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黃壁莊水庫志
  • 河北省黃壁莊水庫管理局
  • 4134字
  • 2021-10-29 20:16:52

概述

黃壁莊水庫位于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滹沱河干流的出太行山處,距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25千米,是滹沱河上一座以防洪為主,融農業灌溉、城市生活和環境供水、工業供水、水力發電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總庫容12.1億立方米,與上游的崗南水庫聯合運用,總控制流域面積23400平方千米,占滹沱河流域面積的95%。

黃壁莊水庫是海河流域南系防洪的骨干工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設計洪水位較下游25千米處的石家莊市地面高程高出50多米,水庫一旦失事,勢必打亂海河流域南系的整個防洪部署,不但洪水僅需一個小時就可到達石家莊,使這座具有200多萬人口的政治、經濟、文化、工業和交通中心城市遭到滅頂之災,而且還會沖毀京廣、京九、京滬三大鐵路干線及京珠、京滬、青銀、石黃、石張等十余條高速公路和交通通信干線,危及大港油田、華北油田等一大批重要工業設施,危及滄州、衡水兩個地級市及下游25個縣市、1000多萬人口、1800萬畝耕地,并直接威脅北京、天津的安全,后果不堪設想。

黃壁莊水庫

滹沱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約400~600毫米,多集中在6月、7月、8月3個月,特大暴雨多發生在7月下旬、8月上旬。建庫前,黃壁莊水文站1956年8月實測最大洪峰流量為13100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徑流量23.3億立方米,但各年相差懸殊,多則可達63.8億立方米,少則僅4億多立方米,加之滹沱河河槽搖擺不定,尾閭不暢,兩岸堤防不斷決口,洪水災害頻繁而且嚴重,新中國成立后到1958年的10年間,先后于1949年、1950年、1953年、1954年、1956年發生了5次大洪水。1954年、1956年的洪水使京廣、石太鐵路被沖,石家莊市區被淹;1956年大水,滹沱河決口243處,造成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為解除滹沱河水患,國家和河北省對黃壁莊水庫的建設十分重視,國家克服重重困難,投資1.5億元修建黃壁莊水庫,由水利部北京勘測設計院進行勘測設計,規劃設計幾經變更后,于1958年5月由石家莊地區行政公署成立水庫工程局,10月利用古運糧河完成導流工程,10月、11月,主壩、副壩、靈正渠涵管、正常溢洪道、電站等工程相繼開工。先后有26個縣市的十幾萬民工和幾千名水利工人、技術人員參加了水庫建設。

黃壁莊水庫的建設和發展歷程是曲折的,即1958—1960年的興建期,1965—1968年的擴建期,1998—2005年的全面除險加固期。

1959年7月20日,主壩、副壩填筑至120.0米攔洪高程,并成功抵御了當年的洪水。1960年加高到124米高程,1963年汛前分別加高到125.0米和125.3米高程。1960年完成石津渠電站施工,1961年完成正常溢洪道施工。1963年海河流域暴發了特大洪水后,1965年開始實施水庫擴建工程,1966年汛前完成非常溢洪道工程,1968年汛前將主壩加高到128.7米、副壩加高到129.2米高程,水庫工程基本建成。前后經過11年的斷續施工,共完成土、石、混凝土2800多萬立方米,筑起了長達9000米、高30米的大壩,使滹沱河這條泛濫多年的蛟龍得以馴服,使下游千百萬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有了可靠保障,使數百萬畝良田有了豐富的灌溉水源。

