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珍惜每一滴水
  • 朱強 李元紅 (新西蘭)約翰·高德
  • 1303字
  • 2021-10-22 16:03:44

概述

20世紀90年代以來,位于中國干旱內陸區的甘肅省黃土高原上,許多貧困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數十萬家庭擺脫了貧困,他們的健康和飲食條件得到了改善,他們的孩子有了更好的前景。這一變化主要原因之一是實施了簡易、價廉而可持續的雨水集蓄利用、廉價溫室大棚和灌溉技術。與此同時,其他一些改善家庭供水條件、提高作物產量和恢復小流域生態等適用技術也得到了廣泛應用。除了改善生活條件和促進農村經濟外,這些措施也逐步改變了整個生態環境,提高了原來貧瘠土地的生產力,使原先光禿的山嶺覆蓋了樹林和植被。

造成這一變革的中心內容是一項簡易然而十分有效的技術,即對用黏土防滲的埋藏式水池儲存雨水的古老技術進行的更新改造。由于采用現代技術和材料改進了傳統水窖技術,使收集和儲存雨水的效率大為提高,從而顯著提高了甘肅省成千上萬農村社區的供水和食物安全性。雨水集蓄利用的綜合和整體性能是其得以被廣泛接受和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而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甘肅省水利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甘肅水科院)對雨水集蓄利用所進行的大量研究和野外試驗以及示范推廣工作,并和水土保持研究工作相結合,指導和促進了這些技術迅速發展。而當地政府部門和社區的強有力介入,是對這一創新得以快速推廣并且不斷得到加強的保證。

上面介紹的技術實踐在以廣袤黃土高原為中心的中國干旱內陸地區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包括甘肅、陜西、寧夏、山西和內蒙古的部分地域。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面積約為51萬km2。盡管這一干旱地區存在著種種不利條件,它卻是8000萬人口的家園。本書將主要講述這一創新在甘肅省的作用。這是因為它給甘肅省帶來的變化更為巨大,而且報道這種變化的文獻也較多。甘肅省一直是中國最貧困省份之一。幾世紀以來,造成甘肅省及其他類似省份貧困的根本原因是缺水、干旱和土地退化。這也是發展中世界各國干旱、半干旱地區面臨的共同挑戰。尤其在長期被貧困、旱災和不時發生的糧食短缺所困擾的非洲多數干旱地區,更是如此。

需要著重說明的是,雖然這里介紹的技術方法在中國得到了成功應用,但它們是為了滿足生活在甘肅省特定的地理、氣候、文化和社會條件下社區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這些創新只有部分能適用于其他地方,而要在中國以外地方推廣一定要結合當地條件進行,雖然如此,這一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革命性成果,其原則卻是到處適用的。

下述基本原則是所有項目都需要遵循的:

——必須基于當地的知識和傳統智慧;

——不論是引進一項技術或者推動對傳統農業實踐的改進,社區必須成為項目所有實施階段的中心;

——現場試驗和示范應和未來的使用者共同進行,并聽取他們的經驗和改進建議;

——采用的技術或對實踐的改進應能為使用者承擔得起并且是切實可行的,或者對補助或貸款的機制加以落實。

在這一悄然發生的對自然資源可持續管理的革命中,有些技術和實踐可能會發生變化,例如單個家庭使用的太陽灶在社區和電網連接后,可能會舍棄不再使用。其他一些則是可以長期應用的,例如修建梯田和第7章中所介紹的生態恢復工作。這些不僅為當地農業生產提供了發展前景,而且由于土壤和植被是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巨大潛在儲蓄庫,還能在未來世紀中有助于抑制二氧化碳,從而推遲和緩解氣候變化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川市| 大冶市| 筠连县| 和田市| 射洪县| 龙泉市| 达日县| 天峨县| 容城县| 贞丰县| 博湖县| 泌阳县| 黄陵县| 新巴尔虎左旗| 邯郸市| 象州县| 乐东| 闽清县| 汉源县| 青龙| 农安县| 宜都市| 马尔康县| 方正县| 尚志市| 马关县| 波密县| 海林市| 平塘县| 衡东县| 西畴县| 阳信县| 石城县| 宁城县| 衡阳县| 无极县| 称多县| 湖南省| 光泽县| 航空| 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