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陽能電池
- 周文利 胡松 林一歆
- 699字
- 2021-10-22 17:12:21
1.2 ZnO的缺陷與摻雜
本征ZnO的固有缺陷是阻礙其應用的一個很大因素,所以為了獲得性能優異的ZnO,需要對ZnO的固有缺陷進行研究分析并加以改善。下面是對ZnO的缺陷研究。
ZnO薄膜內部的缺陷主要分為四類:點缺陷、線缺陷、堆垛層錯及晶界缺陷[27]。其中,點缺陷的存在主要是因為在薄膜的制備過程中,ZnO的化學計量比會發生一定的偏移[28]。這是因為在實際的生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多余的Zn以及出現O的不足,分別會導致鋅間隙和氧空位的存在。ZnO中線缺陷的存在,會使得載流子的復合作用增強,導致薄膜電學性能的變差。導致線缺陷出現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薄膜中Zn和O的比例[29],另一個是薄膜與襯底材料的晶格不匹配[30]。堆垛層錯在ZnO中非常常見,而引起層錯的原因也是晶格失配[31]。層錯的存在會使得ZnO的能帶位置發生變化,并有可能產生量子效應,使得薄膜的導電特性和傳輸特性受到影響[32-33]。晶界缺陷是ZnO中出現的最少的缺陷,它的產生機理到目前還沒有定論,有報道稱其是鋅空位和氧填隙的結合[34]。
ZnO的摻雜分為N型摻雜和P型摻雜。ZnO在自然狀態下為N型半導體,摻雜施主元素后,其電子濃度得到很大提升且對透過率影響較小。一般選取的摻雜元素有B、Al、Ga、In、Si、Ge、Sn、Ti、Zr等,這些元素在摻雜后會取代ZnO中Zn的位置,然后貢獻額外的電子,使得薄膜中電子濃度極大提升,從而使得薄膜的電學性能變得更加的優良很穩定[35-38]。相對來講,由于自然狀態下為N型半導體,高度的補償作用使得ZnO的P型摻雜比較難以實現。經過研究者們大量的實驗和分析總結后,發現P型摻雜困難的主要原因有:氧空位和鋅間的高度補償作用;受主固溶度達不到要求;形成較深的受主能級,使得電離效率不理想[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