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南巖質邊坡工程綠化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 深圳市水務局 《華南巖質邊坡工程綠化技術的推廣與應用》課題組編著
- 819字
- 2021-10-25 20:34:15
1 巖質邊坡工程綠化技術推廣應用研究總體概況
1.1 研究的必要性
由城市巖質邊坡產生的水土流失不僅是對城市排水系統的泥沙危害,更重要的是危及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全,同時大量存在的巖質邊坡還破壞了城市的生態環境,影響城市景觀,嚴重影響城市環境質量和城市投資環境,進而影響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巖質邊坡作為城市水土流失的一種特殊形態,具有城市水土流失的一般特點。巖質邊坡大多數是以裸露邊坡的形式存在,研究表明,即使在南方雨水豐沛的條件下,開挖土質邊坡自然恢復植被至少需要6年以上,而巖質邊坡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才能恢復部分植被。
傳統的邊坡治理方式著重于穩定和安全,以工程措施護坡為主,如漿砌石、鋼筋混凝土錨桿護坡等,其不足之處在于缺乏對水土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不利于城市景觀的改善,甚至造成嚴重的視覺污染。巖質邊坡生態治理是在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結合進行綜合整治,在滿足邊坡穩定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恢復邊坡植被,修復受損的城市生態系統,促進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巖質邊坡生態治理是一項集工程力學、巖土力學、生態學、土壤學、園藝學、水土保持學、景觀生態學于一體的綜合性技術應用,它把邊坡的工程加固處理和坡面植被景觀修復結合在一起,既加固了邊坡,滿足了對邊坡安全性的需要,同時又修復受損的坡面植被,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其造價比漿砌石等傳統工程護坡措施要低得多,綜合效益更是傳統護坡措施無法比擬的。
在華南地區,特別是在深圳市,經過十多年的實踐與探索,對巖質邊坡綠化技術的不斷完善,在工程應用中不斷總結經驗,目前已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和成熟的治理技術,也存在一些失敗的教訓。這些綠化技術,受巖質邊坡地形地貌特點、綠化技術類型、綠化植物配置等多種因素影響,對工程綠化的效果影響非常大。因此,有必要對已實施的巖質邊坡綠化技術進行分析,歸納總結成功經驗并推廣應用,同時也對各種綠化技術的局限性進行分析。分析失敗的教訓,為華南地區巖質邊坡的生態恢復提供指導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