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7 土石壩的養護
一、土石壩養護的一般規定
(1)養護工作應做到及時消除大壩表面的缺陷和局部工程問題,隨時防護可能發生的損壞,保持大壩工程和設施的安全、完整、正常運用。
(2)壩面上不得種植樹木、農作物,不得放牧、鏟草皮以及搬動護坡和導滲設施的砂石材料等。
(3)嚴禁在大壩管理和保護范圍內進行爆破、打井、采石、采礦、挖沙、取土、修墳等危害大壩安全的活動。
(4)嚴禁在壩體修建碼頭、渠道,嚴禁在壩體堆放雜物、晾曬糧草。在大壩管理和保護范圍內修建碼頭、魚塘,必須經大壩主部門批準,并與壩腳和泄水、輸水建筑物保持一定距離,不得影響大壩安全、工程管理和搶險工作。
(5)大壩壩頂嚴禁各類機動車輛行駛。若大壩壩頂確需兼做公路,須經科學論證和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并應采取相應的安全維護措施。
二、壩頂、壩端的養護
(1)壩頂、壩端的養護應達到壩頂平整,無積水,無雜草,無棄物;防浪墻、壩肩、踏步完整,輪廓鮮明;壩端無裂縫,無坑凹,無堆物。
(2)壩頂出現坑洼和雨淋溝缺,應及時用相同材料填平補齊,并應保持一定的排水坡度;對經主管部門批準通行車輛的壩頂,如有損壞,應按原路面要求及時修復,不能及時修復的,應用土或石料臨時填平;壩頂的雜草、棄物應及時清除。
(3)防浪墻、壩肩和踏步出現局部破損,應及時修補或更換。
(4)壩端出現局部裂縫、坑凹,應及時填補,發現堆積物應及時清除。
三、壩坡的養護
(1)壩坡養護應達到坡面平整,無雨淋溝缺,無荊棘雜草滋生現象;護坡砌塊應完好,砌縫緊密,填料密實,無松動、塌陷、脫落、風化、凍毀或架空現象。
(2)干砌塊石護坡的養護:①及時填補、楔緊個別脫落或松動的護坡石料;②及時更換風化或凍毀的塊石,并嵌砌緊密;③塊石塌陷、墊層被淘刷時,應先翻出塊石,恢復壩體和墊層后,再將塊石嵌砌緊密。
(3)混凝土或漿砌塊石護坡的養護。
1)及時填補伸縮縫內流失的填料,填補時應將縫內雜物清洗干凈。
2)護坡局部發生侵蝕剝落、裂縫或破碎時,應及時采用水泥砂漿表面抹補、噴漿或填塞處理,處理時表面應清洗干凈;如破碎面較大,且墊層被淘刷、砌體有架空現象時,應用石料作臨時性填塞,歲修時進行徹底整修。
3)排水孔如有不暢,應及時進行疏通或補設。
(4)對于堆石護坡或碎石護坡,石料如有滾動,造成厚薄不均時,應及時進行平整。
(5)草皮護坡的養護:①應經常修整、清除雜草,保持完整美觀;草皮干枯時,應及時灑水養護;②出現雨淋溝缺時,應及時還原壩坡,補植草皮。
(6)嚴寒地區護坡的養護。在冰凍期間,應積極防止冰凌對護坡的破壞。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打冰道或在護坡臨水處鋪放塑薄膜等辦法減少冰壓力;有條件的,可采用機械破冰法、動水破冰法或水位調節法,破碎壩前冰蓋。
四、排水設施的養護
(1)各種排水、導滲設施應達到無斷裂、損壞、阻塞、失效現象,排水暢通。
(2)必須及時清除排水溝(管)內的淤泥、雜物及冰塞,保持通暢。
(3)對排水溝(管)局部的松動、裂縫和損壞,應及時用水泥砂漿修補。
(4)排水溝(管)的基礎如被沖刷破壞,應先恢復基礎,后修復排水溝(管);修復時,應使用與基礎同樣的土料,恢復到原來斷面,并應嚴格夯實;排水溝(管)如設有反濾層時,也應按設計標準恢復。
(5)隨時檢查修補濾水壩趾或導滲設施周邊山坡的截水溝,防止山坡渾水淤塞壩趾導滲排水設施。
(6)減壓井應經常進行清理疏通,保持排水暢通;周圍如有積水滲入井內,應將積水排干,填平坑洼,保持井周無積水。
五、觀測設施的養護
(1)各種觀測設施應保持完整,無變形、損壞、堵塞現象。
(2)經常檢查各種變形觀測設施的保護裝置是否完好,標志是否明顯,隨時清除觀測障礙物;觀測設施如有損壞,應及時修復,并應重新進行校正。
(3)測壓管口及其他保護裝置,應隨時加蓋上鎖;如有損壞應修復或更換。
(4)水位觀測尺若受到碰撞破壞,應及時修復,并重新校正。
(5)量水堰板上的附著物和量水堰上下游的淤泥或堵塞物,應及時清除。
六、壩基和壩區的養護
(1)對壩基和壩區管理范圍內一切違反大壩管理規定的行為和事件,應立即制止并糾正。
(2)設置在壩基和壩區范圍內的排水、觀測設施和綠化區,應保持完整、美觀,無損壞現象。
(3)發現綠化區內的樹木、花卉缺損或枯萎時,應及時補植或灌水養護。
(4)發現壩區范圍內有白蟻活動跡象時,應按要求進行治理。
(5)發現壩基范圍內有新的滲漏逸出點時,不要盲目處理,應設置觀測設施進行觀測,待弄清原因后再進行處理。
七、隧洞與涵管的檢查養護
(1)平時要檢查隧洞的襯砌或涵管有無蜂窩、麻面、裂縫、漏水或空蝕等病害,要分析原因,及時處理。還要檢查隧洞進出口有無可能崩塌危險的山坡或危石,無襯砌隧洞有無可能塌落的巖塊,要及時清除或妥善處理。
(2)經常清除攔污柵上的雜草、污物,以防阻水;易被泥砂淤積的進水口,要定期進行泄水沖砂,防止閘門被砂石卡阻。
(3)加強管理,禁止在建筑物附近采石爆破或炸魚,以免因振動而使隧洞襯砌或涵管斷裂;頂部巖石厚度小于3倍洞徑的隧洞或涵管頂部禁止堆放重物或修建其他建筑物。
(4)正確操作運用,避免在明流、滿流交替的流態下運行;閘門啟閉要緩慢進行,避免流量猛增或驟減,防止洞內產生超壓、負壓或水錘等現象而引起破壞;無壓洞嚴禁在受壓情況下運用。
(5)運用期間要經常注意洞內有無異常聲響,水流是否渾濁;對壩下涵管,要注意觀察附近的上下游壩坡有無塌坑、裂縫、濕軟及漏水等現象,如有異常,應及時處理。對通氣孔亦應及時清理吸入的雜物和冬季的冰封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