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碾壓式土石壩施工技術
- 梁向峰 何小雄等編著
- 1218字
- 2021-10-29 15:58:41
前言
由全國水利水電施工技術信息網組織編定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全書》第二卷《土石方工程》共分為十冊,《碾壓式土石壩施工技術》為第五冊,由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組織編寫。
土石壩是一種最古老的壩型,在中國有著悠久的建造歷史。但引入振動碾采用碾壓方法的筑壩技術則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半個世紀以來,隨著土力學理論和試驗技術的發展,加之施工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碾壓式土石壩施工技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修建了大量的碾壓式土石壩,積累了豐富的建設經驗和科技創新成果,形成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土質心墻堆石壩、瀝青混凝土防滲體堆石壩3種主流壩型。近年來,復合土工膜防滲體堆石壩也有所發展。
碾壓式土石壩所需土石料可就地取材,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種開挖料。與混凝土壩相比,土石壩所需鋼材、水泥、木材比較少,可以減輕對外交通運輸的工作量,對地基的要求相對較寬,是一種經濟、安全、環保和工期短、適應性好、施工方便的壩型。進入21世紀,通過大量的工程實踐,我國碾壓式土石壩施工技術在國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關已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大量高壩、超高壩修建在西南、西北等自然條件十分復雜的地區,300m級超高礫質土心墻壩關鍵技術、300m級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壩關鍵技術研究取得了許多創新成果,數字大壩技術也已經被廣泛的推廣應用。各種類型的堆石壩在數量、壩高、工程規模、技術難度方面目前均居世界前列。一大批籌建、在建的水利水電工程,碾壓式土石壩的壩高已經達到300m量級,需要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經驗判斷與科學試驗和分析計算相結合的途徑面對技術的挑戰,解決面臨的新的技術難題。在此基礎上,努力建設更多、更好的高碾壓式土石壩。
本書主要根據我國碾壓式土石壩施工實踐經驗,總結介紹碾壓式土石壩施工技術和近年來所取得的創新成果。這些成果是廣大水利水電工程技術人員、施工人員和科研人員的實踐經驗與科研攻關的智慧結晶。本書力圖反映當前我國碾壓式土石壩施工方面的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和新工藝,以促進碾壓式土石壩技術的發展。
本書共分10章,第1章由苗樹英、續繼峰編寫;第2章由李正乾、劉國慶編寫,第3章由李勇偉、齊宏文編寫,第4章由李宜田、秦邊疆編寫,第5章由梁艷萍、湯軒林編寫,第6章由李宜田、李宏偉編寫,第7章由王星照、齊宏文編寫,第8章由黨曉青、孫劍鋒編寫,第9章由喬勇、李鵬編寫,第10章由王星照、黨建立編寫。齊宏文負責全書的統稿。
本書的編寫得到了馬洪琪院士的指導,宗敦峰、梅錦煜、黨立本、水中央、苗樹英、孫劍鋒等專家對本書的編寫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并對本書進行了審查。在此,對各位專家的辛勤工作和支持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的研究報告、工程報告及技術總結、論文和綜述文獻等,書中有關引用資料除附于書末之外,未能逐一列舉,特向各單位和相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請給予諒解。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錯誤和不妥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
2017年7月1日