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網無功補償實用新技術
- 高東學等編著
- 896字
- 2021-10-25 20:00:44
第二節 無功電源建設與無功配置
一、一般要求
電網的無功補償配置應能保證在系統有功負荷高峰和低谷運行方式下,分(電壓)層和分(供電)區無功平衡。分層無功平衡的重點是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層面的無功平衡,分區就地無功平衡主要是110kV及以下配電系統的無功平衡。無功補償配置應按照分散就地補償與變電站集中補償相結合,以分散補償為主;高壓補償與低壓補償相結合,以低壓補償為主;降損與調壓相結合,以降損為主的原則。
二、并入電網的發電機組
并入電網的發電機組應具備滿負荷時功率因數在0.85(滯相)~0.97(進相)運行的能力,以保證系統具有足夠的事故備用無功容量和調壓能力。為了平衡330kV及以上線路的充電功率時,在電廠側可以適當考慮安裝一定容量的并聯電抗器。
三、輸電線路
應避免通過遠距離線路輸送無功電力,330kV及以上系統與下一級系統間不應有大量的無功電力交換。對330kV及以上超高壓線路充電功率應按照就地補償的原則采用高、低壓并聯電抗器基本予以補償。
四、變電站1.基本要求
變電站應合理配置適當容量的無功補償裝置,并根據設計計算確定無功補償裝置的容量。35kV~220kV變電站在主變壓器最大負荷時,其一次側功率因數應不低于0.95;在低谷負荷時功率因數應不高于0.95。
2.特殊要求
(1)220kV及以上電網存在電壓穩定問題時,宜在系統樞紐變電站配置可提供電壓支撐的快速無功補償裝置。
(2)在大量采用10kV~220kV電纜線路的城市電網中新建110kV及以上電壓等級變電站時,應根據電纜出線情況配置適當容量的感性無功補償裝置。
五、電力用戶的無功補償1.基本要求
電力用戶應根據其負荷的無功需求,設計和安裝無功補償裝置,并應具備防止向電網反送無功電力的措施。
2.功率因數要求
(1)35kV及以上供電的電力用戶,在主變壓器最大負荷時,其一次側功率因數不應
低于0.95;在低谷負荷時功率因數應不高于0.95。
(2)100kVA及以上10kV供電的電力用戶,其功率因數宜達到0.95以上。(3)其他電力用戶,其功率因數宜達到0.90以上。
六、無功補償裝置投切方式要求
并聯電容器組和并聯電抗器組宜采用自動投切的方式。七、功率測量要求
35kV~220kV變電站主變壓器高壓側應裝設雙向有功功率表和無功功率表(或功率因數表)。對于無人值班變電站,應在其集控站自動監控系統實現上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