黃壁莊水庫衛星圖

但在始建之初,由于受當時經濟、技術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造成壩體施工質量差,設計防洪標準偏低,幾十年來一直帶 “病”運行。自1968年水庫工程基本建成后,在水電部和省委的關注下,又多次進行除險加固與改建施工,但險情仍頻頻發生,1984年被列為全國首批43座重點病險水庫之一。1968—1998年的30年間,先后多次對水庫進行排水溝整治、增打減壓井和溢洪道底板處理等加固與改建施工,但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96·8”大水后,黨中央、國務院、水利部等各級領導一直關注水庫險情。省委省政府決定根除這一心腹之患,將黃壁莊水庫列為省防洪保安 “一號工程”,在做好大量前期調研、設計、論證工作的基礎上,于1998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正式立項,9月30日在水庫召開開工典禮大會,1999年3月1日加固工程全面開工,工程總投資9.94億元,至2005年年底工程完工。主要工程項目包括:副壩30萬平方米的垂直防滲墻,新增五孔非常溢洪道,正常溢洪道加固及閘門機電設備更新,電站重力壩加固補強及閘門機電設備更新,原非常溢洪道改造和閘門機電設備更新,主副壩壩坡整治和防浪墻改建,自動化系統建設和環境治理等。經過廣大工程建設者6年多的艱苦奮戰,黃壁莊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于2005年12月21日按設計要求全部完成建設任務,通過終驗。工程的防洪標準由100年一遇提高到500年一遇設計、10000年一遇校核,病險問題得到了根治,水庫從內在質量到外部形象都發生了質的飛躍,徹底摘除了全國最后一座大型病險水庫的帽子,真正成為了海河南系重要的控制性工程,為水庫工程安全和下游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在進行除險加固的同時,實施自動化系統建設。先后于1996年汛前建成了崗黃兩庫水情自動測報系統,1997年投資80多萬元完成了微波通信和短波、超短波電臺設施建設,1999年投資100萬元完成了黃壁莊水庫洪水調度系統并投入使用,2002年5月對原水庫自動測報系統進行合理調整和補充,采用衛星通信和超短波通信混合組網方案,使水情自動測報系統更加完善、科學、先進,經過以上各項軟硬件的投入運用,基本實現了水雨情信息的自動采集、傳輸、處理和洪水實時預報,使數據采集更加準確、完整,基本滿足了洪水預報調度的需要,使水庫的工程管理水平向著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不斷邁進。

目前,水庫樞紐建筑物主要由主壩、副壩、電站重力壩、正常溢洪道、新增非常溢洪道、原非常溢洪道、靈正渠電站等幾部分組成。主壩為水中填土均質壩,壩頂長1757.63米,壩頂高程128.7米,最大壩高30.7米;副壩為水中填土均質壩,壩頂長6907.3米,壩頂高程129.2米,最大壩高19.2米,內嵌寬80厘米、均高60米、面積達30萬平方米的混凝土防滲墻;正常溢洪道為岸邊開敞式實用堰,溢流堰凈寬96米,由8孔12米×13米的弧形鋼閘門組成,另有泄洪洞2孔,最大泄量共計10867立方米每秒;原非常溢洪道為胸墻式寬頂堰,堰頂凈寬85.8米,由7.8米×12米平面定輪鋼閘門組成,最大泄量12700立方米每秒;新增非常溢洪道為胸墻式寬頂堰,堰頂凈寬60米,由5孔12米×12米潛孔弧形鋼閘門組成,最大泄量8980立方米每秒。共計水庫的總泄洪能力達到31400立方米每秒。

水庫運行50多年來,發揮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先后抵御較大以上洪水6次,其中特大洪水2次。面對罕見的洪水,水庫人眾志成城,義無反顧,堅守戰斗在防汛抗洪第一線。在1963年的100年一遇大洪水中,將最大入庫洪峰流量由12000立方米每秒消減至出庫6150立方米每秒,減少淹沒耕地73萬畝;特別是1996年,將最大入庫洪峰流量由12600立方米每秒消減至4890立方米每秒,攔蓄洪水3.89億立方米,錯峰6個小時,為保證省會石家莊市的安全和滹沱河南北大堤的安全發揮了巨大作用,減免下游直接經濟損失150億元,為維護社會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

水庫經濟效益顯著。建庫以來,年均灌溉面積150多萬畝,年均提供工農業和城市生活用水等4.5億立方米,年均漁業和綜合經營總產值150萬元,為周邊地區農民增產增收和下游城鎮工農業發展及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從2008年開始,又承擔向首都北京供水的重任。據統計,黃壁莊水庫自1963年一期工程全面投入運行以來,總計產生的直接和間接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達400多億元,相當于建庫與除險加固工程建設靜態總投資的30多倍。

