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監測實訓指導書
- 鄒渝 王怡主編
- 1468字
- 2021-11-05 19:51:53
任務三 學習《化學藥品安全管理制度》
化學藥品及試劑溶液品種很多,大多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危險性。對其加強管理不僅是保證分析數據質量的需要,也是確保安全的需要。
一、化學藥品的存放管理要求
(1)化學試劑必須入庫,由專人保管。非化驗人員不得進入試劑室,外來人員嚴禁私拿亂放。
(2)易燃易爆試劑應存放于通風良好的房間內,并避免和易然物放在一起。嚴禁在化驗室存放大于20L的瓶裝易燃液體。
(3)相互混合或接觸后可以發生劇烈反應、燃燒、爆炸、放出有毒氣體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化合物稱為不相容化合物,不能混放。這些化合物多為氧化性物質與還原性物質。
(4)腐蝕性試劑應合理存放,禁止磕碰、打擊,以防瓶子破裂造成事故。
(5)要注意化學試劑的存放期限,一些試劑在存放過程中會逐漸變質甚至形成危害物,像醚類、烯烴等在見光條件下接觸空氣可形成過氧化物,放置越久危害性越高,一般存放周期不應超過1年。
(6)化學藥品均應避免陽光直曬或靠近熱源,要求避光的試劑均應裝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紙包好。
(7)發現試劑瓶上標簽掉落或將要模糊時應立即貼制標簽。無標簽或標簽無法辨認的試劑都要當成危險品處理,不可隨便亂扔,以免引起嚴重后果。
(8)劇毒品應存放于專門的柜中,建立領用需經審批雙人簽字的制度,同時要求管理或使用人員應熟悉藥性。
(9)庫房管理人員要認真負責,保持室內干燥、潔凈、通風、避光,試劑排列有序。
二、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處理
在化驗工作中經常會產生有毒的廢液、廢渣以及廢氣,尤其是某些劇毒物質,如直接排出就可能污染周圍的空氣和水源,造成環境污染。結合化驗室現狀,特介紹以下幾種處理方法:
(1)無機酸類。將廢液慢慢倒入過量的含碳酸鈉或氫氧化鈣的水中,中和后用大量水沖洗。
(2)無機堿類。用6mol/L鹽酸水溶液中和,隨后用大量水沖洗。
(3)含氟廢液。加入生石灰或消石灰使之生成氟化鈣沉淀。
(4)含重金屬廢液的處理。加入堿液使之變成難溶的氫氧化物沉淀,經過濾分離后處理。
(5)六價鉻廢液。可用硫酸亞鐵經過濾分離后處理。還原成三價鉻,再加入堿液使之變成難溶的氫氧化物沉淀。
(6)少量的廢氣一般可由通風裝置直接排到室外,但排氣管必須高于附近屋頂3m。
三、常見化學燒傷的急救與治療
常見化學燒傷的急救與治療方法見表1-1。
表1-1 常見化學燒傷的急救與治療方法一覽表

四、一些特殊藥品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1)開啟易揮發的試劑瓶(如濃鹽酸、濃氨水等)時,尤其在夏季或室溫較高情況下,應先經流水冷卻后再打開,且不可將瓶口對著自己或他人,以防氣液沖出引起事故。
(2)裝過強腐蝕性、可燃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應由操作者親手洗凈。如曾使用毒物進行工作,工作完畢應立即洗手。
(3)濃硫酸與水混合時必須邊攪拌邊將濃酸徐徐注入水中,且應在耐熱容器內進行,不得將水倒入濃硫酸中,否則會引起爆炸或燒傷事故。凡在稀釋時能放出大量熱的酸堿,稀釋時都應照此規定操作。
(4)氫氟酸燒傷較其他酸堿燒傷更危險,如不及時處理,將使骨骼組織壞死。使用時最好戴上橡膠手套,操作完畢后應立即洗手防止意外燒傷。
(5)高氯酸的使用規則。
1)熱的濃高氯酸是強氧化劑,與有機物或還原劑接觸會發生爆炸,所以應避免與此類物質接觸,并且在高氯酸操作時不能戴手套。
2)熱的濃高氯酸與某些粉狀金屬作用時,因產生氫可能引起爆炸,所以應防止其單獨與金屬粉末作用。
(6)產生有毒氣體或揮發性酸氣的操作,如配制氨水溶液等,必須在通風柜內進行。同時取用腐蝕性藥品時應盡可能戴上防護眼鏡和手套。
(7)加熱易燃溶劑如乙醇,必須在水浴或鹽浴的電熱板上,不得用火或電爐直接加熱易燃易爆試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