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資源學教程(第二版)
- 鄭州大學 左其亭 竇明 馬軍霞
- 1407字
- 2021-11-05 20:04:17
課外知識
1.水文學
水文學是地球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1962年,美國聯邦政府科技委員會把“水文學”定義為“一門關于地球上水的存在、循環、分布,水的物理、化學性質以及環境(包括與生活有關事物)反應的學科”。1987年,《中國大百科全書》提出水文學是“關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環運動等變化規律和運用這些規律為人類服務的知識體系”。實際上,關于水文學的定義有很多種提法。盡管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基本可以把水文學總結為“是一門研究地球上各種水體的形成、運動規律以及相關問題的學科體系”[2]。
水文學按照研究水體可分為河流水文學、湖泊水文學、沼澤水文學、冰川水文學、海洋水文學、地下水文學、土壤水文學、大氣水文學等。根據水文學上主要采用的實驗研究方法,水文學又派生出三個分支學科:水文測驗學、水文調查、水文實驗。根據水文學研究內容上的不同,水文學又可劃分為水文學原理、水文預報、水文分析與計算、水文地理學、河流動力學等分支學科。作為應用科學,水文學又分為工程水文學(包括水文計算、水文預報等)、農業水文學、森林水文學、城市水文學等。另外,隨著新理論、新技術的引進,水文學又出現了一些新的分支,如隨機水文學、模糊水文學、灰色系統水文學、遙感水文學、同位素水文學、現代水文學等。
2.系統科學
系統科學是一門新興科學,它源于人類社會實踐,經歷了整體論思想、系統論思想的長期發展過程。20世紀40年代,一般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的創立,以及60—70 年代的運籌學和系統工程、耗散結構理論和突變論、非線性科學等新學科群的涌現,最終形成系統科學。
從廣義上說,控制論、信息論、系統論等都可以稱為系統科學,它們的核心是系統。所謂系統是指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所謂系統科學,是指一組以系統為研究對象,從各個側面探索系統的存在方式和變化規律的學科群。
3.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是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它的任務是研究與闡述各種社會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社會科學所涵蓋的學科有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法學、教育學、文藝學、歷史學、語言學、民族學、宗教學、社會學、新聞學等。在現代科學的發展進程中,新科技革命為社會科學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手段,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互滲透、相互聯系的趨勢日益加強。
4.水利高等教育發展歷史[7]
中國有組織地實施水利教育始于20世紀初。1904年,清政府頒布的《奏定大學堂章程》中規定,大學堂內設農科、工科等分科大學。工科大學設9個工學門,各工學門設有主課水力學、水力機、水利工學、河海工、測量、施工法等。1915年,張謇在南京創建了河海工程專門學校,這是中國第一所專門培養水利工程技術人才的學校,也開創了水利高等教育先河。截至1949年,全國有22所高等學校設立水利系(組)。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大力發展水利高等教育事業,培養了一大批水利人才。1950年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等19所高等學校設水利系。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成立了一批水利高等院校。1952年,武漢大學水利系、南昌大學水利系、廣西大學土木系水利組合并成立武漢大學水利學院;南京大學水利系、交通大學水利系、同濟大學土木系水利組、浙江大學土木系水利組合并成立華東水利學院(現河海大學)。1952 年在天津創辦河北水利土木學校,現為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校。1953年,創辦長春水力發電工程學校,現合并組建長春工學院。1954年,以武漢大學水利學院為基礎組建武漢水利學院。1955年以后又創建一些水利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