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灌區基本情況普查報告
- 《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叢書》編委會
- 1210字
- 2021-11-05 17:04:30
前言
遵照《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的通知》(國發〔2010〕4號)的要求,2010—2012年我國開展了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以下簡稱“普查”)。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1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1年度;普查的對象是我國境內(未含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所有河流湖泊、水利工程、水利機構以及重點社會經濟取用水戶。
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國家資源環境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普查基于最新的國家基礎測繪信息和遙感影像數據,綜合運用社會經濟調查和資源環境調查的先進技術與方法,系統開展了水利領域的各項具體工作,全面查清了我國河湖水系和水土流失的基本情況,查明了水利基礎設施的數量、規模和行業能力狀況,摸清了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保護等方面的情況,掌握了水利行業能力建設的狀況,形成了基于空間地理信息系統、客觀反映我國水情特點、全面系統描述我國水治理狀況的國家基礎水信息平臺。通過普查,摸清了我國水利家底,填補了重大國情國力信息空白,完善了國家資源環境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基礎信息體系。普查成果為客觀評價我國水情及其演變形勢,準確判斷水利發展狀況,科學分析江河湖泊開發治理和保護狀況,客觀評價我國的水問題,深入研究我國水安全保障程度等提供了翔實、全面、系統的資料,為社會各界了解我國基本水情特點提供了豐富的信息,為完善治水方略、全面謀劃水利改革發展、科學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工作提供了科學可靠的決策依據。
為實現普查成果共享,更好地方便全社會查閱、使用和應用普查成果,水利部、國家統計局組織編制了《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叢書》。本套叢書包括《全國水利普查綜合報告》《河湖基本情況普查報告》《水利工程基本情況普查報告》《經濟社會用水情況調查報告》《河湖開發治理保護情況普查報告》《水土保持情況普查報告》《水利行業能力情況普查報告》《灌區基本情況普查報告》《地下水取水井基本情況普查報告》和《全國水利普查數據匯編》,共10冊。
本書是《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叢書》之一,重點對我國的灌溉面積、灌區數量與分布、灌排工程等基本情況進行了全面展示。全書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紹了灌區專項普查的組織實施情況及主要普查成果;第二章介紹了全國、分區、不同水源工程類型及糧食主產區的灌溉面積;第三章介紹了全國灌區的構成與分布、渠(溝)系工程、灌區隸屬關系與水價等總體情況;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介紹了大型灌區和中型灌區的數量與規模、渠(溝)系工程、灌區隸屬關系與水價等情況,并對灌區分布、工程狀況、灌區管理等進行了簡要分析。本書所使用的計量單位,主要采用國際單位制單位和我國法定計量單位,小部分沿用水利統計慣用單位。部分因單位取舍不同而產生的數據合計數或相對數計算誤差未進行機械調整。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專家和普查人員的幫助與指導,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疏漏,敬請批評指正。
編者
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