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項目二 角度測量

任務一 電子經緯儀的認識與使用

一、任務目的

(1)了解電子經緯儀的基本構造,以及主要部件的名稱與作用。(2)根據測角原理掌握基本操作。

二、所需儀器和工具

(1)電子經緯儀1臺、三腳架1個、測釬2根、記錄板1塊。(2)自備鉛筆、計算器。

三、實施方案1.分組認真觀摩

指導教師現場講解電子經緯儀的構造;各螺旋的名稱、功能及操作方法;儀器的安置及使用方法。

2.架設儀器

各小組在給定的測站點上架設儀器(從箱中取經緯儀時,應注意儀器的裝箱位置,以便用后裝箱)。在測站點上撐開三腳架,高度應適中,架頭應大致水平;然后把經緯儀安放到三腳架的架頭上。

3.熟悉儀器

對照實物正確說出儀器的組成部分、各螺旋的名稱及作用。4.對中訓練

用光學對中器對中。

(1)將儀器中心大致對準地面測站點。

(2)通過旋轉光學對中器的目鏡調焦螺旋,使分劃板對中圈清晰;通過推、拉光學對中器的鏡管進行對光,使對中圈和地面測站點標志都清晰顯示。

(3)移動腳架或在架頭上平移儀器,使地面測站點標志位于對中圈內。

(4)逐一松開三腳架架腿制動螺旋并利用伸縮架腿(架腳點不得移位)使圓水準器氣泡居中,大致整平儀器。

5.整平

轉動照準部,使水準管平行于任意一對腳螺旋,同時相對(或相反)旋轉這兩只腳螺旋(氣泡移動的方向與左手大拇指行進方向一致),使水準管氣泡居中;然后將照準部繞豎軸轉動90°,再轉動第三只腳螺旋,使氣泡居中。如此反復進行,直到照準部轉到任何方向,氣泡在水準管內的偏移都不超過刻劃線的1格為止。

6.檢查

(1)檢查對中器中地面測站點是否偏離分劃板對中圈。若發生偏離,則松開底座下的連接螺旋,在架頭上輕輕平移儀器,使地面測站點回到對中器分劃板對中圈內。

(2)檢查照準部水準管氣泡是否居中。若氣泡發生偏離,需再次整平,即重復前面過程,最后旋緊連接螺旋。

7.瞄準

取下望遠鏡的鏡蓋,將望遠鏡對準天空(或遠處明亮背景),轉動望遠鏡的目鏡調焦螺旋,使十字絲最清晰,然后用望遠鏡上準星瞄準遠處一線狀目標(如:遠處的避雷針、天線等),旋緊望遠鏡和照準部的制動螺旋(物鏡調焦螺旋),使目標影像清晰;再轉動望遠鏡和照準部的微動螺旋,使目標被十字絲的縱向單絲平分,或被縱向雙絲夾在中央。

8.讀數

瞄準目標后,讀取讀數。

四、實訓中注意事項

(1)三腳架應支在平坦、堅固的地面上,架設高度應適中,架頭應大致水平,架腿制動螺旋應緊固,整個三腳架應穩定。

(2)安放儀器時應將儀器連接螺旋旋緊,防止儀器脫落。(3)各螺旋的旋轉應穩、輕、慢,禁止用蠻力。

(4)應習慣先用瞄準器尋找和瞄準。測量時應避免將物鏡直接瞄準太陽;瞄準目標時必須注意消除視差。

(5)水平角測量瞄準目標時,應盡可能瞄準其底部,以減少目標傾斜所引起的誤差。(6)儀器安放到三腳架上或取下時,要一手先握住儀器,以防儀器摔落。

五、控制標準與評價1.訓練要求

(1)在5min內完成經緯儀的對中和整平。對中誤差小于2mm;整平誤差要求水準管氣泡偏離不超過1格。

(2)1~2min完成目標的瞄準。

(3)能熟悉并記住實施中的注意事項。2.自然評價

學生針對要求對自己實訓做出正確的自我評價。寫出改進的措施:

3.教師評價

指導教師要對每位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的表現進行及時評價,見表121。

表121

評 價 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至县| 淳化县| 禄劝| 台南县| 墨玉县| 河池市| 阿巴嘎旗| 民和| 潼关县| 武安市| 扶绥县| 翼城县| 盐津县| 凉城县| 东安县| 阿鲁科尔沁旗| 固阳县| 公主岭市| 木兰县| 武冈市| 蕉岭县| 宜宾市| 疏附县| 彰武县| 菏泽市| 宜章县| 宜春市| 宜章县| 新泰市| 新安县| 庐江县| 荆州市| 崇义县| 晋宁县| 滨州市| 桦南县| 锡林郭勒盟| 昌图县| 镇安县| 北海市| 嘉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