黃壁莊水庫始終秉承負責、嚴謹、求實的優良作風,扎實推進水庫管理、改革、發展的各項工作,成為河北水利系統中一支璀璨的奇葩。特別是近年來,管理局以 “建設文明、美麗、富裕、和諧的現代化新型水庫”為總目標,發揚 “求實求精求真、創優創效創新”的水庫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攬水庫管理與建設工作的全局,以防洪保安為重點,以科學調度與管理為核心,以水利部黨組和河北省水利廳黨組的治水思路為方向,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水庫管理和改革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確保了水庫的度汛安全、工程安全和水質安全,獲得全國水利系統先進集體、省級文明單位稱號,以及省級衛生先進單位、省級園林式單位、全國水利建設先進集體、全國水利政研先進單位等20多項省部級榮譽。

多年來,黃壁莊水庫以國家一級水利工程管理標準為目標,不斷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推行精細化管理,完善日常運行檔案,嚴格巡查制度,確保工程設施安全運行;走科學管理、科技興庫之路,開展以工程管理標準化、網絡化為重點的研究,建立規范、明確、符合水庫實際的科學管理模式;千方百計抓好供水這一主業,科學調度,蓄泄結合,保安全多蓄水,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有限的水資源;提高對用水戶的服務水平,加強各方面協調溝通,用足用好政策,及時足額征收水費;堅持依法治水,保護水質;加大水政執法力度,嚴厲打擊不法行為;充分開發利用水土資源,建設生態型花園式水庫,盤活水利資產,多渠道籌措資金,發展多種經營;以人為本,開展創建 “學習型、和諧型、創新型”單位活動,完善學習的考核和獎懲辦法,鼓勵職工進行繼續教育;加強對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努力建設精干高效、善于管理、朝氣蓬勃的領導干部隊伍。

建庫以來,先后有5位總理、副總理及數十位省部級領導到水庫視察指導工作。1959年6月7日,周恩來總理親臨水庫建設工地,視察水庫工程建設;1963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彭真視察水庫工程情況并聽取抗洪情況匯報;1996年8月27日,李鵬總理親臨水庫視察水庫管理與防汛抗洪工作;1996年8月12日,姜春云副總理在防汛抗洪關鍵時刻前來水庫視察指導;2001年5月12日,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親臨視察水庫除險加固與防汛工作;2004年6月7日,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前來檢查和指導水庫防汛工作。水利部及省委省政府領導錢正英、汪恕誠、葉連松、王旭東、白克明、鈕茂生、季允石、胡春華、陳全國等30多位領導親臨水庫檢查和指導工作。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厚愛為黃壁莊水庫的建設、管理和工程效益的充分發揮打好了基礎,為管理局的管理與發展指明了方向,為堅定廣大水庫工作者戰勝洪魔、造福人民的信心決心提供了精神支撐。

利今惠后世,滹沱流千古。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水不僅關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而且關系到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隨著滹沱河沿岸工農業的迅猛發展,生產生活生態用水量的快速增長,黃壁莊水庫的地位必將更加重要,使命將更加光榮,責任將更加重大。黃壁莊水庫管理局將秉承 “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精神,以 “上善若水、海納百川”的胸懷,以 “求實求精求真、創優創效創新”的水庫精神,在未來的新征程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共同開創水庫管理事業蓬勃發展的新局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格县| 勃利县| 宜丰县| 乐陵市| 新宁县| 安阳市| 车致| 嵩明县| 南雄市| 宁德市| 娱乐| 宜州市| 邹城市| 寻甸| 平顺县| 岳阳县| 潜山县| 凯里市| 桐柏县| 灌云县| 来凤县| 宁河县| 湖州市| 冷水江市| 隆化县| 象州县| 观塘区| 长垣县| 西昌市| 崇仁县| 会泽县| 镇雄县| 玛纳斯县| 礼泉县| 连南| 泰顺县| 旌德县| 曲沃县| 庆安县| 望江县| 高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