬度不能調節,有單端開口和兩端開口兩種形式,分別稱為單頭扳手和雙頭扳手。單頭扳手的規格是以開口寬度表示,雙頭扳手的規格是以兩端開口寬度(單
位:mm)表示,如8×10、32×36等。
3.活絡扳手的使用方法
扳動大螺母時,需用較大力矩,手應握在靠近柄尾處,如圖1 1 19(b)所示。扳動小螺母時,需用力矩不大,但螺母過小,易打滑,因此手應握在接近頭部的地方,如圖1 1 19(c)所示,并且可隨時調節蝸輪,收緊活絡唇,防止打滑。活絡扳手不可反用,也不可用鋼管接長手柄來施加較大的扳擰力矩。

圖1119 活絡扳手
1—呆扳唇;2—扳口;3—活絡扳唇;4—蝸輪;5—軸銷;6—手柄
活絡扳手不得當作撬棒或手錘使用。
(八)螺絲刀

螺絲刀又稱起子或旋鑿,是用來緊固或拆卸帶槽螺釘的常用工具。螺絲刀
圖1120 螺絲刀
按頭部形狀的不同,有一字形和十字形兩種,如圖1120所示。

技能訓練一 試電筆的使用
訓練目的:掌握試電筆的使用。訓練內容:
(1)了解試電筆的結構,并能說出各部分的內容。
(2)用試電筆測試帶電體,并將測試結構記錄表111中。
表111
測試記錄筆

(3)用測電筆區別直流電的正負極。把測電筆連接在直流電正負極之間,發亮的一端(氖泡電極)為負極,因為氖泡通電時,只有接負極的一極才發光。
(4)用測電筆檢查線路接觸不良。線路接觸不良或不同電氣系統互相干擾時,用測電筆觸及帶電體,發現氖泡閃爍則可能是因為線頭接觸不良所致,也可能是兩個不同的電氣系統互相干擾。這種閃爍現象在照明燈上可以明顯地看出。

技能訓練二 導線的連接
訓練目的:掌握導線與導線的連接、線頭與接線樁的連接的連接方法。訓練內容:
(1)單股銅芯導線的直線連接。
1)先將兩導線芯線線頭成×形相交,如圖1121所示。2)互相絞合2~3圈后扳直兩線頭,如圖1122所示。


圖1121 兩導線芯線線頭成×形相交
圖1122 互相絞合2~3圈后扳直兩線頭
3)將每個線頭在另一芯線上緊貼并繞6圈,用鋼絲鉗切去余下的芯線,并鉗平芯線
末端,如圖1123所示。
(2)單股銅芯導線的T字形連接。
1)將支路芯線的線頭與干線芯線十字相交,在支路芯線根部留出5mm,然后順時針方向纏繞6~8圈后,用鋼絲鉗切去余下的芯線,并鉗平芯線末端,如圖1124所示。


圖1123 每個線頭在另一芯線上緊貼并繞
圖1124 支路芯線的線頭與
干線芯線十字相交
2)小截面的芯線可以不打結,如圖1125所示。


圖1125 小截面的芯線可以不打結
圖1126 雙股線的對接
(3)雙股線的對接。
將兩根雙芯線線頭剖削成如圖11 26所示的形式。連接時,將兩根待連接的線頭中顏色一致的芯線按小截面直線連接方式連接。用相同的方法將另一顏色的芯線連接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