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測繪儀器的使用、保養
一、測繪儀器的使用
(一)儀器的取、放
從箱內取出儀器時,應注意儀器在箱內安放的位置,以便用完后按原位放回。拿取經緯儀時,不能用一只手將儀器提出。應一只手握住儀器支架,另一只手托住儀器基座慢慢取出。取出后,隨即將儀器豎立抱起并安放在三腳架上,再旋上中心螺旋,然后關上儀器箱并放置在不易碰撞的安全地點。
作業完畢后,應將所有微動螺旋旋至中央位置,并將儀器外表的灰沙用軟毛刷刷去,然后按取出時的原位輕輕放入箱中。放好后要稍微擰緊各制動螺旋,以免攜帶時儀器在箱內搖晃受損。關閉箱蓋時要緩慢妥善,不可強壓或猛力沖擊。最后再將儀器箱上鎖。
從野外帶回的儀器不能放任不管,應隨即打開箱蓋并晾在通風的地方。晾干擦凈再放回箱內。
(二)儀器的架設
安置經緯儀時,首先要將三腳架架頭大致對中、整平并架設穩當。在設置三腳架時,不容許將經緯儀先安在架頭上然后擺設三腳架,必須先擺好三腳架而后放置經緯儀。三腳架一定要架設穩當,其關鍵在于三條腳腿不能分得太窄也不能分得太寬。在山坡架設時,必須兩條腳腿在下坡方向一條腳腿在上坡方向,而決不允許與此相反。三腳架的腳尖要用腳順著腳腿方向均勻地踩入地內,不要順鉛垂方向踩,也不要用沖力往下猛踩。
三腳架架設穩妥后,放上經緯儀,并隨即擰緊中心連接螺旋。為了檢查儀器在三腳架上連接的可靠性,在擰緊中心螺旋的同時,用手移動一下儀器的基座,如固緊不動則說明已連接正確,可進行下一步操作。
(三)儀器的施測
(1)在整個施測過程中,觀察員不得離開儀器。如因工作需要而離開時,應委托旁人看管,以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2)儀器在野外作業時,必須用傘遮住太陽。要注意避開儀器上方的淋水或可能掉下的石塊等,以免影響觀測精度,同時還可以保護儀器的安全。
(3)儀器箱上不要坐人。
(4)當旋轉儀器的照準部時,應用手握住其支架部分,而不要握住望遠鏡,更不能用手抓住目鏡來轉動。
(5)儀器的任一轉動部分發生旋轉困難時,不可強行旋轉,必須檢查并找出原因,并消除之。
(6)儀器發生故障以后,不應勉強繼續使用,否則會使儀器的損壞程度加劇。不要在野外任意拆卸儀器,必須帶回室內,由專門人員進行修理。
(7)不準用手指觸及望遠鏡物鏡或其他光學零件的拋光面。對于物鏡外表面的塵土,可用干凈的毛刷輕輕地拂去;而對于較臟的污穢,最好在室內的條件下處理,不得已時也可用透鏡紙輕輕地擦拭。
(8)在野外作業遇到雨、雪時,應將儀器立即裝入箱內。不要擦拭落在儀器上的雨滴,以免損傷涂漆。須先將儀器搬到干燥的地方讓它自行晾干,然后用軟布擦拭儀器,再放入箱內。
(四)儀器的搬站
儀器在搬站時是否要裝箱,可根據儀器的性質、大小、重量和搬站的遠近以及道路情況、周圍環境等具體情況而決定。當搬站距離較遠、道路復雜,要通過小河、溝渠、圍墻等障礙物時,儀器最好裝入箱內。在進行三角測量時,由于搬站距離較遠,儀器又精密,必須裝箱背運。在進行地面或井下導線測量時,一般距離較近,可以不裝箱搬站,但經緯儀必須從三腳架頭上卸下來,由一人抱在身上攜帶;當通過溝渠、圍墻等障礙物時,儀器必須由一人傳給另一人,不要直接攜帶儀器跳越,以免震壞或摔傷儀器。
水準測量搬站時,水準儀不必從架頭上卸下。這時可將儀器連同三腳架一起夾在臂下,儀器在前上方,并用一手托住其重心部分,腳架盡量不要過于傾斜,要近于豎直地夾穩行走。在任何情況下,儀器切不可橫扛在肩上。
搬站時,應把儀器的所有制動螺旋略微擰緊。但也不必太緊,以備儀器萬一受碰撞時,尚有活動的余地。
二、測繪儀器的保養、維護
測量儀器是復雜而又精密的光學儀器,在野外進行作業時,經常要遭受風雨、日曬和灰塵、濕氣等不利因素的侵蝕。因此,正確地使用,妥善地保養、維護,對于保證儀器的精度、延長其使用年限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儀器在室內的保存
(1)存放儀器的房間,應清潔、干燥、明亮且通風良好,室溫不宜劇烈變化,最適宜的溫度為10~16℃,在冬季,儀器不能放在暖氣設備附近。室內應有消防設備,但不能用一般酸堿式滅火器,宜用液體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及新的安全消防器。室內也不要存放具有酸、堿類氣味的物品,以防腐蝕儀器。
(2)存放儀器的庫房,要采取嚴格防潮措施。庫房相對濕度要求在60%以下,特別是南方的梅雨季節,更應采取專門的防潮措施。有條件的可裝空氣調節器,以控制濕度和溫度。一般可用氯化鈣吸潮,也可用塊狀石灰(生石灰)吸潮。
對存放在一般室內的常用儀器,必須保持儀器箱內的干燥,可在箱內放1~2袋“防潮劑”。這種“防潮劑”的主要成分是硅膠(偏硅酸鈉,Na2SiO3·nH2O),少量鈷鹽(CoC12),即將鈷鹽(CoC12)溶于水(按5%的濃度)灑在硅膠上加熱烘干即可。鈷鹽主要用作指示劑,因干燥的鈷鹽呈深藍色,吸潮后則變為粉紅色。變紅后的硅膠失去了吸潮能力,必須加熱烘烤或烈日曝曬,使水分蒸發復呈紫色以致深藍色,才能繼續使用。將硅膠裝入小布袋內(每袋40~80g),放入儀器箱中使用。
(3)儀器應放在木柜內或柜架上,不要直接放在地上。三腳架應平放或豎直放置,不應隨便斜靠,以防撓曲變形。存放三腳架時,應先把活動腿縮回并將腿收攏。
(二)儀器的安全運送
儀器受震后會使機械或光學零件松動、移位或損壞,以致造成儀器各軸線的幾何關系變化,光學系統成像不清或像差增大,機械部分轉動失靈或卡死,輕則使用不便,影響觀測精度;重則不能使用甚至報廢。測量儀器越精密越是要注意防震,在運送儀器的過程中更是如此。
儀器長途搬運時應裝入特制的木箱中,箱內墊以刨花、紙卷、泡沫塑料等彈性酶物品,箱外標明“光學儀器,不許倒置,小心輕放,怕潮怕壓”等字樣。
短途運送儀器時,可以不裝運輸箱,但要有專人護送。在乘坐汽車或其他交通工具時,儀器要背在身上;路途稍遠的,要坐著抱在身上,切忌將儀器直接放在機動車等交通工具上,以防受震。條件不具備的,必須裝入運輸箱中,并在運送車上放置柔軟的墊子或墊上一層厚厚的干草等減震物品,由專人護送。
儀器在運輸途中均要注意防止日曬、雨淋。放置的地方要安全、穩妥、干燥、清潔。
(三)其他應注意的事項
(1)儀器遇到氣溫變化劇烈時,必須采取專門措施。另外,時間一長,引起霉菌繁殖,使光學零件表面長霉起霧,嚴重影響觀測系統的亮度及成像質量,以致報廢不能使用。因此,必須采取適當措施。主要措施是對儀器進行保溫,同時顧及防潮,不要將儀器放在冰冷而潮濕的小屋內。保溫的辦法則需視具體條件而定,如有的單位采用大木箱,木箱中間用木條隔開,上部放置儀器,下部裝上燈泡,用溫度計檢查并控制箱內溫度,這種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北方,冬季室內有取暖設備的一般不存在這個問題,但也應注意室內溫度不要太高,儀器也不要放在靠近取暖設備的地方。
(2)三腳架的維護決不能忽視,要防止曝曬、雨淋、碰摔。由地下扛出地面后,要將其臟污擦拭干凈,放在陰涼通風處晾干,不要放在太陽下曬干。三腳架的伸縮滑動部分要經常擦以白蠟,這樣不但可以防止水分滲蝕木質而引起腳架變形,還可以增加滑動部分的光滑度,以利使用。架頭及其他連接部分要經常檢查、調整,防止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